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霍勇 李勇 +6 位作者 韩雅君 丁春华 邢晓春 张雪莲 李建平 徐标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69.9%(65/93)和0%(0/77)的受试者实现LDL-C较基线降低≥50%,分别有66.7%(62/93)和2.6%(2/77)的受试者达到总体降脂目标。英克司兰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中国大陆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中,英克司兰降低LDL-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评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在亚洲总体人群中的评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英克司兰 小干扰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靳朴 武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6期527-530,共4页
三七总皂苷制剂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多年,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具有活血祛瘀功效。本文系统阐述了三七总皂苷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证据,为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军刚 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64-165,共2页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 1999年,Kojima等在寻找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时发现了一种脑肠肽,主要由胃底部X/A样细胞分泌,即胃饥饿素(ghrelin)。人类ghrelin的编码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5-6),成熟ghrelin包含28个氨基酸,N端第3位丝氨酸残基的N辛酞化是其牛物活性的必要修饰。人体内ghrelin以辛酰化和去辛酰化两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部 心血管系统 饥饿 GHRELIN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内源性配体 3号染色体 细胞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丹华 纪泽泉 +1 位作者 余天浩 凌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索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承受职业总体压力的水平、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州市三所高校附属医院(三甲)的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70份,获得有效问卷... 目的探索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承受职业总体压力的水平、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州市三所高校附属医院(三甲)的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70份,获得有效问卷614份。结果临床学院不同学历、职称层次和不同授课性质的教师在职业总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临床教师的学历越高,职业总体压力则越小(P<0.01);相对于单纯理论授课的教师,承担见习课、临床带教、见习兼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较大(P<0.05),且以单纯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最大;其余因素的职业总体压力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前影响高校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因素主要是学历和工作层次性质,因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临床教师 医师 职业压力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课题负荷压力的研究
5
作者 黄丹华 余天浩 凌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临床教师 压力 负荷 人事分配制度 改革力度 高等教育 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异位三尖瓣置入术治疗老年重度三尖瓣反流二例
6
作者 周嘉辉 董豪坚 +1 位作者 林展翼 罗建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0-811,共2页
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重度TR可引起静脉淤血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并与不良预后相关^([1])。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重度TR的进展,三尖瓣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2])。然而单纯三尖瓣外科... 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重度TR可引起静脉淤血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并与不良预后相关^([1])。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重度TR的进展,三尖瓣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2])。然而单纯三尖瓣外科手术风险较高,临床开展率低,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合并症等因素显著增加手术风险。近年指南提出,对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TR患者行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近期效果良好^([3-4])。我们报道2例经导管异位三尖瓣置入术治疗老年重度TR患者,为老年TR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异位三尖瓣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减少心肌微血管内皮-间质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有刚 康峰光 +5 位作者 徐如林 徐兰 蔡安平 曾繁芳 黎励文 麦炜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进行再灌注以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之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以40、80、120 mg·kg^(-1)·d^(-1)剂量灌胃给药)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8只大鼠进行相似的操作但不结扎左前降支为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给药持续4周。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HE和Masson三色染色以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CD31/α-SMA免疫荧光以分析鼠心微血管的内皮-间质转化情况,Western blot以检测梗死周边心室组织CD31/α-SMA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5),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E/A比值(P<0.05),减少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P<0.05),抑制鼠心微血管间质标记物α-SMA的表达(P<0.05),降低梗死周边心室组织α-SMA的表达并增加CD31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40/80/120 mg·kg^(-1)·d^(-1)治疗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内血管内皮-间质过度转化,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 内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试验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碧君 黄红艳 +4 位作者 周苏晋 谢佳佳 崔楠 王珍 刘文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74-227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诊断早期冠心病(缺血心肌节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1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室壁运...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诊断早期冠心病(缺血心肌节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1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室壁运动异常,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5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缺血心肌节段亚组和非缺血心肌节段亚组。应用3D-ST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检测左心室各血管节段径向、纵向、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LS、CS)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AS)。绘制RS、LS、CS、AS诊断缺血心肌节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缺血心肌节段亚组与非缺血心肌节段亚组、对照组RS、LS、CS、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非缺血心肌节段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CS、AS诊断缺血心肌节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916、0.786、0.921。