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医护一体化合理用药管理实践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代兰 翟艳云 +1 位作者 朱秀华 周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普外科不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成立普外科合理用药专项管理小组,优化配置医护人员,调研科室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及时反馈和解决合理用药问题。实施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科室不合理用... 目的探讨降低普外科不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成立普外科合理用药专项管理小组,优化配置医护人员,调研科室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及时反馈和解决合理用药问题。实施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科室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合理用药管理能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节约患者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住院患者 合理用药 医护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内定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向国安 张刚庆 +2 位作者 方驰华 高鹏 陈开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伤大鼠体内,于移植后的第3、7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的MSCs在大鼠肝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大鼠移植同源异体MSCs后全部存活,无意外死亡。从门静脉、尾静脉注入MSCs,在大鼠肝脏受损时其定居量大于非肝脏受损大鼠(P<0.05)。在肝细胞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肝脏定居量差异不显著(P>0.05)。非肝脏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细胞定居于肝脏量差异显著(P<0.05),并与移植后时间有关。结论干细胞定居于肝脏的时间与细胞数量可能与肝脏是否受损伤关系密切,与移植途径关系不密切;在正常动物干细胞可定居于肝脏,定植的细胞量与移植途径和移植后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同种异体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全胃切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60-7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胃癌 肿瘤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区解剖与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萧金丰 贺轲 +2 位作者 向国安 王汉宁 陈开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15-2717,共3页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4.10±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5.02±1.46)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3.09±0.81)cm处穿过腹内斜肌,于耻骨结节上方距耻骨联合上缘(3.84±0.89)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结论量化测量腹股沟区重要结构以及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对减少TPIPOM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解剖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脐内侧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外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百林 翟淑萍 +12 位作者 刘增军 刘秋玲 程海坤 王蕊 王新华 陈汝福 曹杰 刘安重 谭志建 彭林 万鹏 方坚 仲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柏散治疗组,后者根据不同的赋形剂、敷贴时间和敷贴剂量又分为7个双柏散治疗组。观察各组的症状总分与改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改善时间、腹部反跳痛改善时间的指标改变。结果:(1)临床疗效:生存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腹痛改善时间和压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试验组与疗效指标的关系:1各组比较右上腹痛改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改善时间最短的为100 g蜜7 h组;2腹部压痛改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组患者反跳痛改善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推荐外治技术方案为双柏散100 g,蜜为赋形剂,敷贴7 h,外敷腹哀穴,每日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散 急性胆囊炎 中医外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肠内营养支持(EN)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19例患者接受。EN和rhGH(试验组),21例患者接受与试验组同样的EN(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纽患者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肠内营养支持(EN)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19例患者接受。EN和rhGH(试验组),21例患者接受与试验组同样的EN(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纽患者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升高,而试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术后第10天试验组疲劳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rhGH和EN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轻患者的疲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EN 胃肠道肿瘤 术后 肠内营养支持 重组人生长激素 对照组 试验 应用效果 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参与核对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昭春 刘国红 +3 位作者 刘霞 陈诗华 程晨 宋琼霞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核对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 000例行全身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0例。对照组由操作护士采用常规的三查七对法单方进行核对,观察组在常规核对的基础上于床旁邀请患者参与核对,输液过程巡视护士引导患者对照...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核对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 000例行全身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0例。对照组由操作护士采用常规的三查七对法单方进行核对,观察组在常规核对的基础上于床旁邀请患者参与核对,输液过程巡视护士引导患者对照健康教育单随时核对。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者参与核对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患者参与 健康教育 输液不良事件 护患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在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鹏胜 彭俊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9例胃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安慰剂为对照组(n=20);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rhGH为治疗组(n=19)。观察病人术后血清胰岛素样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9例胃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安慰剂为对照组(n=20);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rhGH为治疗组(n=19)。