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BET1降解溴结构域蛋白4抑制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神经毒性作用研究
1
作者 郑银娟 张飘 +1 位作者 黄沛婷 张玉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究用dBET1降解溴结构域蛋白4(BRD4)能否抑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导致的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方法dBET1与α-syn寡聚体共同处理BV2细胞或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α-syn组、α-syn+500 nmol/L dBET1组,α-syn+1000nmol/L d... 目的探究用dBET1降解溴结构域蛋白4(BRD4)能否抑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导致的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方法dBET1与α-syn寡聚体共同处理BV2细胞或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α-syn组、α-syn+500 nmol/L dBET1组,α-syn+1000nmol/L dBET1组,1000nmol/L dBET1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炎性因子及抗炎因子,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BRD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及磷酸化α-syn(p-α-synuclein)等。结果α-syn+1000nmol/L dBET1组炎性因子mRNA、BRD4、p-NF-κB、p-α-synuclein表达低于α-syn组,而抗炎因子mRNA、细胞核Nrf2表达显著高于α-syn组[(2.02±0.14)vs(0.96±0.24),P<0.05]。结论dBET1通过p-NF-κB及Nrf2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α-syn导致的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等,为进一步运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含溴结构域蛋白 突触核蛋白类 NF-E2相关因子2 氧化性应激 神经炎 dB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祉帆 马桂贤 +6 位作者 李昌茂 刘春玲 吴光宇 谢洁 吕正 吴希宇 孟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对比单侧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双眼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的变化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 目的对比单侧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双眼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的变化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单侧ICAS≥70%(狭窄侧眼组)、对侧颈内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对侧眼组)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规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对比观察双眼视网膜厚度、VD、RNFL厚度及GCC厚度,并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ICAS≥70%的患者狭窄侧眼组黄斑区浅层、深层视网膜及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面积周围300μm环内的VD均较对侧眼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狭窄侧眼组的视盘下颞区及颞下区VD均较对侧眼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ICAS患者狭窄侧眼组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和深层VD、视盘下颞及颞下区VD、下半部GCC厚度均较对侧眼组显著降低(P<0.05)。不合并脑卒中的ICAS患者狭窄侧眼组与对侧眼组黄斑区及视盘的VD、RNFL厚度、GCC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重度及以上ICAS的患者已经出现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且在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表现更明显,并出现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提示ICA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和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有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视网膜血流密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春格 聂坤 王丽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9-692,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近50%[1],认知功能障碍累计发生率高达80%以上[2],两者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近期研究发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其心血管系统调节障碍与认知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4]...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近50%[1],认知功能障碍累计发生率高达80%以上[2],两者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近期研究发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其心血管系统调节障碍与认知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4],有望成为预测认知障碍指标。本文将就帕金森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裕民 张雄 +5 位作者 万鑫 王硕 代成波 马桂贤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708例,未见明显颅内外动脉狭窄1476例... 目的 探讨性别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研究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708例,未见明显颅内外动脉狭窄1476例,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2232例,分析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结果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和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48.3% vs 25.2% vs 26.5%),且男性比例明显大于女性(68.8% vs 31.2%,P〈0.01).与≤40岁比较,41~64岁、65~79岁、≥80岁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降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41~64岁比较,65~79岁、≥80岁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降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中国人性别差异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有关,男性发生率可能高于女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具有年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体征和症状 性别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裕民 张雄 +8 位作者 龙隆 万鑫 王硕 代成波 马桂贤 杨哲贤 马腾云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Arg92His(4,275;G→A)、Ile198Thr(7,593;T→C)、Val279Phe(9,994;G→T)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Arg92His(4,275;G→A)、Ile198Thr(7,593;T→C)、Val279Phe(9,994;G→T)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AS)及狭窄颅内外分布的关系。方法 642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cerebr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脑动脉狭窄(CAAS)组477例和对照组156例,CAAS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intracranial-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ECAS)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Arg92His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2.6%vs.30.3%;23.3%vs.16.4%)(P<0.05),而ECAS组、IECAS组突变基因型频率(28.7%,26.1%)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7.0%,1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ECAS组、IEC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AS组与对照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g92His位点突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损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唐红梅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人类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变性脱失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PD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备受关注,包括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PD痴呆,随着病情的逐步...