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电极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略 黄宏明 +4 位作者 葛润梅 王晓茜 许海强 汪菊萍 吴佩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使用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早期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于我院行澳大利亚Nucleus 24CA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患者资料,根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纳入经鼓室圆窗给药组(A组)及经鼓室圆窗联合全身静...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使用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早期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于我院行澳大利亚Nucleus 24CA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患者资料,根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纳入经鼓室圆窗给药组(A组)及经鼓室圆窗联合全身静脉给药组(B组);以各组22个电极相对于耳蜗内位置分为高频段(3-6)、中频段(10-13)及低频段(17-20)3个亚组,检测各组术中、开机(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6月电极阻抗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22个电极阻抗平均值均在术中较低,开机时最高,术后6个月达最低值;开机、术后3月及术后6月两组电极阻抗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亚组间比较中,两组在术中不同频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机时两组间各频段电阻抗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频段电极阻抗值小于A组,且两组开机与术中电阻抗差值均在高频段较大;术后3月及6月两组高频段比较仍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频段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经鼓室圆窗联合全身静脉给药途径在降低术后电极阻抗效果方面优于局部单独使用,在高频段尤为明显,提示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更有利于降低耳蜗植入后电极周围纤维化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人工耳蜗植入 电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鼻咽癌基因甲基化谱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宇东 王贤斌 邱前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5-931,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鼻咽癌的基因甲基化状态,初步构建早期鼻咽癌的基因甲基化谱。【方法】收集I期(T1N0M0)鼻咽癌石蜡标本及炎性增生性鼻咽组织各4例,分别提取DNA,富集两组样品基因组甲基化片段后采用甲基化芯片(Nimble Gen)对两组标本进... 【目的】分析早期鼻咽癌的基因甲基化状态,初步构建早期鼻咽癌的基因甲基化谱。【方法】收集I期(T1N0M0)鼻咽癌石蜡标本及炎性增生性鼻咽组织各4例,分别提取DNA,富集两组样品基因组甲基化片段后采用甲基化芯片(Nimble Gen)对两组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对杂交信号进行扫描及初步数据处理,分析并筛选出两组标本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结果】4例鼻咽癌石蜡标本中均出现甲基化的基因数目为1 134个,而4例炎性增生性鼻咽组织中均出现甲基化的基因有2 091个,4例鼻咽癌标本全部发生甲基化但4例炎性增生性鼻咽组织全未发生甲基化的基因有218个,提示此218个基因可能为早期鼻咽癌患者的甲基化基因谱。另外,4例鼻咽癌标本全未发生甲基化而4例炎性增生性鼻咽组织全部发生甲基化的基因数目为1 558个。【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早期鼻咽癌的基因甲基化谱,为进一步建立更为精确的甲基化谱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寻找鼻咽癌新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鼻咽癌 基因芯片 甲基化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甲基化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桂年 邱前辉 +1 位作者 叶宇东 严雪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全基因组基因甲基化状态,筛选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甲基化基因。【方法】收集I期(T1N0M0)鼻咽癌石蜡标本及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标本(T1-4N1-3M0)各4例,分别提取DNA,富集两组样品基因组甲基化片段后采用... 【目的】分析鼻咽癌全基因组基因甲基化状态,筛选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甲基化基因。【方法】收集I期(T1N0M0)鼻咽癌石蜡标本及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标本(T1-4N1-3M0)各4例,分别提取DNA,富集两组样品基因组甲基化片段后采用甲基化芯片对两组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对杂交信号进行扫描及初步数据处理,分析并筛选出两组标本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结果】Nimble Scan v2.5软件比较分析两组标本数据显示33个基因甲基化具有差异性,提示此33个基因可能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的甲基化基因谱。【结论】初步筛选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33个甲基化基因,而DNA甲基化芯片是筛选异常甲基化基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基因 甲基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嘉裕 王利平 +4 位作者 吴小琴 陈焕钧 付秀丽 陈少华 刘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和比较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及分布的改变,发现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显著相关的菌属结构,旨在探究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的菌群变化及...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和比较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及分布的改变,发现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显著相关的菌属结构,旨在探究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的菌群变化及预测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选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住院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作对照,对粪便样本相关细菌采用粪便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抽提粪便样本中DNA,并进行DNA片段长度测定和定量,用一系列PCR引物扩增原核生物16S rDNA基因的V3、V4高度可变区,再进行文库构建、Illumina MiSeq测序、序列比对和物种鉴定分析。分析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多样性及分布特点,进而预测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与健康对照人群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丰度增加,而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粪球菌属(Coprococcus)、柯林斯氏菌属(Collinsella)、杆菌属(Dialister)含量降低。其中在代谢通路预测中,9条代谢通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肠道菌群结构特点发生了明显改变,预测其与多个代谢通路水平变化相关。