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架桥附近交通状态对PM_(2.5)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玉婷 刘永红 +1 位作者 徐伟嘉 李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8,共8页
为探讨不同交通状态下机动车排放PM_(2.5)在城市高架桥附近扩散过程及浓度分布的影响,文章采用标准k-ε和拉格朗日离散相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交通拥堵和畅通时垂直和平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湍流动能以及浓度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结... 为探讨不同交通状态下机动车排放PM_(2.5)在城市高架桥附近扩散过程及浓度分布的影响,文章采用标准k-ε和拉格朗日离散相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交通拥堵和畅通时垂直和平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湍流动能以及浓度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街道峡谷内流线主要受高架桥物理结构和风向的影响。交通状态变化通过影响湍流动能的形式影响污染扩散,畅通状态下车流运动引起较大的湍流动能,影响范围从车流运动区域向外逐渐减弱。交通拥堵状态下PM_(2.5)排放强度大且车流运动引起的湍流动能小,街道峡谷内PM_(2.5)浓度水平整体高于交通畅通状态,不同空间区域内PM_(2.5)浓度变化幅度达5.60%~47.13%。不同交通状态下PM_(2.5)扩散分布受排放强度变化和车流引起湍流动能变化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状态 PM2.5 高架桥 扩散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车辆存活概率曲线及规律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晓芳 徐伟嘉 +2 位作者 刘永红 李熙莹 马金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共9页
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对2014年广东省车辆保有量数据的存活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区域、分车型的分析;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了广东省2015-2030年分车型保有量,应用存活曲线预测了广东省2030年的车龄分布。结果表明:1)广东省大型客车、... 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对2014年广东省车辆保有量数据的存活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区域、分车型的分析;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了广东省2015-2030年分车型保有量,应用存活曲线预测了广东省2030年的车龄分布。结果表明:1)广东省大型客车、中型客车相对于小型客车、微型客车的使用年限较短,前者为18年,后者为20年。2)重型货车、中型货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的使用年限依次增加。3)经济水平影响车辆存活特征,珠三角区域的小型客车、微型客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使用年限相对于非珠三角地区依次分别减少了3.39,5.10,4.74和4.26年。因此,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快速便捷获取区域机动车的车龄分布。淘汰黄标车等交通污染防治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车型差异影响车辆存活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龄分布 存活概率 威布尔分布 弹性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不同区域汽车新能源化的减碳潜力及成本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红 张帆 +5 位作者 苗领 蔡雨锋 赖雨梦 吴潇彬 曾雪兰 姚达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10,共12页
汽车新能源化被认为是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政策,实施不同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及减排成本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各车型存活和淘汰规律,搭建自下而上的汽车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耦合汽车保有量预测模... 汽车新能源化被认为是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政策,实施不同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及减排成本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各车型存活和淘汰规律,搭建自下而上的汽车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耦合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以及碳减排技术成本核算模型,分区域和分阶段研究广东省不同力度汽车新能源化情景的减碳潜力及短期成本。结果表明: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广东省将在2060年前实现车队大规模新能源化,更激进的新能源化政策将有望使此进程提前10年;广东省在现有政策力度下,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汽车碳达峰目标,峰值约为1亿t;珠三角(不含广深)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将是减碳重点区域,私家车、其他乘用车以及出租车将是减碳重点车型;短期成本分析显示,相较于基准情景,各情景均呈现短期累计减碳总成本以及单位减碳成本广州和深圳低,珠三角(不含广深)和非珠三角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碳排放 自下而上模型 汽车新能源化 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分析交通状态对轻型车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泳钊 刘永红 +1 位作者 林晓芳 黄建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502,共9页