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人类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变性脱失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PD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备受关注,包括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PD痴呆,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可发展为PD痴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增加PD患者的致残风险、死亡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血脑屏障 少突神经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平均血流速度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琦 刘惠霞 +2 位作者 陈光忠 叶瑞繁 张玉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29-2731,共3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探索MFV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85例,对345条大脑中动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并...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探索MFV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85例,对345条大脑中动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MFV对大脑中动脉狭窄≥50%及≥70%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准确度及其95%CI、ROC曲线下面积。结果:DSA证实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50%时,MFV≥100CM/S,其灵敏度为75.2%、特异度93.6%、阳性预测值90.8%、阴性预测值81.9%,准确度最高达85.2%,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至0.827。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70%时,MFV≥120CM/S或低血流速度时,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32),灵敏度达66.7%,特异度为81.4%,相应的总准确度为78%。结论:MFV≥100CM/S对大脑中动脉狭窄≥50%的判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而MFV≥120CM/S或LV与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狭窄≥70%存在较高一致性。TCD有助于判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是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前的良好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大脑中动脉 颅内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玉虎 甘蓉 +4 位作者 聂坤 黄莘莘 戴颖仪 黄静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估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1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结果分为PD-MCI组45例和认知正常组(PD-CN组)6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对照组)。比较各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估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1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结果分为PD-MCI组45例和认知正常组(PD-CN组)6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对照组)。比较各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变化,并分析P3和N2潜伏期及波幅与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比较,PD-MCI组P3和N2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D-CN组P3潜伏期延长(P<0.05)。3组间P3和N2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P=0.004,P=0.000);3组间P3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潜伏期与视觉再认、图片排列及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N2潜伏期与视觉再认、图片排列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能较客观反映认知功能,其中N2潜伏期可作为PD-MCI客观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诱发电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静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在帕金森病早期就会出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睡眠障碍多被认为与年老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常被患者及临床医师忽略。有研究报道,昼间过度思睡和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发展成帕金森...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在帕金森病早期就会出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睡眠障碍多被认为与年老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常被患者及临床医师忽略。有研究报道,昼间过度思睡和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发展成帕金森病的临床前期表现,或可能成为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鑫 代成波 +5 位作者 曹裕民 张雄 张玉虎 王硕 马桂贤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rs2297518、rs8081248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收集患者324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将其分为CAA组243例和对照组81例,CCA组又分ICA患者137例为IC...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rs2297518、rs8081248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收集患者324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将其分为CAA组243例和对照组81例,CCA组又分ICA患者137例为ICA亚组。分析各组患者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并比较rs2297518、rs808124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CAA组及ICA亚组的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CAA组中rs2297518位点的基因型GG及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A亚组中rs2297518位点的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OS基因rs2297518位点的多态性与CAA及ICA有关,基因型GG可能是CAA的易感因素,等位基因G可能是CAA及ICA的易感因素;iNOS基因rs8081248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CAA或ICA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造影术 基因频率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方方 徐书雯 +3 位作者 谢静芳 陈伟平 黄越冬 向绍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92-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 index,PPI)、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脉压、脉压指数、和收缩压的升高均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脉压 脉压指数 收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腾云 张雄 +5 位作者 曹裕民 龙隆 王硕 代成波 马桂贤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收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男性患者257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40例和非吸烟组117例,对比2组患者大脑...