结论 3D-ST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可定量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微小改变,AS能较好地识别心肌缺血,对诊断早期冠心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一俏 曹东林 陈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整个脐带组织,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树突状细胞。在白介素-4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共同作用下... 目的观察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整个脐带组织,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树突状细胞。在白介素-4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共同作用下获得大量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将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共培养2 d,同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树突状细胞CD11c和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白介素-12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的配体(MICA/B和ULBP1-3)的表达。结果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比较,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树突状细胞CD11c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CD86的表达降低,IL-12的分泌量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对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树突状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后的树突状细胞。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比较,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树突状细胞活化性受体的配体(MICA和MICB)的表达增高。结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杀伤活性,这可能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上调树突状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的配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惠芳 周斐然 +1 位作者 邓春玉 吴书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房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术后灌胃予咪达普利1.5、3、6mg/(kg&...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房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术后灌胃予咪达普利1.5、3、6mg/(kg·d)。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DHF组大鼠心脏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左室心脏指数(LVM)和E/A比值增加;咪达普利降低DHF大鼠IVS、PW、LVM和E/A比值,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2)与对照组比较,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降低,复活延迟;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性 咪达普利 心肌细胞 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宝峰 徐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病因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中均渗透着炎症反应。而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AS危险因素也与炎症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8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促炎因子,它与AS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同时它与AS危险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减轻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惠芳 吴书林 +1 位作者 邓春玉 薛玉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辛伐他汀1 mg组(S1组)、2 mg组(S2组)和4 mg组(S4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S1、S2、S4组大鼠术后灌胃分别...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辛伐他汀1 mg组(S1组)、2 mg组(S2组)和4 mg组(S4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S1、S2、S4组大鼠术后灌胃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2、4 mg.kg-1.d-1,对照组和DHF组大鼠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心脏B超检测心功能,颈动脉插管记录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计检测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电镜检测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DHF组大鼠左室后壁(LVPW)、室间隔(IVS)、左室心脏指数(LVM)、E/A比值增高,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au)延长,平均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下降,心肌SOD和GSH-Px下降、MDA增加,电镜示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等线粒体损伤。辛伐他汀改善DHF大鼠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减轻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随着辛伐他汀剂量的增加,以上指标改善程度越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减轻DHF大鼠心肌细胞和线粒体损伤是辛伐他汀保护DHF大鼠心功能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舒张功能不全 心肌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NK细胞输注抑制DC减轻aGVHD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一俏 曹东林 陈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观察骨髓MSC联合NK细胞输注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MSC;取C57BL/6小鼠脾脏细胞,磁珠分选NK细胞;建立C57BL/6→BALB/c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接受移... 【目的】观察骨髓MSC联合NK细胞输注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MSC;取C57BL/6小鼠脾脏细胞,磁珠分选NK细胞;建立C57BL/6→BALB/c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接受移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小鼠,MSC和NK细胞移植组,MSC移植组,NK细胞移植组和培养基对照组。根据aGVHD分值,肝、脾、小肠aGVHD病理损害和平均存活时间,评价aGVHD的程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脾脏细胞CD11c和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GVHD分值,肝、脾、小肠aGVHD病理损害和平均存活时间综合评价,与培养基对照组比较,MSC联合NK细胞移植组,MSC移植组和NK细胞移植组,发生aGVHD的程度均减轻,以MSC联合NK细胞移植组减轻最为明显。IFNγ的含量,NK细胞组明显高于MSC联合NK细胞移植组,MSC移植组和培养基对照组。IL-12的含量,MSC联合NK细胞移植组低于NK细胞移植组和培养基对照组,MSC移植组低于培养基对照组。脾脏DC细胞的含量,MSC联合NK细胞移植组未成熟DC(CD11c+CD86-)和成熟DC(CD11c+CD86+)均低于MSC移植组,NK细胞组和培养基对照组。【结论】MSC联合NK细胞输注降低DC细胞数量,减轻aGVHD,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异基因骨髓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急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惠鹏 阮小薇 詹贤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急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对35例PSVT急诊患者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进行食道插管,选用超速刺激法和亚速刺激法发放频率脉冲... 目的:探讨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急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对35例PSVT急诊患者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进行食道插管,选用超速刺激法和亚速刺激法发放频率脉冲,每次刺激时间5~20s。结果:17例患者经该心脏电生理刺激仪TEAP1次起搏终止PSVT发作,11例患者经3次以上刺激终止发作,4例患者用亚速起搏终止发作,治疗有效率为91.43%。3例患者经TEAP不能终止发作,使用药物治疗终止发作。结论: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较其前三代刺激仪新增了多项功能,应用该仪器进行TEAP,具有见效快、成功率高、可反复应用的优点,因此可在急诊急救中较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发作 DF TEAP 刺激 患者 急诊 型心 功能 超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15