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中,肠道菌群微生态的改变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肠道菌群 慢性鼻窦炎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的microRNA差异表达谱及miR-125a-5p抑制喉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思毅 卢仲明 +5 位作者 宋新汉 张鸿彬 陈良嗣 罗小宁 陈少华 吴一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筛选并分析喉癌组织与周围正常喉黏膜的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之间的表达谱差异,为进一步研究miRNA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喉黏膜标本共42对,随机选取10对标本进行miRNA微阵列基因芯片分... 目的:筛选并分析喉癌组织与周围正常喉黏膜的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之间的表达谱差异,为进一步研究miRNA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喉黏膜标本共42对,随机选取10对标本进行miRNA微阵列基因芯片分析,另选取32对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获得喉癌组织中的miRNA差异表达谱。应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25a-5p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喉癌组织中的let-7f-5p、miR-10a-5p、miR-125a-5p、miR-144-3p、miR-195-5p、miR-203等6个miRNA在基因芯片以及qRT-PCR中表达均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25a-mimics组的喉癌Hep2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而转染miR-125a-inhibitor组Hep2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结论:基因芯片与qRT-PCR结果一致;喉癌与正常喉黏膜之间存在明显的miRNA差异表达,这些miRNA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病、侵袭等相关。miR-125a可以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可能作为喉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微小RNA 微阵列芯片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仲明 张思毅 +3 位作者 宋新汉 陈良嗣 罗小宁 陈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42-3944,共3页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影响其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3-2007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初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复发与生存率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影响患...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影响其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3-2007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初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复发与生存率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5例喉癌患者,总复发率为23.4%(48/205),经log-rank检验发现复发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无复发者(χ2=85.95,P<0.001),术后复发时间自术后3~38个月不等,中位复发时间为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分型、甲状软骨受侵、手术切缘组间术后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外科切缘是喉癌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缘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喉癌术后复发时间多发生于术后3年内。因喉癌术后复发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提示了尽可能获得喉癌外科手术切缘阴性以及术后3年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处理复发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喉切除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在喉癌中的感染及整合状态 被引量:5
7
作者 卢仲明 李奕萱 +6 位作者 许咪咪 陈良嗣 罗小宁 黄艳 詹建东 林烨丰 张思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及整合状态对广东地区喉癌发病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16/18 E2、E6的拷贝数,分析HP...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及整合状态对广东地区喉癌发病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16/18 E2、E6的拷贝数,分析HPV16/18病毒感染情况和整合状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82例喉癌标本中,2例HPV16阳性(2.4%),整合状态为游离型或混合型,未发现HPV完全整合入宿主DNA者。HPV阳性2例患者存活至今无复发。结论:高危型HPV16/18在喉癌中的感染率较低,HPV16/18可能不是广东地区喉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对喉癌的预后影响可能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平江 梅平 +3 位作者 程秋惠 盛晓丽 张思毅 陈少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喉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5岁男性青少年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5岁,因声嘶1年行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两... 目的探讨青少年喉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5岁男性青少年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5岁,因声嘶1年行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两个月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40天疗效不佳,入院行CO2激光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声门型T1bN0M0),再次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声门癌扩大切除术。术后4.5个月时由于喉狭窄呼吸困难行声门扩大术,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14个月患者未出现复发和喉狭窄,嗓音较术前改善。结论青少年乳头状瘤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对肿瘤局限于声门者可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喉乳头状瘤 喉癌 激光 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诊断方法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杨 陈卓 +2 位作者 朱振潮 张弛 邱前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4-859,共6页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或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其中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高频数字视频成像、透射电镜和基因检测是国际指南推荐的检测手段,然而由于复杂的...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或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其中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高频数字视频成像、透射电镜和基因检测是国际指南推荐的检测手段,然而由于复杂的检测设备难以普及,往往对PCD的诊治造成延误。在目前对PCD的诊断中,免疫荧光染色法(IF)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该方法通过对纤毛结构的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染色,间接检测纤毛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PCD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针对PCD的诊断方法进行概述,并着重介绍IF在PC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 诊断 免疫荧光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