为探讨交通状态对道路轻型车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的影响,收集广州市珠江新城路网中出租车、轻型货车的浮动车数据并计算轻型车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MOVES模型(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和交通流量数据仿真计算轻型车的尾气排放... 为探讨交通状态对道路轻型车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的影响,收集广州市珠江新城路网中出租车、轻型货车的浮动车数据并计算轻型车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MOVES模型(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和交通流量数据仿真计算轻型车的尾气排放量,分析畅通、拥堵、严重拥堵3种交通状态下轻型车的运行工况、排放速率、尾气排放量的变化与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道路类型、不同交通状态下,轻型车的运行工况差异较大,其中拥堵和严重拥堵状态下运行模式分布主要集中于怠速、低速运行模式;在相同交通状态下,主干路的运行工况优于次干路,其怠速运行模式所占比例较次干路低15%~20%;畅通状态下,主、次干路轻型车HC、NOx、CO平均单车排放速率分别为2.00、1.87,2.57、2.47,42.59、37.51 mg/s,分别约为拥堵状态下的1.17、1.27、1.35倍,约为严重拥堵状态下的1.30、1.39、1.70倍,而主、次干路PM2.5平均单车排放速率在3种交通状态下均接近,范围在0.050~0.056 mg/s之间;轻型车在严重拥堵状态下单位时间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是畅通状态下的2.22~3.87倍.研究显示,交通状态是影响轻型车动态排放速率及道路总排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状态 道路排放 轻型车 浮动车数据 运行模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交通流的佛山市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丽 刘永红 +2 位作者 邓思欣 司徒淑聘 黄建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5,共10页
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gis为构建平台,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编制佛山市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分析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佛山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CO、VOCs、NOx、PM总量分别为1.29×10~5、2.... 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gis为构建平台,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编制佛山市机动车网格化排放清单,分析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佛山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CO、VOCs、NOx、PM总量分别为1.29×10~5、2.19×10~4、3.61×10~4、1.15×10~3t。机动车污染物高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以及城区中心向外辐射的路网上。机动车污染物日排放高峰期与车流量高峰期相对应,为每天的7:00-9:00和17:00-19:00。中心城区在进行排放控制时,应针对高峰时段进行改善,且主干路是排放控制的重点道路。要控制CO和VOCs排放,应该着重对国0标准轻型客车和国0、国Ⅰ标准摩托车进行交通管制,而控制NOx和PM的排放关键是国0标准货车、国Ⅲ标准大型客车和公交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网格化清单 时空特征 实时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动态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 林郁山 蔡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交通噪声预测是城市交通规划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为提高交通噪声预测的准确性,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环形交叉口的实时交通流进行动态模拟,再结合单辆机动车的噪声排放模型以及传播衰减模型,计算得到环形交叉口的交通噪声。其中,单... 交通噪声预测是城市交通规划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为提高交通噪声预测的准确性,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环形交叉口的实时交通流进行动态模拟,再结合单辆机动车的噪声排放模型以及传播衰减模型,计算得到环形交叉口的交通噪声。