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h动态血压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娜 饶丽芬 +1 位作者 徐书雯 莫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WML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WML无-轻度组相比,WML中-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高,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高,血压控制较差(P<0.05)。而24h、白天、夜间舒张压及昼夜节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OR=1.096;P=0.027)和24h平均收缩压(OR=1.066;P=0.006)是WML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4h平均收缩压是WML独立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血压,控制其血压达标,对预防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态血压监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