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糖化白蛋白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代谢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谭虹
王娟
+1 位作者
董豪坚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法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检测血浆GA...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法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检测血浆GA水平,AMI30d随访时行OGTT试验,比较入院与发病30dGA和血糖水平。结果:(1)AMI组患者G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发病30d时空腹(FPG)、血糖餐后2h血糖(2hPG)水平较入院时降低,而GA值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前后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1)AMI时的高血糖可能是机体之前就存在的糖代谢紊乱,而不是单纯的应激反应。(2)GA比FPG、2hPG、HbA1c能更好地反映AMI患者短期内的糖代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化白蛋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辛伐他汀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翁建新
靳立军
+2 位作者
罗建方
张敏洲
岑俊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25-26,3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中PAPP-A和IL-6水平。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等),辛伐他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4周。SAP组采用与辛伐他汀组同样的治疗方法。结果入院时两组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经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PAPP-A、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治疗前后PAPP-A、IL-6无明显差异性。结论PAPP-A、IL-6作为炎症反应的新标志物,在UA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的浓度,提高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妊娠相关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文晖
黄奕高
+1 位作者
黄涛
黄新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者 (随访率为 97 7% )完成随访 2 5~ 72个月 ,平均 ( 4 0 7± 8 1)个月 ,中位数 44 7个月。术前、术后第 1天及 2 0 0 4年 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 ,12 8例随访患者中 10例 ( 7 8% )术后 1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 3例 ( 2 3 % )术后 1d轻度溶血 ,术后 3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 ( 4 7 3± 9 9)mm变为( 4 1± 5 4)mm (P <0 0 1) ;收缩末径从 ( 3 6 2± 6 1)mm变为 ( 2 9 7± 3 7)mm (P <0 0 1) ;肺动脉收缩压从 ( 4 0 1±3 9)mmHg变为 ( 2 2 4± 2 1)mmHg(P <0 0 1)。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 ,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AMPLATZER封堵器
随访
病人
心脏超声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介入治疗
PDA
平均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化白蛋白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代谢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谭虹
王娟
董豪坚
周颖玲
机构
广东省
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三区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82-1984,共3页
文摘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法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检测血浆GA水平,AMI30d随访时行OGTT试验,比较入院与发病30dGA和血糖水平。结果:(1)AMI组患者G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发病30d时空腹(FPG)、血糖餐后2h血糖(2hPG)水平较入院时降低,而GA值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前后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1)AMI时的高血糖可能是机体之前就存在的糖代谢紊乱,而不是单纯的应激反应。(2)GA比FPG、2hPG、HbA1c能更好地反映AMI患者短期内的糖代谢的状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化白蛋白
血糖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辛伐他汀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翁建新
靳立军
罗建方
张敏洲
岑俊莹
机构
广东省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人民医院
心
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广东省
中
医院
心
导管室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25-26,3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中PAPP-A和IL-6水平。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等),辛伐他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4周。SAP组采用与辛伐他汀组同样的治疗方法。结果入院时两组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经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PAPP-A、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治疗前后PAPP-A、IL-6无明显差异性。结论PAPP-A、IL-6作为炎症反应的新标志物,在UA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的浓度,提高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妊娠相关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辛伐他汀
Keyword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Interleukin-6
Simvastati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972.6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文晖
黄奕高
黄涛
黄新胜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70-1171,共2页
文摘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者 (随访率为 97 7% )完成随访 2 5~ 72个月 ,平均 ( 4 0 7± 8 1)个月 ,中位数 44 7个月。术前、术后第 1天及 2 0 0 4年 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 ,12 8例随访患者中 10例 ( 7 8% )术后 1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 3例 ( 2 3 % )术后 1d轻度溶血 ,术后 3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 ( 4 7 3± 9 9)mm变为( 4 1± 5 4)mm (P <0 0 1) ;收缩末径从 ( 3 6 2± 6 1)mm变为 ( 2 9 7± 3 7)mm (P <0 0 1) ;肺动脉收缩压从 ( 4 0 1±3 9)mmHg变为 ( 2 2 4± 2 1)mmHg(P <0 0 1)。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 ,可行的。
关键词
术后
AMPLATZER封堵器
随访
病人
心脏超声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介入治疗
PDA
平均
恢复
分类号
R5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糖化白蛋白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代谢水平的临床研究
谭虹
王娟
董豪坚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辛伐他汀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翁建新
靳立军
罗建方
张敏洲
岑俊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
黄文晖
黄奕高
黄涛
黄新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