其中,单辆机动车的噪声排放模型是对3 372辆包含大、中、小型的单辆机动车在怠速、匀速、加速、减速等各种行驶状态下的噪声值进行测定,再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同时利用理论模型的方法对环形交叉口的交通噪声进行计算,并在环形交叉口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证明本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车流量下的环形交叉口噪声的分析,通过平均噪声及噪声分布情况等的对比,得到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的若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噪声 动态模拟 排放模型 理论模型 环形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VSP分布的交通状态对公交车动态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鹏史 刘永红 +2 位作者 黄玉婷 林晓芳 沙志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93-1800,共8页
为评估不同交通状态下公交车运行特征和排放水平的差异,现场采集广州市B9、226线路公交车的逐秒GPS数据,以ES-VSP(发动机负荷-机动车比功率)分布表征畅通、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下的公交车运行特征,结合IVE(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 为评估不同交通状态下公交车运行特征和排放水平的差异,现场采集广州市B9、226线路公交车的逐秒GPS数据,以ES-VSP(发动机负荷-机动车比功率)分布表征畅通、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下的公交车运行特征,结合IVE(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模型求得公交车平均排放因子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1)所测公交车的发动机低负荷区中bin11(-1.6<ES≤3.1,-2.9 k W/t≤VSP<1.2 k W/t)频率范围为50.55%~83.39%,中度拥堵时bin 11频率是畅通时的1.1~1.3倍;(2)3种交通状态下公交车的CO、VOC(运行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evap(蒸发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平均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7.63~11.40、0.26~0.46、0.68~1.56、0.32~0.51和0.72×10-2~1.28×10-2g/km;(3)同种交通状态下,主干路公交车专用道和BRT车道的公交车的大部分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低于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中度拥堵时主干路BRT车道的CO、VOC、VOCevap、NOx和PM平均排放因子相对其他道路最低,分别为7.66、0.27、0.87、0.32和0.75×10-2g/km;(4)次干路混行车道、主干路混行车道的公交车污染物平均排放因子随交通状态愈加拥堵而增大,但畅通时主干路BRT车道的公交车行驶速度、加速度较高,导致CO平均排放因子较高,对应3种交通状态其比例为1.0∶0.9∶0.8.研究显示,交通状态对公交车运行和排放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状态 公交车 GPS VSP(机动车比功率) 平均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机动车尾气动态排放清单的研制*——以广州内环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国欣 卢昱寰 +4 位作者 韩素 郑雅馨 林干 刘永红 林晓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3-727,共5页
为更直观地展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变情况,采用COPERT模型计算排放因子,结合基础速度分配模型得到的分车型车速计算的排放速率,再结合格林希尔治速度—流量模型得到的分车型流量计算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后将各路段、各种污染... 为更直观地展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变情况,采用COPERT模型计算排放因子,结合基础速度分配模型得到的分车型车速计算的排放速率,再结合格林希尔治速度—流量模型得到的分车型流量计算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后将各路段、各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量在地图上渲染出来,即完成了机动车尾气动态排放清单的研制,以便于分析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规律。以广州内环为例,对内环路动态排放清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高峰时段有9个路段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其他路段,而同一路段一天内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基本符合交通流的变化趋势,CO、挥发性有机物、NOx和PM2.5排放量两两之间线性相关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污染 排放量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春节期间北京交通站PM2.5及NO2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银萍 陈同 +3 位作者 丁卉 陈进财 刘永红 屈新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63,共14页
