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对冠状动脉形态的影响(附203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希立 陈军 +3 位作者 周颖玲 黄文晖 罗建方 李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形态特点。方法 选取1999年11月~2001年11月在我院怀疑为冠心病的203例病人(男159例、女44例,年龄29~75岁),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以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进行比较... 目的 初步探讨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形态特点。方法 选取1999年11月~2001年11月在我院怀疑为冠心病的203例病人(男159例、女44例,年龄29~75岁),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以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管弯曲数为5.7±1.2,血压正常组为3.1±0.8,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高血压组病人分叉部位病变占本组病变的34.5%,而血压正常组病人分叉部位病变仅占本组病变的23.1%,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有弯曲较多及分叉病变较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形态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Pf12基因重组质粒DNA接种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2
作者 马长玲 余新炳 +4 位作者 单志新 吴忠道 徐劲 卞国武 胡旭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分析Pf12基因的抗原性和作为疫苗抗原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VR10 12 -Pf12 ,直接免疫BALB/c小鼠 ,通过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 目的 观察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分析Pf12基因的抗原性和作为疫苗抗原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VR10 12 -Pf12 ,直接免疫BALB/c小鼠 ,通过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体外抑虫试验测定 ,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应答以及体外抑虫效果。结果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免疫BALB/c小鼠 ,NK细胞杀伤活性、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免疫血清在体外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结论 重组质粒VR10 12 -Pf12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其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12 基因重组质粒 DNA 接种 诱导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组织提取液对成年大鼠损伤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其东 黄连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元的再生。SD成年雄性大白鼠38只,随机配对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经切除双侧大脑皮质顶叶下正中部分(4mm×3mm×1mm),用大约2mm×2mm×1mm海绵胶(gelfoam)...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元的再生。SD成年雄性大白鼠38只,随机配对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经切除双侧大脑皮质顶叶下正中部分(4mm×3mm×1mm),用大约2mm×2mm×1mm海绵胶(gelfoam)粒浸入脑损伤组织提取液(BWTE)中,术时将上述海绵胶粒放入大脑皮质损伤腔内,2个月内加入BWTE4次。对照组用上述方法加入等量的Hnnk’s液,术后60d取材。取含损伤腔的大脑皮质,用Nissl染色,辅以神经丝抗体免疫染色以及电镜结合体现学定量方法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BWTE组可明显促进损伤皮质神经无的存活(P<0.001)。实验组出现较多胞体增大的神经元(P<0.02),且多具有粗大的顶树突。体视学定量方法分析结果是:神经元的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面密度以及粗面内质网的面密度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提示BWTE对成年大鼠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可能含有神经营养因子(neuronotrophicfactors,NT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颅脑损伤 神经元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