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卫 王晟 罗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心血管手术 麻醉处理 外科手术治疗 心脏疾患 出凝血机制 病情变化 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体外抑制三维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清声 刘晓颖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分抑制程度不同。在0.6μg·ml-1浓度组,培养基质Matrigel中的内皮细胞团只形成局部的、不完整的空间网状结构;在1.2μg·ml-1浓度组,悬浮于凝胶中的细胞团所形成的管芽不能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2.4μg·ml-1浓度组,细胞散在悬浮于胶层中大部分不能粘聚,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无明显的结构变化。结论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具有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 抗血管生成 三维血管生 内皮细胞 体外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代谢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谭虹 王娟 +1 位作者 董豪坚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法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检测血浆GA...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酶法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检测血浆GA水平,AMI30d随访时行OGTT试验,比较入院与发病30dGA和血糖水平。结果:(1)AMI组患者G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发病30d时空腹(FPG)、血糖餐后2h血糖(2hPG)水平较入院时降低,而GA值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前后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1)AMI时的高血糖可能是机体之前就存在的糖代谢紊乱,而不是单纯的应激反应。(2)GA比FPG、2hPG、HbA1c能更好地反映AMI患者短期内的糖代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化白蛋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卓伟明 王秀云 占亚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9例经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检查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TET传统标准结合C... 目的: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9例经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检查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TET传统标准结合CI与传统标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与传统标准相比,C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在传统标准阳性的基础上结合CI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88.5%)和准确性(81.9%)较传统标准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TET传统标准结合CI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可靠指标,可提高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 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变时性功能不全 平板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Ⅰ、Ⅲ 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军 林曙光 +1 位作者 余细勇 林秋雄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合成胶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取大鼠主动脉中膜平滑肌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第4代传代细胞分为两组,用25、50、75、100ng/ml的MIF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组,未用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合成胶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取大鼠主动脉中膜平滑肌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第4代传代细胞分为两组,用25、50、75、100ng/ml的MIF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组,未用刺激VSMC生长为实验组,采用RT-PCR,PCR方法测定VSMC胶原Ⅰ、ⅢmRN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25ng/ml外,其他3种不同浓度的MIF刺激SMC,胶原ⅠmRNA相对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100ng/ml的MIF刺激SMC,胶原ⅢmRNA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其余各浓度胶原ⅢmRNA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IF与VSMC合成胶原之间有关,MIF刺激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VSMC胶原Ⅰ、Ⅲ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平滑肌细胞 胶原Ⅰ 胶原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外循环术中医院感染的预防
6
作者 李双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5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携带者 体外循环 医院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综合干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黎宝玲 刘小清 +6 位作者 黄必留 邓木兰 李丽冰 邓兆球 陈伟伦 路洁 朱杰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8-879,共2页
目的通过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综合干预措施,以控制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方法在社区人群健康基线调查基础上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控系统,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高危人群和现患者实... 目的通过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综合干预措施,以控制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方法在社区人群健康基线调查基础上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控系统,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高危人群和现患者实行强化干预和药物干预。结果社区人群生活方式有改善,人群中高血压、高血糖水平下移,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减少。结论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免疫治疗和肝转移的影响
8
作者 王晓庆 龙杰 +1 位作者 王菲 廉哲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3-1190,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免疫治疗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CRC患者相关的单细胞测序数据(GSE205506),利用R软件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CAF亚群降维图,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免疫治疗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CRC患者相关的单细胞测序数据(GSE205506),利用R软件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CAF亚群降维图,并根据每个亚群的标志性基因对亚群进行命名,使用GraphPad对每种亚群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CRC患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CR)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的关键亚群,对关键亚群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关键CAF亚群的标志性基因进行预后生存分析,通过RNA测序数据对CRC肝转移患者原发灶中关键CAF亚群进行评分和比例计算。