利用2014-2018年北京市春节前后交通污染监测站的PM 2.5和NO 2浓度数据,采用浓度特征对比、PM 2.5/CO比值等方法,初步评估春节期间烟花禁燃措施和机动车减排的效果,探讨烟花燃放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 2.5和NO 2浓度... 利用2014-2018年北京市春节前后交通污染监测站的PM 2.5和NO 2浓度数据,采用浓度特征对比、PM 2.5/CO比值等方法,初步评估春节期间烟花禁燃措施和机动车减排的效果,探讨烟花燃放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 2.5和NO 2浓度变化特征不同,春节期间PM 2.5平均浓度为103.6μg/m 3,高于非春节期间25.3%;而NO 2平均浓度为53.8μg/m 3,低于非春节期间19.5%,主要受到机动车减排的影响。2014年春节期间PM 2.5浓度最低,2015-2018年PM 2.5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NO 2浓度无明显年际变化特征。烟花爆竹燃放对PM 2.5浓度影响显著,对NO 2浓度影响较小,除夕期间对PM 2.5浓度的最大贡献值达283.4~704.1μg/m 3。2018年北京市五环内禁燃烟花措施对交通站PM 2.5污染改善明显,PM 2.5浓度较前4年均值下降25.2%,NO 2浓度仅下降2.4%;禁燃对燃放高峰期PM 2.5浓度有明显削峰作用,无有利扩散气象条件下,除夕期间烟花燃放对PM 2.5浓度的最大贡献值仍较前4年下降45.0%。气象条件对春节期间PM 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NO 2显著,有利扩散气象条件是2014年春节期间PM 2.5污染较非春节期间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期间 交通站 污染物 烟花爆竹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环境空气NO2浓度变化的关联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敏亦 丁卉 +1 位作者 徐锐 刘永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0-900,共11页
环境空气污染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现象,受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关系,是空气质量预测与改善的重要基础。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气象局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1.5 km的半径... 环境空气污染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现象,受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关系,是空气质量预测与改善的重要基础。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气象局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1.5 km的半径区域为研究范围,利用改进后的关联规则算法对监测站点不同方位的道路交通流,引入气象条件,定量分析对空气污染物NO_(2)浓度的影响,并通过线性相关分析验证关联规则的结果。(1)传统的Apriori算法计算效率低,得到的规则多为无效、不可靠。将原算法对数据库多次扫描,改变为对上一频繁K项集的元素进行扫描。并引入新的可靠性衡量指标“提升度”,及加入对关联规则结果的筛选过程。改进后的算法只需扫描数据库一次,新增的两类改进方法使Apriori算法计算效率得到提升,且增强了强关联规则挖掘的可靠性。(2)从强关联规则得出:影响NO_(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风速、温度和气压,风速和温度与NO_(2)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气压与NO_(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3)引入道路交通流,结合气象因素对NO_(2)的影响:道路交通流量大且扩散条件好,不会导致污染物迅速上升,具体表现为:当道路交通流量较大时,伴随气压较低、风速较大或者温度较高,NO_(2)浓度处于低浓度等级,置信度较高(90%~100%);而道路交通流小且气象条件差,会导致污染物逐渐累积,具体表现为:道路交通流较小时,伴随气压较高、风速较低或气温较低,不利于NO_(2)扩散,且量化的置信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考虑风向条件时,道路位于上下风向,对NO_(2)浓度的影响也不同。(4)基于强关联规则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与NO_(2)进行线性拟合并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所得结果与关联规则算法的结论一致。通过以上结果,表明关联规则算法在挖掘定量关系具有较高的效率性和准确性,可为区域空气治理和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NO2 关联因素 APRIORI算法改进 交通流和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身份检测数据的单车排放轨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颖 丁卉 +4 位作者 刘永红 林晓芳 沙志仁 缪神华 黄文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29-4940,共12页
为实现单车层面的动态排放轨迹追踪,基于电警式卡口产生的逐秒过车记录数据建立了车辆排放轨迹计算方法,通过提取动态轨迹中的运行参数及机动车保有量数据库中的技术参数,并结合排放模型计算了2018年5月10日~6月9日安徽宣城市中心城区12... 为实现单车层面的动态排放轨迹追踪,基于电警式卡口产生的逐秒过车记录数据建立了车辆排放轨迹计算方法,通过提取动态轨迹中的运行参数及机动车保有量数据库中的技术参数,并结合排放模型计算了2018年5月10日~6月9日安徽宣城市中心城区123条路段上共133,906辆车的44,672,343条轨迹的排放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出租车是CO的重要排放来源且交通兴趣点附近路段排放强度较高;公交车和重型货车是NOx的重要排放来源,公交车工作日NOx排放总量达1.3kg,约为重型货车的7.5倍,且路线固定、排放分布随发车班次周期循环;轻型货车排放路线多围绕货运需求且多为昼间行驶,而重型货车多选择凌晨出行;通勤类私家车工作日昼出夜归,路线固定且往返过程各污染物排放量均较稳定.对于全路网,CO、VOCs的高排放强度区域多集中于中心路网,NOx、PM则多分布于外围路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轨迹计算 典型车辆 时空特征 车辆身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身份检测数据的车辆出行排放知识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永明 丁卉 +1 位作者 刘永红 王庆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598-5609,共12页
