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机短信在门诊全程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粤 陈炼 熊志强 《中国医院》 2008年第6期12-13,共2页
医院门诊推出全程医疗短信服务,为解决医患沟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创建了具有人性化服务特征的医疗服务链,从而在医疗服务中切实履行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手机短信 全程医疗服务 个性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护理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关月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50-1651,共2页
门诊作为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医院的窗口,也是联系社会与医院的枢纽。门诊就诊患者集中,流量大,病种复杂,而且患者有各种不同的需求,门诊护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因此,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专业水平。而且还取... 门诊作为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医院的窗口,也是联系社会与医院的枢纽。门诊就诊患者集中,流量大,病种复杂,而且患者有各种不同的需求,门诊护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因此,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专业水平。而且还取决于患者及家属在门诊就医过程的直观感受和主观评价。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服务模式,不仅治疗患者的疾病,而且满足患者门诊就医过程的其他需求,如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等心理需求和感受。为此,对门诊护士素质和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工作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医院工作 医疗服务质量 现代服务模式 就医过程 就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赛娇 庄晓 杜琼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人员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行为干预及运动疗法干预等,6个月后行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人员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行为干预及运动疗法干预等,6个月后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日常生活行为干预、颈椎操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职业人员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基动脉血流异常 颈椎操 颈性眩晕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挫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向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988-198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挫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挫伤患者28例,脑外伤按严重程度分为弥漫性脑挫伤组13例,局灶性脑挫伤组15例,分时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急性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挫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挫伤患者28例,脑外伤按严重程度分为弥漫性脑挫伤组13例,局灶性脑挫伤组15例,分时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急性期血清NSE水平,观察NSE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弥漫性脑挫伤组患者早期血清NSE浓度为(75.43±5.61)μg/mL,局灶性脑挫伤组为(34.61±7.52)μg/mL,对照组为(10.81±3.21)μg/mL,脑挫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弥漫性脑挫伤组与局灶性脑挫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弥漫性脑挫伤组与局灶性脑挫伤组血清NSE水平均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血清NSE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NSE可以作为判断脑挫伤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