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生物医学和力学特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佳轩 莫有雪 +5 位作者 岳文言 高照 方健辉 梁兴森 王华军 郑小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本文综述了优秀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生物医学和力学特征等因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科学、全面地评估和选拔短跑运动员提供参考。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生物医学特征包括基因分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因素,主要研究进展显示:α-辅肌动蛋... 本文综述了优秀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生物医学和力学特征等因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科学、全面地评估和选拔短跑运动员提供参考。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生物医学特征包括基因分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因素,主要研究进展显示:α-辅肌动蛋白3(α-actinin-3,ACTN3)基因已被证实与短跑运动员的冲刺和跳跃性能密切相关;运动员的肌肉形态与体积、肌纤维类型也对短跑表现具有显著性影响;生理机能监测研究证实,心肺功能和血睾酮水平等指标,能够实时反映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并有效评估训练效果。运动员的生物力学特征在短跑中也极为重要,肌肉长度、肌腱和腱膜的最大伸长、足底屈肌扭矩同样是决定短跑成绩的关键因素。此外,心理因素、年龄因素、短跑相关科学训练手段等将综合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跑运动员 速度能力 α-辅肌动蛋白3 生理机能 身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东凌 周琳 李凤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跳水队14名运动员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方法:对14名国家跳水队运动员伦敦奥运会备战训练进行了全程医务监督,对此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归类和总结,研究其发生规律,探索其发生机制。结果:(1)最常...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跳水队14名运动员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方法:对14名国家跳水队运动员伦敦奥运会备战训练进行了全程医务监督,对此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归类和总结,研究其发生规律,探索其发生机制。结果:(1)最常见运动损伤是肌肉损伤与关节病,所占比例均为22.81%;其次是韧带损伤与末端病,所占比例分别为19.29%和17.54%。(2)所占比例列前3位的受伤部位依次是腰背部(24.56%)、肩关节(12.28%)、膝关节(10.53%)。(3)急性损伤16例次,占总运动损伤数的26.31%;急性转慢性11例次,占19.30%;慢性损伤31例次,占54.39%。(4)上肢发病11例次,其中10例次为跳台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发病6例次,其中跳板运动员占5例次,2例次胫骨病例均为跳台运动员,3例次踝关节病例均为跳板运动员。结论:跳水运动员运动损伤以腰背、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肌肉损伤、关节病、韧带损伤与末端病等慢性损伤为主,多发生在冬、夏季大运动量封闭训练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跳水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ρ成像技术诊断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平 张慈慈 +2 位作者 段丽霞 刘斯润 魏东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T1ρ成像在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双侧腕关节MR扫描,包括常规序列和定量T1ρ序列。根据常规MRI将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 目的探讨定量T1ρ成像在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双侧腕关节MR扫描,包括常规序列和定量T1ρ序列。根据常规MRI将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骺板损伤亚组,未见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无骺板损伤亚组。在T1ρ伪彩图上测量3组桡骨远端骺板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的T1ρ值,比较3组T1ρ值及同组内不同区域T1ρ值的差异。结果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桡骨远端骺板的T1ρ值低于对照组(P均<0.001),但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3组桡骨远端骺板的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T1ρ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ρ序列有助于发现青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内部超微结构和细胞分子水平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骺板 运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蹦床运动员踝关节扭伤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基华 方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2-853,共2页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蹦床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敷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显效率为73.33%,对照组53.3...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蹦床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敷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显效率为73.33%,对照组5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理筋手法配合热敏治疗蹦床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手法 热敏治疗 蹦床 踝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