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腹肌低频调制中频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彭继海 范小平 +3 位作者 张雷 白文方 杜健茹 张鸣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561,共7页
目的:探讨二腹肌低频调制中频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垂直抬高及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脑卒中后存在舌骨上提障碍患者共45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电针组、电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 目的:探讨二腹肌低频调制中频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垂直抬高及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脑卒中后存在舌骨上提障碍患者共45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电针组、电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电针组采用连接低频调制中频针灸针刺激二腹肌前腹运动点加手法治疗,电疗组采用低频脉冲吞咽治疗仪加手法治疗,电疗时间及手法治疗各20min,对照组仅给予40min手法治疗,每日一次,疗程4周。收集治疗前后吞钡照影检查中舌骨抬高及前移的幅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吞钡照影检查结果显示,电针组与电疗组患者舌骨上抬及前移的幅度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与电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FO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P<0.05);不仅FOIS评分和FOIS评分变化率分别比对照组两项指标都高,而且FOIS评分变化率与电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咽相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连接一次性针灸针刺激二腹肌前腹运动点,能够有效上抬舌骨,减少喉渗透及误吸风险,改善咽相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能力,该方法安全可行,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舌骨上提障碍 低频调制中频电 针刺 二腹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鹅足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洪柏 张鸣生 胡振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79-379,共1页
体外冲击波治疗是近年来临床运动医学的热门课题,近来发现冲击波对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使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鹅足肌腱炎,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临床观察 肌腱炎 慢性无菌性炎症 2009年 运动医学 治疗作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物理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龙平 曾斌 +3 位作者 白文芳 邓澄 吴映红 乔贵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8-1171,共4页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愈食管癌的主要方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围手术期的物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评估的必要性,术前的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对优化患...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愈食管癌的主要方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围手术期的物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评估的必要性,术前的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对优化患者体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以及术后早期物理治疗的内容。食管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与预后关系微弱,可能与食管癌手术的复杂性和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性有关。术前的吸气肌训练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目前还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术前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患者的体能储备,应受到重视。食管癌术后早期的物理治疗内容包括疼痛管理、胸部的物理治疗和早期活动,早期活动的运动处方如强度、时间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康复 物理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