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纤维化MR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秋实 邹艳 +2 位作者 刘辉 刘再毅 梁长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5-19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时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病理基础。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法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MR-DWI检查,弥散敏感梯度值b=600s/mm2,测量ADC值,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时ADC值变化规律,并...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时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病理基础。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法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MR-DWI检查,弥散敏感梯度值b=600s/mm2,测量ADC值,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时ADC值变化规律,并与光镜及电镜下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ADC值逐渐下降(P<0.05);病理学表现为肝内纤维基质数量增多、范围扩大,肝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加重。结论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ADC值下降,可能为肝内纤维沉积增多及细胞内外水分子弥散异常限制水分子运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部Castleman’s病的CT、MRI表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露 张忠林 +4 位作者 刘于宝 刘再毅 李景雷 余元新 谢淑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Castleman’s病的CT、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为Castleman’s病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接受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弥漫型1例,CT表现为肝、脾肿大和多... 目的探讨腹盆部Castleman’s病的CT、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为Castleman’s病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接受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弥漫型1例,CT表现为肝、脾肿大和多发肿大淋巴结。局限型5例,分别位于腹膜后(n=3)、肠系膜(n=1)、盆腔(n=1),CT平扫均表现为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其中4例伴有"卫星"灶,2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分支状钙化灶,3例病灶周围筋膜增厚;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强化方式与大血管相似,各病灶内部或周边可见增粗的血管影,其中4例动脉期病灶内可见星状或裂隙状低密度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低密度区逐渐缩小。MRI检查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与CT相似。结论腹盆部Castleman’s病少见,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但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钆对比剂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关联度变化趋势的Meta分析及因果解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斌 梁龙 +4 位作者 陈文波 李新云 郑君惠 梁长虹 张水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04-311,共8页
目的:探讨含钆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s, GBCAs)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NSF)二者之间是否为因果相关以及关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材料与方法检索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 目的:探讨含钆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s, GBCAs)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NSF)二者之间是否为因果相关以及关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材料与方法检索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OR值及95%CI,并进行累积Meta分析,采用希尔标准(Hill’s criteria)证明是否为因果相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6398例患者,其中3篇由于NSF发生例数为0而未能纳入最后的定量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钆对比剂暴露可能会增加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发生的风险(OR=16.50,95%CI:7.46~36.53,P<0.01),其中包括钆双胺(OR=20.04,95%CI:3.72~107.78,P<0.01)。希尔标准相关证据基本达到,表明二者之间为因果关系。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2007年之后OR值呈减小趋势。结论钆对比剂暴露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之间较强相关,且该相关性为因果关系,其关联强度在2007年之后较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肾功能不全 META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忠林 梁长虹 +5 位作者 刘再毅 李景雷 刘于宝 余元新 谢淑飞 王秋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观察指标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观察指标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密度以及动态增强模式。结果肿瘤大小约1.5~13cm,平均(5.8±2.1)cm。15例有周围性胆管扩张,5例有包膜回缩征,2例有卫星灶,13例有淋巴结肿大。平扫时肿块呈低密度。动态增强时,动脉期有20例、门脉期有21例见肿块周边环状强化,延迟期有26例可见肿块中心不均匀强化。结论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