为实现个体车辆出行、排放行为的精细表征与挖掘,基于宣城市中心城区全量个体车辆的出行轨迹、技术参数、排放轨迹等多维交通大数据,以表征个体车辆出行过程的排放信息为主线,设计并构建车辆出行排放知识图谱.研究表明:①知识图谱直观... 为实现个体车辆出行、排放行为的精细表征与挖掘,基于宣城市中心城区全量个体车辆的出行轨迹、技术参数、排放轨迹等多维交通大数据,以表征个体车辆出行过程的排放信息为主线,设计并构建车辆出行排放知识图谱.研究表明:①知识图谱直观地表征了“车辆-道路-出行-排放”信息的时空关联,可实现个体车辆在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等多尺度出行特征的精细挖掘.以某辆小型客车为例,检索发现周一、周三出行主要连接的小时实体都为7:00、8:00和17:00,周五、非工作日出行连接的小时实体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周一、周三出行所连接的道路实体较少且基本一致,在宣水路、昭亭北路、昭亭南路的出行里程之和占比为63%~68%,周五、非工作日出行连接的道路实体则较为分散.②通过出行信息类、排放信息类实体的关联检索,可实现个体车辆出行排放时空特征的精细辨识和溯源分析.示例车辆的检索结果表明:周一车辆的CO日排放量为1.2g,是周六的2.5倍,同时在早高峰时段(7:00),车辆出行在交通繁忙路段时,伴随低水平车速,排放强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车辆出行 个体车辆排放 知识图谱 精细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PS的单车排放配额协同动态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炜驰 曾雪兰 +4 位作者 刘永红 余志 吴潇彬 蔡雨锋 何嘉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1-518,532,共9页
建立个体车辆的排放配额管理机制可以低成本实现道路交通行业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减排目标。这需要面向车辆个体的全域全量的动态感知、计算、决策、执行的闭环信息化体系进行支撑,而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技术为此提供... 建立个体车辆的排放配额管理机制可以低成本实现道路交通行业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减排目标。这需要面向车辆个体的全域全量的动态感知、计算、决策、执行的闭环信息化体系进行支撑,而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技术为此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现有道路交通排放配额分配相关研究未研究车辆的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协同控制问题,忽略了车辆排放的个体排放差异性与时空动态性;交通信息物理系统相关研究缺少集成精细化的排放量化模型和排放配额管理模型。针对上述研究局限,提出了一种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个体车辆污染物与碳排放配额协同动态分配方法,构建了集成个体车辆身份识别及出行行为模型、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化模型、排放配额管理模型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框架,并提出了核心流程算法。以宣城市的真实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交通信息物理系统框架可实现个体车辆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及配额量的协同动态计算,配额分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配额分配颗粒度更加精细,分配对象的确定更加精准,可实现配额分配的动态调整以应对减排目标的时变性,配额分配激励先进、惩罚落后的引导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道路交通 碳排放 污染物排放 配额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架桥的实际街区交通颗粒物扩散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同 罗银萍 +1 位作者 陈进财 刘永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32,共14页
结合实地观测实验,构建了包含高架桥的实际街区颗粒物扩散沉积模型,研究不同时段的交通颗粒物扩散,并分析来流风向变化时的街区流场和颗粒物分布特征以及高架桥设置的影响。研究发现:(1)弯道阻碍来流风进入街谷中段,是造成街谷在平行风... 结合实地观测实验,构建了包含高架桥的实际街区颗粒物扩散沉积模型,研究不同时段的交通颗粒物扩散,并分析来流风向变化时的街区流场和颗粒物分布特征以及高架桥设置的影响。研究发现:(1)弯道阻碍来流风进入街谷中段,是造成街谷在平行风下仍存在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2)东南方向建筑稀少的十字交叉口设置迫使东侧风进入北侧及西侧街谷内,北侧街谷的颗粒物仅分布在道路中间,极大减少了两侧居民的污染暴露;(3)街区局部位置(如弯道和交叉口)流场及颗粒物分布对来流风向小幅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4)高街谷建筑形状因子下,垂直风时高架排放源使两侧建筑上部的颗粒物浓度出现明显突增或保持高浓度水平,最高可达行人呼吸高度处颗粒物浓度的84%,较平行风下同位置浓度高出一个量级;(5)高架桥对实际街区不同街谷流场和颗粒物分布的影响存在差异。