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利用CellPhoneDB软件分析成纤维细胞亚群与肿瘤细胞间的受配体相互作用,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关键配体分子NRG1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RC患者经过PD-1免疫治疗后,F6_MMP1+CAF比例减少(P<0.001),但这种减少只发生在免疫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中,F6_MMP1+CAF与肿瘤迁移和侵袭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表达上调,此外,F6_MMP1+CAF在CRC肝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多(P<0.0001)。F6_MMP1+CAF表达的NRG1作为配体与肿瘤细胞表达的ERBB3受体相互作用,体外实验证明NRG1通过激活ERB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F6_MMP1+CAF可能影响CRC患者PD-1免疫治疗的效果,并在促进CRC发生肝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6_MMP1+CAF及产生的促肿瘤转移的NRG1或许可以作为潜在的CRC治疗靶点及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区曦 张智伟 +6 位作者 谢育梅 钱明阳 王慧深 李渝芬 石继军 王树水 李俊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并与Amplatzer封堵器、外科手术治疗VSD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将VSD患儿分为三组,国产封堵器组76例,Amplatzer封堵器组34例,外科手术组56例;国产封...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并与Amplatzer封堵器、外科手术治疗VSD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将VSD患儿分为三组,国产封堵器组76例,Amplatzer封堵器组34例,外科手术组56例;国产封堵器组分别与Amplatzer封堵器组、外科手术组在术后1周及3个月对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在术后1周,国产封堵器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较外科手术组高(P<0.05),与Amplatzer封堵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国产封堵器组与外科手术组、Amplatzer封堵器组比较,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国产封堵器组与外科手术组、Amplatzer封堵器组分别比较,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封堵器作为封堵VSD的新器械,在术后及近期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轻。为避免瓣膜功能受影响,应严格掌握介入术的指征,术中应用心脏超声监测,避免操作动作粗暴,选用合适大小的封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瓣膜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岑晴云 王晟 佘守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组)和丙泊酚...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组(C组),每组25例。S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维持CETSev 1 MAC,C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24h(T3)采集桡动脉血4ml,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酶偶联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氨酶(LDH)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P、H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CK、CK-MB、LDH及cTnI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CK在T2、T3时,CK-MB和LDH在T3时,cTnI在T1~T3时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全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减少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起搏器置入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区曦 李渝芬 +1 位作者 李虹 曾少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术后1周 ,1,3及 12个月 ,此后每隔 1年进行随访 ,复查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对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术前能全面记录小...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术后1周 ,1,3及 12个月 ,此后每隔 1年进行随访 ,复查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对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术前能全面记录小儿心率变化情况 ,为判断小儿是否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提供临床依据。术后能 2 4小时监测小儿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情况 ,起搏器工作状况 ,为临床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提供帮助。结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起搏器置入术 术前 术后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与辣椒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杰贤 季文进 +1 位作者 刘培庆 郭中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0pmol、100pmol、200pmol、400pmol的剂量足底...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辣椒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及其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分为KO组与WT组,两组分别按0pmol、100pmol、200pmol、400pmol的剂量足底皮下注射ET-1(溶于10μl磷酸盐缓冲液,每组每一剂量n=6),测量注药前和注药60min后的热痛阈值以及注药1h内咬或舐注射侧肢体的时间。结果:ET-1注射1h后引起WT组动物热逃避时间缩短,KO组无明显变化。注射ET-1后两组动物均引起咬或舐注射侧肢体时间增加,但KO组时间明显短于WT组。结论:ET-1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和自发痛通过VR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热痛觉过敏 辣椒素受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主动脉瓣环扩大并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平 吴若彬 +9 位作者 庄建 张镜芳 肖学钧 郑少忆 卢聪 陈欣欣 陈寄梅 刘菁 范瑞新 郭惠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探讨小主动脉瓣环病变患者行瓣环扩大术后置换主动脉瓣的临床疗效,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8例主动脉瓣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置换加瓣环扩大成形术,其中采用Konno法10例,Nicks法5例,Manougnian法3例,同期处理合... 目的探讨小主动脉瓣环病变患者行瓣环扩大术后置换主动脉瓣的临床疗效,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8例主动脉瓣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置换加瓣环扩大成形术,其中采用Konno法10例,Nicks法5例,Manougnian法3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术后随访1月~9年(平均4.8年)2例术后早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经内科治疗痊愈,心功能恢复正常。结果全组18例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其余17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低心排并心律失常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只要术式选择恰当,对于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时,需行主动脉根部瓣环扩大术;扩大狭窄的主动脉瓣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 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ap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平 熊光宗 +2 位作者 叶开和 钟志强 叶春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粉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灵芝孢子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周。