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患者BIPAP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骆新玉 林琼瑜 程云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心脏外科BIPAP治疗患者依从性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心脏外科BIPAP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对40例应用BIPAP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35例患者积极配合BIPAP治疗,5例改经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结论结合临床... 目的探讨提高心脏外科BIPAP治疗患者依从性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心脏外科BIPAP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对40例应用BIPAP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35例患者积极配合BIPAP治疗,5例改经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BIPAP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依从性 心理护理 循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馨提示卡在心脏手术患者检查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云清 陈航燕 +2 位作者 黄莉 郭颜芳 戴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心外科病房各种检查、治疗温馨提示卡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各项检查、治疗前采用常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检验、治疗前应用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术前检查、治疗... 目的探讨心外科病房各种检查、治疗温馨提示卡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各项检查、治疗前采用常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检验、治疗前应用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术前检查、治疗延误缺陷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延误缺陷29例次,观察组发生延误缺陷2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医生和护士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温馨提示卡能降低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 温馨提示卡 健康教育 护理缺陷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虹 程云清 戴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9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给药、使用温馨提示卡,确保患者准时服药;饮食辅助服用的药物使用温...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0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给药、使用温馨提示卡,确保患者准时服药;饮食辅助服用的药物使用温馨提示卡、示范和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姿势服药,保证服药方法准确;密切观察口服用药不良反应,做好服药健康指导。比较实施前(入院时)后(出院时)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实施安全服药干预后,患者服药体位正确率、饮食配合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服药过程实施安全服药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和准确率,减少用药并发症,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口服药 安全管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雪均 李双梅 刘永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术前积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强心利尿,防止钠水潴留,维护心功能,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教会病人作深呼吸、有效咳痰等;术后注意心电图的观察,注意有无房室传导阻滞...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术前积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加强强心利尿,防止钠水潴留,维护心功能,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教会病人作深呼吸、有效咳痰等;术后注意心电图的观察,注意有无房室传导阻滞,防止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晕厥;正确使用起搏器,识别起搏器与心电检测仪上的起搏信号;术后低心排的监测及球囊反搏的护理;出院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准确测量脉率和脉律的方法。结果通过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本组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总有效率达83%,早期疗效良好。结论做好围术期全过程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迷宫术 心脏直视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的体温监护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凤婵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6,共2页
体温是机体代谢、血循环的反映,升高或降低过多均能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及组织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功能的变化。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实施严密的体温监护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7年7月收治的体外循环心脏... 体温是机体代谢、血循环的反映,升高或降低过多均能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及组织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功能的变化。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实施严密的体温监护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7年7月收治的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儿704例的体温监护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体温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单心室房室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6
作者 欧阳淑怡 谢庆 +4 位作者 卢嫦青 梁嘉健 刘小民 谭玲玲 冯旭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49-51,共3页
目的总结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重度房室瓣返流患者行瓣膜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2例合并重度房室瓣重度返流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房室瓣膜置换17例,房室瓣置换+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5例,房室瓣置换+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0例。术前参... 目的总结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重度房室瓣返流患者行瓣膜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2例合并重度房室瓣重度返流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房室瓣膜置换17例,房室瓣置换+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5例,房室瓣置换+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0例。术前参与复杂手术病例讨论,明确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备好手术常规及特殊用物,术中熟练配合外科医生,做好抢救及术式改变的配合,术后安全及时转运患者。结果 4例术后死亡,生存28例均接受随访(其中2例失访),随访0.9~9.3年,期间无死亡。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参与手术病例讨论,正确准备特殊器械和物品,术中沉着应变,默契配合,传递准确,做好各项应对措施是复杂手术配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单心室 房室瓣置换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干燥保存对小鼠供心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噬及凋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瑞 黄帅 +5 位作者 富旗 郑少忆 郭惠明 陈寄梅 庄建 朱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6-1241,共6页
目的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延长供心保存时间有助于解决供心紧缺的问题,文中旨在通过观察一氧化碳和氧气的高压干燥保存是否能够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共84只,将4~6周龄48只供... 目的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延长供心保存时间有助于解决供心紧缺的问题,文中旨在通过观察一氧化碳和氧气的高压干燥保存是否能够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共84只,将4~6周龄48只供鼠随机分成4组(n=12):对照组(仅取供体心,不做移植)、即刻移植供体组(供心不经保存取下后即刻移植)、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solution,HTK)保存供体组(供心浸泡于HTK液中24 h)及高压干燥保存供体组[供心悬挂并置于高压气体罐中(氧分压:3200 h Pa,一氧化碳分压:800 h Pa),保存24 h]。将6~8周龄36只受鼠随机分为3组(n=12):即刻移植受体组、HTK保存受体组及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将各供体组的供心分别对应移植于各受体组,移植后2 h,对比观察各受体组复跳情况及供心功能。取对照组及各移植受体组供心组织,HE染色观察供心病理学改变,Tun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LC3-Ⅱ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即刻移植受体组与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复跳率高于HTK保存受体组(P〈0.05)。