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烈 陈东骊 +3 位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梁远红 费洪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在2006~2009年根据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2年随访过程中,共11例患者(3...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在2006~2009年根据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2年随访过程中,共11例患者(31.4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室颤除颤16阵次、室速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79阵次,无误放电,无一例死亡;(2)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发生率为100%、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66.67%、Brugada综合征50%、肥厚型心肌病(HCM)25%和(DCM)16.67%;其中室颤PVT占87.5%(14阵次),DCM及Brugada综合征各1阵次;室速PVT占82.28%(65阵次)、NVM 5阵次、HCM和Brugada综合征各4阵次和DCM患者1阵次,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未见室性心律失常事件;(3)术中术后未见植入ICD相关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晕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本组SCD高危患者中,平均ICD植入两年即在31.43%的患者中及时发现和纠正95次的恶性室性心率失常事件,其中对预防PVT、NVM和Brugada综合征的SCD最为明显,提示SCD高危人群中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一级预防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纪言 张宇辉 +12 位作者 肖文良 魏琰 郭小梅 齐丽彤 董吁钢 赵水平 周淑娴 丁春华 黄恺 陈晞明 陈晓平 杨新春 霍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8-714,共7页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mg/d治疗12周(治疗评价期)。延伸期持续40周,两组均口服海博麦布20 mg/d。主要疗效终点为第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疗效终点为治疗评价期和延伸期其他血脂指标的变化率,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第12周试验组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为(-10.23±13.58)%,显著优于对照组(4.34±15.88)%,P<0.05。试验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12.28)%、(-7.92±9.88)%和(-12.06±11.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2±15.90)%、(2.18±11.68)%和(0.51±13.37)%(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I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第12周分别为4.55%和8.40%,在延伸期分别为4.43%和7.07%,未发现新的或加重的与海博麦布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海博麦布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non-HDL-C、TC和Apo B水平,降脂效果可长期持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海博麦布 随机对照试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安邦 姜成 +2 位作者 尹晗 马欢 耿庆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07-1712,共6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两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目前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冠心病住院患者与抑郁症共病率可达51%,合并重度抑郁症为3.1%~11.2%。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 背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两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目前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冠心病住院患者与抑郁症共病率可达51%,合并重度抑郁症为3.1%~11.2%。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其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61例,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患者抑郁状态,按照是否合并抑郁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无抑郁组及冠心病合并抑郁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急性心肌梗死)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_(3)对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无抑郁组350例(62.4%),冠心病合并抑郁组211例(37.6%),其中轻度抑郁148例(26.4%)、中度抑郁46例(8.2%)、重度抑郁17例(3.0%)。冠心病合并抑郁组的FT_(3)水平低于冠心病无抑郁组(P<0.05),而冠心病合并抑郁组与冠心病无抑郁组F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抑郁组PHQ-9评分与FT_(3)水平呈负相关(r_(s)=-0.114,P<0.05);PHQ-9评分与年龄(r_(s)=0.093)、hs-CRP(r_(s)=0.090)呈正相关(P<0.0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_(3)对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FT_(3)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降低20%〔OR=0.8,95%CI(0.67,0.96)〕。FT_(3)五分组分层分析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其中FT_(3)第四分位组(4.98~5.34 pmol/L)时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最低,且单因素分析(未调整)时FT_(3)各五分位数组间OR值下降趋势性检验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患者血清FT_(3)水平较无抑郁患者低,且重度抑郁亚组患者FT_(3)的下降水平更为显著。FT_(3)可能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建议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甲状腺功能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码在常规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小兰 骆新兰 +4 位作者 武鸿美 姚军 刘雪峰 豆文宪 任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1402,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已较完善。病理科在全院HIS和LIS完全连接并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启用二维码管理流程,实现了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已较完善。病理科在全院HIS和LIS完全连接并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启用二维码管理流程,实现了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诊断报告的可靠性也大大增强。我院病理科自2016年4月将二维码应用到常规病理技术流程的各环节中,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差错,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 组织制片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药代学和药动学通路突变等位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媛 钟诗龙 +5 位作者 杨敏 谭虹虹 费洪文 陈纪言 余细勇 林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803,共6页
目的:考察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入选2000至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汉族患者970例,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可能相关的CYP2C9、... 目的:考察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入选2000至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汉族患者970例,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可能相关的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 4种基因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分别为:rs12572351 G>A、rs9332146 G>A、rs4917639 G>T、rs1057910 A>C(CYP2C9*3)、rs1934967 G>T、rs1934968 G>A、rs2242480 T>C、rs2246709 G>A、rs9923231 C>T(VKORC1-1639G>A)、rs2359612 G>A(VKORC1*2)、rs10871454 C>T和rs699664 T>C,比较系统地获得了中国汉族人群中12个SNPs突变频率的分布状况。SNPs的检测采用SNaPshot技术,群体代表性检验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CYP2C9基因rs12572351 G>A、rs9332146 G>A、rs4917639 C>A、rs1057910 A>C(*3)、rs1934967 G>T和rs1934968 G>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32.53%、2.16%、8.25%、3.61%、19.18%和37.37%;CYP3A4基因rs2242480 T>C和rs2246709 G>A基因突变分别为29.07%和40.41%;VKORC1基因rs9923231 C>T、rs2359612G>A和rs10871454 C>T SNPs位点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87.99%、87.94%和91.34%;GGCX基因rs699664T>C基因突变为31.86%。结论:系统研究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相关的CYP2C9、CYP3A4、VKORC1和GGCX 4种基因12个SNPs的突变频率在中国汉族行瓣膜置换术患者人群中的分布,对于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多态现象 遗传 突变 心脏瓣膜 人工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东骊 张曹进 +2 位作者 符永恒 莫与京 陈富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0-1892,189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3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CE2基因型,同...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3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CE2基因型,同时测定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水平,分析ACE2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男性A基因型者其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G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基因型者其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不同,其中AA型者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基因型患者血尿酸水平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携带A/AA基因者其临床危险因素水平较高,具有再发卒中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原发性高血压 脑卒中 临床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