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表观遗传学与晶状体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海科 黎清兰 孟倩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表观遗传学是传统遗传学的分支之一,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而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如miRNA等方式对基因表型进行调控并可进行遗传的科学。目前已发现,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传统遗传学的分支之一,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而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如miRNA等方式对基因表型进行调控并可进行遗传的科学。目前已发现,表观遗传学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在眼科学领域,表观遗传与各种眼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均有关联。由于传统遗传学导致的疾病不可逆,而表观遗传是可逆的过程,因此表观遗传与眼科疾病关系的研究正逐渐引起重视。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长、分化、衰老、上皮一间充质转化(EMT)等均受到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晶状体疾病,如白内障可能与表观遗传学因素有密切关联,大力开展晶状体表观遗传学研究可能为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已将表观遗传学方法应用于晶状体生理和病理的研究,国内的眼科医学工作者应关注和跟踪这些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并积极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生长和发育 白内障 表观遗传学 基因表达调控 DNA甲基化/遗传学 组蛋白/遗传学 微小RNA/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mm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对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海科 王虎 +1 位作者 张洪洋 金海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58,共4页
背景在Artisan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手术中采用5.5ITIm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导致的术后散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目的评价5.5mm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对有ArtisanIOL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0月-2008年1... 背景在Artisan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手术中采用5.5ITIm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导致的术后散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目的评价5.5mm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对有ArtisanIOL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虹膜固定型IOL(PIOL)植人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患者111例202眼进行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随访期为12个月。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3、6、12个月术眼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柱镜度、散光轴等指标,按照术前患者散光轴向分为顺规组与逆规组。应用Holladay十步向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量。结果术后1年复诊,94.1%(190眼)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高于0.5,85.1%(172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眼术后1、3、6、12个月的平均柱镜度数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P=0.00;t=-2.27,P:0.01;t=-2.04,P=0.04;t=-2.79,P=0.01)。术后1、3、6、12个月手术源性散光分别为+1.94D、+2.26D、+2.29D、+2.25D,轴向分别为171。、170。、181。、175。。顺规组术后各时间点术源性散光分别为(+1.97±1.84)D、(+2.25±1.75)D、(+2.27±1.76)D、(+2.24+1.75)D;逆规组术后各时间点术源性散光分别为(+1.75±1.88)D、(+2.35±1.74)D、(+2.38±1.76)D、(+2.34±1.74)D,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术源性散光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0.29、-0.27、-0.29,P=0.59、0.78、0.79、0.78)。结论ArtisanIOL矫正高度近视是有效的,术中采用上方5.5mm巩膜隧道切口时,术后1年可在眼球175°子午线方向产生+2.25D的手术源性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散光 ARTISAN 有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上方巩膜隧道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钱道卫 郭海科 +2 位作者 曾锦 张洪洋 牛勇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背景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是安全、有效的,由于人工晶状体位于前房,术后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研究Artisan pIOL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和形态的长期变化.方法 对2... 背景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是安全、有效的,由于人工晶状体位于前房,术后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研究Artisan pIOL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和形态的长期变化.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行Artisan p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27例5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角膜内皮计数仪测定角膜中央区的角膜ECD,评估计算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细胞面积标准差(SD),比较并分析术前和术后6个月及1、2、3、4、5、6年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计算ECD丢失率[(术前ECD-术后ECD)/术前ECD&#215; 100%]. 结果 术后6年时,34眼BCVA≥1.0,14眼BCVA较术前提高,8眼BCVA较术前降低;平均眼压为(14.23±2.14) mmHg.术眼术前平均ECD为(3 184.05±.233.55)/mm2,术后6个月及术后1、2、3、4、5、6年ECD平均丢失率分别为2.34%、5.32%、6.32%、8.06%、12.59%、15.63%和19.49%.术眼术前细胞面积CV和细胞面积SD分别为37.17±7.12和118.77±21.39,术后6年时分别为32.24±4.62和125.60±18.49.不同时间点细胞面积CV和S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36).术眼术后出现局限性虹膜色素脱失者8眼,发生IOL偏位者6眼,术后1个月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3眼,出现黄斑出血者2眼. 结论 Artisan pIOL植入术后随着时间推移ECD逐渐下降,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进行重构,增加了细胞的稳定性,因此Artisan pIOL术后对术眼角膜内皮细胞的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眼 人工晶状体 角膜内皮细胞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压方案治疗高血压人群的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庆晟 吴樱 +6 位作者 黄漫清 钟娉婷 李聪 吴乔伟 刘宝怡 余洪华 杨小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不同降血压药物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共150只正常眼的相关...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不同降血压药物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共150只正常眼的相关资料,其中降压方案使用标准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者20例;使用标准剂量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者34例;使用上述两类药物小剂量联合治疗的患者22例。记录每位患者的最高动脉血压及既往6个月的自测血压范围,确保每组患者具有相同的降压幅度。每位参与者接受OCTA检查,记录其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superficial vascular plexus,SVP)、深层血管密度(deep vascular plexus,DVP)及视乳头旁毛细血管密度(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RPC)、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等数据。结果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单药治疗组SVP血管密度显著降低(ARB,P=0.006;CCB,P=0.006),其中最显著区域为旁中心凹分区(ARB,P <0.001;CCB,P=0.003);而DVP、RPC及RNFL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药治疗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小剂量ARB和CCB联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较标准剂量单药治疗者有更好的视网膜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