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HTK保存受体组、即刻移植受体组移植后2 h供心功能评分分别为[2.5(2.0~2.9)、0.8(0.5~1.0)、4.5(4.0~4.5)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LC3-Ⅱ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量为(2.06±0.29、0.87±0.18)、即刻移植受体组为(1.24±0.20、2.07±0.32),均高于对照组(0.13±0.03、0.19±0.02)与HTK保存受体组(0.16±0.06、0.2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K保存受体组Bcl-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LC3-Ⅱ蛋白低于即刻移植受体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供心心肌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组织变化情况较对照组、即刻移植受体组明显,但较HTK保存受体组轻。与对照组、即刻移植受体组凋亡细胞指数[(1.08±0.56)、(2.13±1.71)%]比较,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HTK保存受体组[(5.04±1.77)、(26.72±5.23)%]升高(P〈0.01),而高压干燥保存受体组凋亡指数较HTK保存受体组降低(P〈0.01)。结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高压干燥环境中可减轻小鼠供心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自噬,为细胞提供能量,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干燥 一氧化碳 离体供心保存 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苗 李晓红 陈寄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病率约为1%.CHD病因复杂,目前大部分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了遗传因素,人们越来越多的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寻CHD的发病机制.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表观...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病率约为1%.CHD病因复杂,目前大部分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了遗传因素,人们越来越多的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寻CHD的发病机制.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表观遗传机制,胚胎发育不同阶段DNA甲基化的失调,可导致组织特异性基因的异常沉默,从而增加心脏发生畸形的风险.不同组织中特异性CpG岛甲基化位点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外周血细胞甲基化变化与心脏组织甲基化变化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出一些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建立CHD发病的预测模型.本文就DNA甲基化在CHD,尤其是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DNA甲基化调控CHD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甲基化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欧阳淑怡 陈凌 +6 位作者 卢嫦青 黃世杰 柯苹芳 张小妮 周妍 程志兴 曹丹 《循证医学》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泡沫敷料组63例和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63例,分别统计术后两... 目的探讨使用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泡沫敷料组63例和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63例,分别统计术后两组枕后、骶尾部、肩胛、颈后部、臀部、背部及双脚外踝等部位发生压疮前期症状的例数和体外循环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结果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枕后和骶尾部压疮前期症状的发生率(枕后50.8%和骶尾部14.3%)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枕后74.6%和骶尾部39.7%)(枕后χ^2=7.635,P<0.01和骶尾部χ^2=9.063,P<0.01);此外,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78.95±39.40分钟和142.47±54.78分钟,而泡沫敷料组的相应时间分别为83.54±33.01分钟和148.69±49.09分钟,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泡沫敷料组短(体外循环时间Z=-2.845,P<0.01和手术总时间Z=-3.078,P<0.01)。结论使用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良好,可进一步降低压疮前期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敷料 下垫式充气暖风毯 低体重婴幼儿 体外循环手术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满青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284,共2页
总结 4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的护理体会。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将完全性异位引流的肺静脉直接或通过房间隔缺损隔入左房。术后辅助呼吸 9h~ 34天 ,住ICU时间 1~ 36天。死亡 4例 ,手术病死率 8 5 %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 总结 4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的护理体会。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将完全性异位引流的肺静脉直接或通过房间隔缺损隔入左房。术后辅助呼吸 9h~ 34天 ,住ICU时间 1~ 36天。死亡 4例 ,手术病死率 8 5 %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 14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9例 ,一过性肺水肿 9例 ,呼吸道感染 8例。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做好心律失常的监测及处理 ,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以及加强左、右心房压力的监测 ,防治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 引流 护理 术后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雪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42-43,共2页
对2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经内镜采集大隐静脉,采集大隐静脉的长度为腹股沟下10cm至踝关节上10cm。对术后患者肢体及循环呼吸体征进行监测。结果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趋势,经补碱处理后得到纠正;7例出现轻微血肿,经延长绷带加压... 对2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经内镜采集大隐静脉,采集大隐静脉的长度为腹股沟下10cm至踝关节上10cm。对术后患者肢体及循环呼吸体征进行监测。结果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趋势,经补碱处理后得到纠正;7例出现轻微血肿,经延长绷带加压后血肿消失;6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出院后继续换药处理。提出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镜采集大隐静脉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术患儿术后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巧容 杨满青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6期25-26,共2页
回顾分析34例行大动脉调转术患儿死亡原因及并发症。结果术中死亡6例,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41.2%。术后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3例)。20例存活患儿术后并发症:出血(9例)、肺部感染/肺不张(8例)、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 回顾分析34例行大动脉调转术患儿死亡原因及并发症。结果术中死亡6例,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41.2%。术后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3例)。20例存活患儿术后并发症:出血(9例)、肺部感染/肺不张(8例)、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肾功能不全(1例)、膈神经麻痹(1例)。经对症治疗、护理,除1例膈神经麻痹外,均好转。提示大动脉调转术死亡率高,并发症种类多而且严重,护理人员在监护中除保持高度的誓惕性外,应不断总结监护经验,以提高施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大动脉调转术 并发症 手术后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13
作者 周卫红 谢雪均 +1 位作者 杨满青 瞿斌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对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及时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提出严密血流动力学和多器官功能监护,及时准确诊断,尤其注意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容量... 对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及时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提出严密血流动力学和多器官功能监护,及时准确诊断,尤其注意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容量不足的鉴别,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麻痹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静脉病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14
作者 张小宁 庄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自体静脉是动脉重建术的常用材料。然而,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由于自体静脉经受缺血、损伤、炎症反应和承受动脉血的高压等因素,早期可能出现移植静脉痉挛、栓塞,随后可产生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偶见血管瘤,这些现象统称为移... 自体静脉是动脉重建术的常用材料。然而,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由于自体静脉经受缺血、损伤、炎症反应和承受动脉血的高压等因素,早期可能出现移植静脉痉挛、栓塞,随后可产生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偶见血管瘤,这些现象统称为移植静脉病(vein graft disease),其严重影响着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外周血管疾病术后的临床效果。因移植静脉在离体后可先进行基因转染,然后移植,所以从理论上讲移植静脉是理想的基因治疗靶标,移植静脉病基因治疗成为心血管外科研究的前沿。本文就移植静脉病基因治疗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静脉病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