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收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男性患者257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40例和非吸烟组117例,对比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率及发病年龄。结果吸烟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49.3%vs 24.8%),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年龄明显小于非吸烟组[(60.13±10.52)岁vs(65.26±11.77)岁,P<0.01]。吸烟组年龄≤60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组(50.7%vs 27.4%,P<0.01)。结论吸烟可能是男性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吸烟可能使男性患者更早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卒中 梗死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万鑫 代成波 +5 位作者 曹裕民 张雄 张玉虎 马桂贤 王硕 王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09例,依据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50%)分为四组:颅内动脉狭窄组(198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07例)...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09例,依据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50%)分为四组:颅内动脉狭窄组(198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07例)、脑动脉狭窄组(55例)及无脑动脉狭窄的对照组(149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尿酸异常患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8,P=0.007);将所有患者按血尿酸水平4分位分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2=9.230,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odds ratio,OR)1.005,P=0.001]。同样方法分析颅外动脉狭窄组与尿酸的关系未得到显著性结果。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尿酸 脑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桥面积测量在鉴别C型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小玲 黄飚 +4 位作者 杨万群 张玉虎 王丽娟 王丽敏 冯结映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探讨MRI测量脑桥面积在鉴别小脑型多系统萎缩(MSA-C)与帕金森病(P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的MSA-C患者(MSA-C组)、21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PD患者(PD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在横轴面T2WI上对... 目的:探讨MRI测量脑桥面积在鉴别小脑型多系统萎缩(MSA-C)与帕金森病(P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的MSA-C患者(MSA-C组)、21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PD患者(PD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在横轴面T2WI上对"十字征"进行评分,在矢状面测量所有受试对象的脑桥面积,分析"十字征"评分与脑桥面积的相关性。结果:MSA-C组常规MR T2WI"十字征"评分:0分(1例),1分(6例),2分(7例),3分(7例)。PD组出现1例脑桥"十字征"信号,而正常对照组未出现脑桥"十字征"信号。MR T2WI测量MSA-C组脑桥面积均小于PD组和正常对照组脑桥面积。T2WI"十字征"评分与脑桥萎缩程度之间呈现一致相关性(r=-0.49,P<0.05),即脑桥萎缩程度越严重,MSA-C"十字征"越明显。当脑桥面积阈值为448mm2时,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100%。脑桥面积越小,越倾向于诊断MSA-C。结论:磁共振成像测量脑桥面积大小对MSA-C与PD的鉴别有一定价值,对诊断MSA-C及评估MSA-C脑桥萎缩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脑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执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彦 王丽娟 张玉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53-555,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另外,PD常常伴随有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嗅觉减退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另外,PD常常伴随有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嗅觉减退甚至丧失、情感及精神障碍、睡眠及自主神经受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运动障碍 执行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损害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疏松及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睿明 张玉虎 +6 位作者 唐红梅 高靓 冯淑君 段振鹏 张又文 赵馨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在记忆损害型帕金森病(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影响。方法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将102例PD患者分为记忆受损组30例、非记忆受损组35例和认知正常组37例,运用Scheltens视觉评定量表评估脑白质...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在记忆损害型帕金森病(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影响。方法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将102例PD患者分为记忆受损组30例、非记忆受损组35例和认知正常组37例,运用Scheltens视觉评定量表评估脑白质疏松程度,比较3组侧脑室旁、脑深部白质、基底节区、小脑幕下区脑白质疏松程度差异;分析脑血管危险因素在3组中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白质疏松和脑血管危险因素等对记忆损害型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结果记忆受损组额叶高信号、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较认知正常组和非记忆受损组明显增高(P<0.05)。与认知正常组和非记忆受损组比较,记忆受损组TC明显升高[(5.87±0.81)mmol/L vs(3.86±1.10)mmol/L,(4.82±1.08)mmol/L],HDL-C明显降低[(1.17±0.24)mmol/L vs(1.26±0.53)mmol/L,(1.27±0.36)mmol/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侧脑室旁脑白质高信号、TC与视觉再生呈负相关(β=-0.341,P=0.000;β=-0.212,P=0.030),教育程度与视觉再生呈正相关(β=0.201,P=0.038)。结论侧脑室旁脑白质疏松、高TC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会导致PD-MCI患者的记忆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血栓病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马腾云 高玉元 +5 位作者 马桂贤 王硕 代成波 杨哲贤 李昌茂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9-1341,共3页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379/10万,位列世界第一,每年约19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脑卒中已经超过肿瘤及冠心病,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逐年升高的发病率,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379/10万,位列世界第一,每年约19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脑卒中已经超过肿瘤及冠心病,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逐年升高的发病率,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堵塞或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2]。脑动脉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病因,血栓的性状能直接影响患者症状及预后;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生活功能,有研究显示,脑动脉中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栓能影响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预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凝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