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YZA(V3)模型对珠三角地区双季稻参数的模拟效果及验证分析
1
作者 叶树春 王广伦 +3 位作者 钟珑 曾繁威 陈元哲 孔正圆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68,74,共6页
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8—2020年不同播期双季稻的生长发育观测数据以及当地气象和土壤数据,利用2018—2019年的数据对ORYZA(V3)模型进行校准,以调整和确定作物的基本参数,使用2020年双季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等数据... 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8—2020年不同播期双季稻的生长发育观测数据以及当地气象和土壤数据,利用2018—2019年的数据对ORYZA(V3)模型进行校准,以调整和确定作物的基本参数,使用2020年双季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等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ORYZA(V3)模型对珠三角双季稻的生育期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范围为0~3 d。ORYZA(V3)模型对2020年早稻和晚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模拟准确率高,模拟值的平均线性回归系数(α值)接近于1,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70 4和0.766 0,t检验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ORYZA(V3)模型对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的模拟误差较大,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但仍在合理范围内,且对晚稻的模拟效果优于早稻。由此可知,通过校准作物参数,ORYZA(V3)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水稻的生长情况,可以应用于珠三角地区的水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V3)模型 双季稻 模型校准 模拟效果 验证 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mawari和FY4卫星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文化 张月维 +3 位作者 石艳军 曾庆峰 梁晓艾 张志坤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探讨了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在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中的应用潜能。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10 min和5 min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为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速度(Fire Spread Rate,FSR)创造了有利条件。卫星遥感2 km空间分辨率观测下,绝... 探讨了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在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中的应用潜能。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10 min和5 min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为实时监测森林火灾蔓延速度(Fire Spread Rate,FSR)创造了有利条件。卫星遥感2 km空间分辨率观测下,绝大部分森林火灾火场蔓延变化周期大于12 min,说明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观测数据有能力追踪测量森林火灾蔓延动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imawari-AHI和FY4-AGRI传感器的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测量算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高精度给出近实时火场蔓延线速度和面积速度,线速度结合面积速度可以完整地描述火场整体蔓延趋势。蔓延算法可为林火蔓延预报研究提供一种实测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卫星遥感 森林火灾 蔓延监测 测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3
作者 凌霄霞 张作林 +2 位作者 翟景秋 叶树春 黄见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34,共12页
水稻生产系统是响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农业生态系统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增多,辐射资源减少,降水不均一性加大。高温热害、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更频繁... 水稻生产系统是响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农业生态系统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增多,辐射资源减少,降水不均一性加大。高温热害、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更频繁,这可能降低水、热资源的有效性。气候变化使我国单季稻和双季稻潜在种植边界显著北移,导致单季稻、早稻和晚稻的主要生育期缩短。基于统计模型和水稻生长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气候变化使单季稻、早稻和晚稻产量下降,但不同稻作区和方法间存在差异。我国水稻生产重心北移、实测生育期延长和产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水稻生产系统通过种植分布调整、品种改良和技术改进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导致水稻生育期缩短和产量下降,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仍需加强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及其在影响评估中的应用,减小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增加其系统性,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种植北界 稻作制度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08年罗定市农业气候资源及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树春 梁敏妍 +2 位作者 张志坤 周武 王迪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44-14546,14548,共4页
根据气候资料对罗定市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罗定市三大气候资源,得出了罗定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出了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光、温及雨水是影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素;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台... 根据气候资料对罗定市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罗定市三大气候资源,得出了罗定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出了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光、温及雨水是影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素;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台风等是罗定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气候,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以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作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 资源 风险 评价 广东省罗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昭通市干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木林 夏金鼎 +3 位作者 蔡晶 魁钊 康强 梁涛6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56-10959,11005,共5页
利用1979~2010年NCEP全球逐月的2.5°×2.5°再分析资料,从降雨量、温度、地理、大气环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方面,分析了2009~2010年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其同期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探讨此期间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2009年11月... 利用1979~2010年NCEP全球逐月的2.5°×2.5°再分析资料,从降雨量、温度、地理、大气环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方面,分析了2009~2010年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其同期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探讨此期间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2009年11月~2010年5月上旬昭通市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特大连旱,2010年1~4月,昭通市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减少9.0%~74.3%,各站降水量在26.5~215.0 mm,50.0~100.0 mm的站有10个,50.0 mm以下的站有10个,与此同时,自2009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这次干旱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大气环流异常,500 hPa贝加尔湖低压较常年异常偏强,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较强,但我国南方大部地区环流较为平直,位势高度也较常年偏高,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西偏强,印度季风偏弱,印度洋的水汽不能向我国西南地区输送,导致降水偏少,从而导致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市 干旱 温度 降雨量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