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体模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君惠 梁长虹 +2 位作者 黄美萍 刘辉 巫梓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采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对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在心律整齐的条件下,改变不同的心率;在心律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心率波动的范围,采用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评价64... 目的采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对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心脏动态冠脉体模,在心律整齐的条件下,改变不同的心率;在心律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心率波动的范围,采用不同重组算法、图像重组相位窗,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图像质量最佳心率为≤70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左右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当心率较快时(≥80次/分),在R-R间期45%左右相位能够获得相对好的图像质量。心率较慢而波动小,冠状动脉成像采用segment(单扇区)重组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而心率快、波动比较大时,冠状动脉成像采用plus(四扇区)重组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结论心率、重组算法和图像重组相位窗是影响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主要参数,在应用中应适当运用以上的参数,才能获得优质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在常规MRI增强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贵明 陈政民 刘付国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在MR增强前后的不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母细胞瘤26例与单发性脑转移瘤35例在T2WI/FLAIR常规MRI增强即T1WI增强...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在MR增强前后的不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性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母细胞瘤26例与单发性脑转移瘤35例在T2WI/FLAIR常规MRI增强即T1WI增强的不同MR表现。结果我们发现两个较为重要征象:①假缩小征,脑胶质母细胞瘤在T1WI增强后强化的边界比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上显示的边界小时我们称之为假缩小征,而单发性脑转移瘤则无此MR表现。②瘤外浸润征,脑胶质母细胞瘤呈环形强化时,环外常可见到斑片状异常强化信号,而单发性脑转移瘤强化环外则无异常强化信号。这种强化环外尚有斑片状异常强化信号,我们称之为瘤外浸润征。结论T2WI/FLAIR与T1WI增强前后对照假缩小征及瘤外浸润征可作为脑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母细胞瘤 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