皮下注射ISO建立...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粉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灵芝孢子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周。皮下注射ISO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ELISA分析检测血浆和心肌apelin的含量,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心肌apel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含量均下降,心肌组织中apelin mRNA水平表达下调(P<0.01)。与ISO组比较,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含量以及心肌apel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血中NO含量显著增加;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灵芝孢子粉抗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心肌组织apelin mRNA的表达,提高apelin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心肌缺血 异丙肾上腺素 AP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文晖 黄奕高 +1 位作者 黄涛 黄新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 :全组 13 1例病人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 3 8 6± 9 6)岁。PDA最窄部位直径 2~ 12mm ,平均 ( 7 5± 2 8)mm ;术后 12 8例患者 (随访率为 97 7% )完成随访 2 5~ 72个月 ,平均 ( 4 0 7± 8 1)个月 ,中位数 44 7个月。术前、术后第 1天及 2 0 0 4年 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 ,12 8例随访患者中 10例 ( 7 8% )术后 1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 3例 ( 2 3 % )术后 1d轻度溶血 ,术后 3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 ( 4 7 3± 9 9)mm变为( 4 1± 5 4)mm (P <0 0 1) ;收缩末径从 ( 3 6 2± 6 1)mm变为 ( 2 9 7± 3 7)mm (P <0 0 1) ;肺动脉收缩压从 ( 4 0 1±3 9)mmHg变为 ( 2 2 4± 2 1)mmHg(P <0 0 1)。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 ,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AMPLATZER封堵器 随访 病人 心脏超声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介入治疗 PDA 平均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随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区曦 李渝芬 +1 位作者 李虹 曾少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4-406,共3页
为探讨11例患儿安装永久起搏器后原发病改善情况、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术后的并发症 ,于术前 ,术后1周、1、3、6及12个月 ,此后每年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 ;同时检测起搏器阈值 ,阈值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术后临床... 为探讨11例患儿安装永久起搏器后原发病改善情况、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术后的并发症 ,于术前 ,术后1周、1、3、6及12个月 ,此后每年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 ;同时检测起搏器阈值 ,阈值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术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胸片、超声检查结果较术前改善 ;术中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1个月、1个月与3个月阈值比较有明显差异 ,术后3个月与1年、3年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 ;感染等并发症多见于术后3个月内。提示 :术后原发病预后得到改善 ,起搏器起搏功能良好 ,阈值于术后3个月稳定 ;并发症于术后3个月内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随访分析 儿童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技术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晟 庄建 +1 位作者 郭晓纲 罗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中心静脉导管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杰贤 宋兴荣 罗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3例行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患儿,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是123、91、75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168、230、173min,心脏全部自动... 目的总结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3例行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NorwoodⅠ期手术患儿,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是123、91、75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是168、230、173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SPO_2维持80% ̄85%,无术中死亡、麻醉并发症。结论平稳的复合麻醉,术中维持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动态平衡,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脑保护及各项监测,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 心脏/外科学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tch术27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兴荣 梁杰贤 陈秉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58-959,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 :2 7例患儿年龄 9h~ 6岁 ,体重 2 4~ 15kg ,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 84~ 2 0 0min ,体外循环时间 170~ 60 0min ,心脏全部自动复跳 ,术中死亡 4例 ,...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 :2 7例患儿年龄 9h~ 6岁 ,体重 2 4~ 15kg ,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 84~ 2 0 0min ,体外循环时间 170~ 60 0min ,心脏全部自动复跳 ,术中死亡 4例 ,术后渗血 8例 ,肺部感染 6例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平稳的复合麻醉 ,术中早期纠正凝血功能 ,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有利于Switch术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术 麻醉 大血管错位 T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少辉 伍彩英 +1 位作者 梁健群 陈水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49-151,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的一级预防,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34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收集下列参数: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 【目的】为了更好的一级预防,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34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收集下列参数: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脂蛋白A。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结果】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生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摘取结果的主要内容。【结论】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急性心肌梗塞 年龄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