作者 颜红兵 向定成 +22 位作者 刘红梅 陈辉 陈纪言 陈玉国 陈韵岱 楚英杰 方唯一 傅向华 李春洁 毛威 潘曙明 史若飞 苏晞 王焱 王贵荣 王伟民 徐梅 杨丽霞 于海玲 袁祖贻 郑志杰 霍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专家 中国 心肌梗死患者 城乡地区 人民健康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致左心室血栓患者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丽 金辉 +1 位作者 王佩显 张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7-1098,共2页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伴多种器官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受累组织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持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引起组织器官损...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伴多种器官受累且预后较差的综合征,受累组织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持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同时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合并左心室血栓者罕见[1]。本例报道如下,旨在提醒临床医师对IHES患者需警惕血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左心室血栓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患者 组织器官损伤 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于庭 马欢 +5 位作者 尹晗 余雪菊 刘贵浩 汪萍 郭兰 耿庆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35-2440,2445,共7页
背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多数国际指南一致推荐将LDL-C作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但是否应同时使用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指标在国内外仍有争议... 背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多数国际指南一致推荐将LDL-C作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但是否应同时使用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指标在国内外仍有争议。目的探讨non-HDL-C达标情况与冠心病患者经皮介入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关系,并比较non-HDL-C和LDL-C达标情况对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19年4月对2002—2008年因冠心病行PCI治疗的665例患者随访3年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二级预防6个月后的血脂(non-HDL-C、LDL-C)达标情况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脂达标情况与终点事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在真实世界里,665例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经过6个月的二级预防后,分别有25.71%(171/665)、27.07%(180/665)的患者达到了指南推荐LDL-C或non-HDL-C的标准,有17.29%(115/665)的患者LDL-C和non-HDL-C水平同时达标。LDL-C达标组与不达标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2.7%(56/171)、35.8%(177/494);non-HDL-C达标组与不达标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25.6%(46/180)、38.6%(187/485)。LDL-C达标组与不达标组二者风险曲线未见明显差异(P=0.545);non-HDL-C达标组的MACE累积发病率明显低于non-HDL-C不达标组(P=0.010);仅non-HDL-C达标组与仅LDL-C达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史、冠心病类型、共病情况等传统风险因子后发现,与LDL-C达标组相比,LDL-C不达标组的HR为1.16〔95%CI(0.83,1.61),P=0.386〕;与non-HDL-C达标组相比,non-HDL-C不达标组远期MACE发生风险较高,HR为1.61〔95%CI(1.12,2.30),P=0.009〕。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与non-HDL-C达标与否有关,而与LDL-C治疗达标情况无关,因此,non-HDL-C可能是较LDL-C更适合的冠心病PCI术后血脂异常治疗监测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低体质量老年人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的出血风险
18
作者 林展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2-893,共2页
众所周知,人体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明显影响许多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药物的血浆浓度水平,从而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对于目前抗凝血效果缺乏准确测量方法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VKA)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不正常的体质量或BM... 众所周知,人体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明显影响许多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药物的血浆浓度水平,从而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对于目前抗凝血效果缺乏准确测量方法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VKA)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不正常的体质量或BMI极可能导致剂量过量和不足的可能。但是,单凭个人体质量来衡量药物的滴定度并不合适,使用BMI评估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 抗凝药 人体质量指数 药代动力学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荣权 林振 +4 位作者 李树裕 苏伟青 叶唯聪 黎法斌 林晰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73-475,478,共4页
目的:采取不同时间给药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轻度心衰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白天组和夜间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1... 目的:采取不同时间给药的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轻度心衰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白天组和夜间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1次/d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5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自治疗第4周开始,白天组及夜间组均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至治疗12周,血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发现,自第4周至第12周,两组患者的dSBP、dDBP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nSBP、nDBP差异显著(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及舒张早期充盈时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杓型血压分别为10例及27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夜间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更好的控制夜间血压,且更多的患者恢复了血压的节律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图像约束的全变差正则化CT图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媛 齐宏亮 +1 位作者 耿庆山 周凌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9-1003,共5页
为解决基于先验图像的压缩感知CT图像重建算法中,当先验图像与待重建图像结构位置存在偏差时,无法得到良好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先验图像约束的全变差正则化CT图像重建算法。选择与待重建图像类似的先验图像,计算先验图像中几种均匀介质... 为解决基于先验图像的压缩感知CT图像重建算法中,当先验图像与待重建图像结构位置存在偏差时,无法得到良好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先验图像约束的全变差正则化CT图像重建算法。选择与待重建图像类似的先验图像,计算先验图像中几种均匀介质的像素平均值作为先验信息;对投影数据进行ART算法重建,并加入非负约束,得到中间图像;将先验信息融入到基于全变差的最小化目标函数中,对中间图像进行优化;以上两步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收敛准则。采用Shepp-Logan体模进行仿真重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和ART-TV、PICCS算法相比,信噪比更高,误差更小,图像质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先验图像 全变差 迭代重建 代数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