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组,共10例,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两种微创手术行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65.50±52.57 min vs 152.50±73.60 min)、平均出血量(81.00±69.35 m L vs46.67±31.41 m L);术后住院天数(7.10±2.08 d vs 8.67±3.14 d);术后尿管平均保留天数(6.75±1.74 d vs 7.50±2.43 d)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3.5月,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漏、输尿管膀胱反流、肾盂输尿管积水。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上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或二次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操作精细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研究经腹入路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7的肾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对比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R.E.N.A.L.评分≥7的肾肿瘤行经腹入路(32例,经腹组)和后...目的对比研究经腹入路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7的肾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对比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R.E.N.A.L.评分≥7的肾肿瘤行经腹入路(32例,经腹组)和后腹腔入路(30例,后腹腔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和记录手术相关参数、术后情况,评价手术疗效,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常规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等。结果经腹组1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后腹腔组3例转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在年龄、体重指数、ASA评分,Charlson并发症指数、肿瘤最大径、肾肿瘤R.E.N.A.L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手术时间较后腹腔组时间较短(210.4±59.2 min vs 252±58.3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恢复进食时间(47±10 h vs 23±6 h)和住院时间(8.4±1.9 d vs 6.5±1.6 d)较后腹腔组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R.E.N.A.L.评分≥7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腹入路操作空间大,容易暴露和手术操作;腹膜后入路术后恢复较快。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组,共10例,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两种微创手术行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65.50±52.57 min vs 152.50±73.60 min)、平均出血量(81.00±69.35 m L vs46.67±31.41 m L);术后住院天数(7.10±2.08 d vs 8.67±3.14 d);术后尿管平均保留天数(6.75±1.74 d vs 7.50±2.43 d)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3.5月,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漏、输尿管膀胱反流、肾盂输尿管积水。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上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或二次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操作精细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文摘目的对比研究经腹入路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7的肾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对比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R.E.N.A.L.评分≥7的肾肿瘤行经腹入路(32例,经腹组)和后腹腔入路(30例,后腹腔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和记录手术相关参数、术后情况,评价手术疗效,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常规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等。结果经腹组1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后腹腔组3例转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在年龄、体重指数、ASA评分,Charlson并发症指数、肿瘤最大径、肾肿瘤R.E.N.A.L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手术时间较后腹腔组时间较短(210.4±59.2 min vs 252±58.3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恢复进食时间(47±10 h vs 23±6 h)和住院时间(8.4±1.9 d vs 6.5±1.6 d)较后腹腔组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R.E.N.A.L.评分≥7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腹入路操作空间大,容易暴露和手术操作;腹膜后入路术后恢复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