垂直入流时,下阶梯型街谷内涡流中心抬升至高架桥上部,颗粒物聚集在背风侧建筑物上;而上阶梯型街谷内涡流中心被压至高架桥底部,颗粒物堆积在高架桥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 高架桥 颗粒物 扩散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卡口数据的外地车辆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敏亦 丁卉 +2 位作者 李丽 徐锐 刘永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通过佛山市视频卡口获得2017年全市逐秒过车车牌记录数据,分析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外地车小时尺度的分车型结构、道路类型的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外地车日均出行量占全市的24.11%,与大型省会城市外地车占比(23%)相近,其... 通过佛山市视频卡口获得2017年全市逐秒过车车牌记录数据,分析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外地车小时尺度的分车型结构、道路类型的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外地车日均出行量占全市的24.11%,与大型省会城市外地车占比(23%)相近,其中重型和轻型车流量在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差异明显(超过50%)。(2)外地车车籍主要为广东的广州、肇庆,以及广西和浙江,且主要分布在广佛连接通道上。省内外地车中,货车的排放标准主要为国IV(38.9%~44.6%),燃料类型主要为柴油(78.0%~78.4%)。(3)从小时流量来看,外地车在佛山一环内的小时流量高于佛山一环外,且外地车总流量及各车型分布下的白天车流量均是夜间的3倍左右;从省内外地车的排放标准来看,国Ⅳ车的小时流量占比最高;同时外地车主要出现在快速路和国省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和技术参数 视频卡口 外地车辆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交车站颗粒物污染暴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钟慧 刘先哲 +3 位作者 杨召阳 丁卉 刘奎 刘永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16-2325,共10页
为探究超大城市居民在中心城区公交车站候车的颗粒物暴露情况,使用Grimm Aerosol 11-A型便携式气溶胶光学粒径谱仪对广州市越秀区和天河区共7个典型公交车站的颗粒物污染暴露进行平行监测.结果表明:①各公交车站的平均PM 1、PM_(2.5)和P... 为探究超大城市居民在中心城区公交车站候车的颗粒物暴露情况,使用Grimm Aerosol 11-A型便携式气溶胶光学粒径谱仪对广州市越秀区和天河区共7个典型公交车站的颗粒物污染暴露进行平行监测.结果表明:①各公交车站的平均PM 1、PM_(2.5)和PM 10暴露浓度分别为(33.35±15.96)(46.97±22.94)和(89.70±67.07)μg m^(3),休息日公交车站的暴露浓度约为工作日的2倍,高峰期颗粒物暴露浓度略高于平峰期.②候车乘客数、道路车流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PM_(1)、PM_(2.5)暴露浓度的主要因素,纯电动公交车停靠次数虽对细颗粒物暴露浓度无明显贡献,但其制动、轮胎与路面摩擦以及扬尘产生的粗粒径排放成为PM 10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③粗粒径模态(1~10μm)颗粒物是颗粒物浓度的主要贡献源,其浓度占比高达63%,但数浓度占比不足1%;而积聚模态(0.25~1μm)颗粒物数浓度占比在99%以上,部分车站积聚模态颗粒物质量浓度占比超过40%,说明细颗粒污染严重.④单位时间内公交车站候车乘客PM_(1)、PM_(2.5)和PM 10总暴露剂量分别为(241.80±82.85)(342.59±112.11)和(681.17±226.89)μg h,表现出工作日高于休息日、工作日高峰期高于平峰期、休息日高峰期低于平峰期的特征,部分车站(如DF和LS站)老人总暴露剂量占比超过40%,成为公交车站主要暴露对象之一.研究显示,广州市中心城区公交车站颗粒物暴露特征时空差异明显,道路车流量、相对湿度、候车乘客数和公交车停靠次数是影响颗粒物暴露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暴露 公交车站 中心城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料修复的内河船舶动态排放特性研究——以重庆水域为例
17
作者 刘奎 张雪婷 +2 位作者 姚达文 杨鑫茹 刘永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78-4489,共12页
面对内河船舶排放清单研究中存在的船舶静态参数和运行轨迹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的船舶静态参数修复方法和基于航道轨迹的长距离轨迹修复方法,并基于修复资料计算了重庆市长江水域的船舶排放清... 面对内河船舶排放清单研究中存在的船舶静态参数和运行轨迹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的船舶静态参数修复方法和基于航道轨迹的长距离轨迹修复方法,并基于修复资料计算了重庆市长江水域的船舶排放清单,并揭示船舶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内河船舶资料修复方面表现优异,主机额定功率修复R 2=0.963,设计航速的修复R 2=0.871.同时在轨迹修复上提升了轨迹的完整性并将修复时间大幅度降低,为船舶排放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撑.而船舶排放结果表明,重庆市内河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总排放量为1869.01t,各污染物中NOx的排放占比最高(81.8%),水域内的污染来源主要是干散货船和客船.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污染排放顺序为:巡航>停泊>机动操作.客船的排放特征与其它船型不同,客船的排放峰值集中在夜晚,其它船型在白天达到排放峰值.