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卫 王晟 罗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心血管手术 麻醉处理 外科手术治疗 心脏疾患 出凝血机制 病情变化 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岑晴云 王晟 佘守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组)和丙泊酚...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组(C组),每组25例。S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维持CETSev 1 MAC,C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24h(T3)采集桡动脉血4ml,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酶偶联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氨酶(LDH)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P、H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CK、CK-MB、LDH及cTnI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CK在T2、T3时,CK-MB和LDH在T3时,cTnI在T1~T3时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全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减少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杰贤 宋兴荣 罗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3例行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患儿,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是123、91、75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168、230、173min,心脏全部自动... 目的总结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3例行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患儿,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是123、91、75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168、230、173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SPO_2维持80% ̄85%,无术中死亡、麻醉并发症。结论平稳的复合麻醉,术中维持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动态平衡,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脑保护及各项监测,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 心脏/外科学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tch术27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兴荣 梁杰贤 陈秉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58-959,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 :2 7例患儿年龄 9h~ 6岁 ,体重 2 4~ 15kg ,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 84~ 2 0 0min ,体外循环时间 170~ 60 0min ,心脏全部自动复跳 ,术中死亡 4例 ,...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 :2 7例患儿年龄 9h~ 6岁 ,体重 2 4~ 15kg ,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 84~ 2 0 0min ,体外循环时间 170~ 60 0min ,心脏全部自动复跳 ,术中死亡 4例 ,术后渗血 8例 ,肺部感染 6例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平稳的复合麻醉 ,术中早期纠正凝血功能 ,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有利于Switch术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术 麻醉 大血管错位 T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晟 郭晓纲 罗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59-860,共2页
目的:回顾总结5例妊娠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5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妊娠期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剖宫产术,胎儿以及母体均存活;1例行瓣膜置换术,胎儿继续妊娠至足月后... 目的:回顾总结5例妊娠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5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妊娠期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剖宫产术,胎儿以及母体均存活;1例行瓣膜置换术,胎儿继续妊娠至足月后行剖宫产;1例手术后胎儿死亡,数日后死胎娩出。结论:妊娠期心血管手术以及麻醉对于母体以及胎儿风险极大,合理的麻醉处理有助于母体耐受心血管手术和胎儿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 人工 麻醉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兴荣 梁杰贤 王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119例小儿行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结果: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SpO2(89.84±4.... 目的:探讨小儿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119例小儿行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结果: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SpO2(89.84±4.75)%,Psvc(19.44±3.85)mmHg,Pivc(9.60±2.12)mmHg。结论:适当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有助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外科手术 小儿 非体外循环 双向腔肺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10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晟 宋兴荣 罗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总结10例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0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患儿,体重低于3.5kg,其中7例新生儿,6例早产儿,在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复合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分离动脉导管... 目的:总结10例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0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患儿,体重低于3.5kg,其中7例新生儿,6例早产儿,在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复合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分离动脉导管后持续输注硝普钠0.3~0.5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在平均动脉压降至30~40mmHg时结扎动脉导管,结扎完毕经静脉输注适量多巴胺,以维持心率和血压。结果:全部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全部治愈顺利出院。结论:低体重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风险大,需合理制定麻醉方案,以保证患儿术中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降压 控制性 硝普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与辣椒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杰贤 季文进 +1 位作者 刘培庆 郭中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0pmol、100pmol、200pmol、400pmol的剂量足底...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0pmol、100pmol、200pmol、400pmol的剂量足底皮下注射ET-1(溶于10μl磷酸盐缓冲液,每组每一剂量n=6),测量注药前和注药60min后的热痛阈值以及注药1h内咬或舐注射侧肢体的时间。结果:ET-1注射1h后引起WT组动物热逃避时间缩短,KO组无明显变化。注射ET-1后两组动物均引起咬或舐注射侧肢体时间增加,但KO组时间明显短于WT组。结论: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通过VR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热痛觉过敏 辣椒素受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技术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晟 庄建 +1 位作者 郭晓纲 罗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中心静脉导管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受体在内皮素-1引起热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文进 梁杰贤 赵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对内皮素-1(ET-1)引起热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J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3、10、30、100pmol剂量足底注射ET-1(溶于10μl磷酸盐缓冲液,n=6)。测...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对内皮素-1(ET-1)引起热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J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3、10、30、100pmol剂量足底注射ET-1(溶于10μl磷酸盐缓冲液,n=6)。测量注药前和注药后15、30、45及60min时逃避时间(PWT)。结果ET-1引起两组动物PWT降低,在WT组降低幅度更明显,WT组PWT随着ET-1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KO组PWT在剂量为30pmol时降低最为明显。结论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部分通过辣椒素受体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热痛觉过敏 辣椒素受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以及“洗入”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晟 郭晓纲 罗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B/G)的影响以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洗入"的影响。方法(1)采集桡动脉血,配成不同浓度的30%脂肪乳剂与血的混合液。用二次平衡法测定异氟醚对上述混和液的B/G... 目的观察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B/G)的影响以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洗入"的影响。方法(1)采集桡动脉血,配成不同浓度的30%脂肪乳剂与血的混合液。用二次平衡法测定异氟醚对上述混和液的B/G。(2)2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四组,每组6例。麻醉诱导后,静脉单次注射0、0.2、0.4及0.8ml/kg的30%脂肪乳,随后开启异氟醚挥发罐,将挥发罐刻度设定在2%,并同时用微量泵注入相应剂量的30%脂肪乳0、0.2、0.4、0.8ml·kg-1.h-1。持续吸入异氟醚1h,监测异氟醚呼气末浓度(Fa)和吸入浓度(Fi)。其中0ml/kg的30%脂肪乳组为对照组。结果(1)异氟醚B/G随血中混合的30%脂肪乳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0.8ml/kg剂量组的异氟醚Fa/Fi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注入较大剂量脂肪乳剂后,造成异氟醚"洗入"速度减慢,这可能是由于输注的脂肪乳剂造成异氟醚的B/G增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血/气分配系数 脂肪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