观察病人术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IGF-1、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术后3 d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术后10 d IGF-1、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正氮平衡也比对照组恢复得早(P<0.05)。结论: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联合rhGH能促进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蛋白质合成,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肠外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 胃肠道肿瘤 蛋自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手术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政委 邓磊磊 +5 位作者 姚学清 刘颖 剧永乐 伍锦浩 廖天佑 欧阳满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9.05±38.30)min少于急诊I期手术组(ES)(247.42±17.75)min,(t=-4.491,P=0.000).SL组术中出血量(138.10±98.81)mL少于ES组(246.21±69.07)mL,(t=-4.773,P=0.000).SL组术后住院时间(12.86±5.63)d少于ES组(17.74±9.59)d,(t=-3.124,P=0.003).术前电解质缓解率SL组(100%)高于ES组(60.7%),(χ^2=7.498,P=0.006).SL组切口感染1例,ES组30例,(χ^2=5.899,P=0.015).SL组吻合口瘘0例,ES组9例,(χ^2=2.064,P=0.151).SL组术后排气时间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9,P=0.086).SL组淋巴结检出数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251,P=0.213).在随访中,SL组有3例复发、转移,ES组有29例复发、转移.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风险.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肿瘤切除及肠管吻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腹腔镜 结肠镜 支架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X-Cone的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毅 简志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X-Cone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院实施的10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TUES组),选择2010年4月~2011年3月100例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对照组(L... 目的探讨采用X-Cone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院实施的10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TUES组),选择2010年4月~2011年3月100例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对照组(LC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RS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TUES组中位数60(30~173)min,LC组60(30~120)min,Z=-1.151,P=0.250];TUES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比LC组低[TUES组中位数0(0~1),LC组1(0~2),Z=-2.870,P=0.004],术后住院时间较LC组短[TUES组中位数1(1~15)d,LC组2(1~5)d,Z=-9.667,P=0.000]。TUES组中转开腹1例,剑突下增加1个穿刺孔2例,肠管损伤二次开腹修补1例;LC组3例剑突下切口感染。结论采用X-Cone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较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并发改道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欧阳满照 廖天佑 +4 位作者 伍锦浩 张伟杰 罗振涛 唐立 姚学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改道性结肠炎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和肠镜特点,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性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将89例直肠癌保护性造瘘患者与375例直肠癌未造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造瘘组中有30例出现改...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改道性结肠炎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和肠镜特点,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性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将89例直肠癌保护性造瘘患者与375例直肠癌未造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造瘘组中有30例出现改道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其腹痛、肛门粘液便、粘液血便的发生率分别为14.6%、23.6%和12.4%,均高于未造瘘组的2.9%、5.1%和1.9%(均P〈0.05);造瘘组内镜检出其旷置结肠黏膜出现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滤泡样增生、炎性息肉以及吻合口狭窄的阳性率分别为93.3%、29.2%、15.7%、29.2%和15.7%,均高于未造瘘组的14.1%、7.5%、0.5%、6.7%、4.5%(P〈0.05);造瘘组T淋巴细胞外周血绝对计数CD3~+(980±475)个/μl、CD4~+(550±243)个/μl、CD8~+(342±206)个/μl和CD4~+/CD8~+比值1.94±1.44,与未造瘘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道性结肠炎在直肠癌造瘘术后3月左右即有较高的发生率,内镜检查有助于该病的临床早期诊断以得到及早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道性结肠炎 直肠癌 回肠造瘘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1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满照 唐立 +5 位作者 姚学清 陆岩 伍锦浩 张伟杰 廖天佑 罗振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Twist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 CRC)患者肠粘膜和UC模型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UC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肠道标本及临床资料共59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3例,UC组35例和uc CRC... 目的:探讨Twist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 CRC)患者肠粘膜和UC模型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UC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肠道标本及临床资料共59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3例,UC组35例和uc CRC组1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wist1蛋白表达情况.构建UC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wist1和Bcl-2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差异.结果:UC组和uc CRC组中Twist1的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在uc CRC组中的表达率高于UC组(P<0.05).Twist1蛋白在UC和uc CRC组织的表达与年龄、性别以及uc CRC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P>0.05).在UC细胞模型中,Twist1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Twist1在"UC→uc CRC"的转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1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