不同船舶的空间排放特征不同,集装箱船和危险品船只在长江干线上产生排放,而客船高排值集中在客流交汇处的客运码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船舶 XGBoost 资料修复 排放清单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维护对在用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陈同 李丽 +1 位作者 刘永红 甘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文章为探究不同维护保养方式对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的CO、HC、NO 3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效果,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排放车辆,利用稳态加载工况检测方法,定量分析了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及发动机工况调整2种维护方式的排放削减效果及其效果... 文章为探究不同维护保养方式对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的CO、HC、NO 3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效果,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排放车辆,利用稳态加载工况检测方法,定量分析了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及发动机工况调整2种维护方式的排放削减效果及其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车辆维护保养对于NO污染物的减排效果为49.29%~99.76%,CO为29.22%~99.66%,HC为-44.44%~97.11%,对于不同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维护保养的减排效果均超出60%;对比不同维护保养方式,发动机工况调整维护对HC排放影响相对明显,CO、NO则影响微弱。进一步的跟踪测试表明仅针对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保养会出现排放反弹的情况,同时进行发动机工况校准以及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保养可有效维持排放削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护保养 轻型汽油车 三元催化器 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辆个体出行检测的卡口布设优化模型
19
作者 乔文瑛 黄敏 张小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针对高清卡口检测器可以获取出行者个体级别的细粒度信息但难以实现路网全覆盖的问题,从缺失轨迹重构角度出发,研究了面向车辆个体出行检测的卡口布设优化方法。考虑相邻两次卡口检测序列间的缺失情况,提出缺失轨迹一次重构、二次重构... 针对高清卡口检测器可以获取出行者个体级别的细粒度信息但难以实现路网全覆盖的问题,从缺失轨迹重构角度出发,研究了面向车辆个体出行检测的卡口布设优化方法。考虑相邻两次卡口检测序列间的缺失情况,提出缺失轨迹一次重构、二次重构方法。基于一次重构原理,创建流量捕获率、轨迹覆盖率以衡量卡口布设方案对路面交通信息的检测规模;基于二次重构原理,创建缺失轨迹离散度以衡量轨迹重构可靠度。以流量捕获率、轨迹覆盖率作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缺失轨迹离散度作为卡口布设优化目标,构建了面向车辆个体出行检测的卡口布设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以广州市海珠区某区域路网为例,分全新布设和新增布设两种情况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新布设场景中,优化后的卡口布设方案相流量捕获率提升了6.20%,轨迹覆盖率提升了2.76%,缺失轨迹离散度提升了139%,在车辆个体出行轨迹检测及重构方面比当前方案获得了更优的效果;在新增布设场景中,依次对新增的1-6个卡口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新增位置和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卡口布设 粒子群算法(PSO) 个体出行检测 缺失轨迹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轻型汽油车尾气动态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永红 林晓芳 +2 位作者 黄玉婷 廖文苑 陈泳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0,共8页
通过对5辆测试车辆的车载排放测试、145万余条台架检测数据采集佛山市轻型汽油车动态运行与尾气排放数据,基于多种动态运行表征参数构建运行-排放关系,建立随行驶里程变化的排放劣化规律,探究动态运行与劣化水平对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C... 通过对5辆测试车辆的车载排放测试、145万余条台架检测数据采集佛山市轻型汽油车动态运行与尾气排放数据,基于多种动态运行表征参数构建运行-排放关系,建立随行驶里程变化的排放劣化规律,探究动态运行与劣化水平对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CO、HC、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参数如平均速度V、瞬时速度v、加速度a及组合参数v-a,基于运行工况的运行-排放相关性较高,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均随机动车比功率及瞬时速度的增大而升高;国零排放标准车辆的CO、HC、NO_X排放速率分别是国Ⅳ的284、20、641倍,且不同使用水平的排放情况均较高;轻型客车、货车CO、HC、NO_X排放浓度随累积行驶里程呈现"缓慢上升-快速增长-缓慢趋平"的劣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油车 排放特征 排放速率 动态运行 劣化规律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