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以言志 文以载道——刘军书法赏评
1
作者 蔡显良 《书画世界》 2017年第8期59-60,共2页
刘军Liu Jun大学教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评论家协会理事,全民悦读广东高校阅读联盟主席,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高研班学员。师从著名书法名家曹宝麟教授。从事高校书法教学多年。作品曾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 刘军Liu Jun大学教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评论家协会理事,全民悦读广东高校阅读联盟主席,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高研班学员。师从著名书法名家曹宝麟教授。从事高校书法教学多年。作品曾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情系特奥会爱心满中华”书法艺术大展,广东第二、三、四、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文以载道 刘军 中国美术家协会 言志 协会会员 大学教授 广东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书法形式论批评”的思考--兼谈张锡良先生对邱振中先生的误读
2
作者 刘寿堂 《书画艺术》 2022年第5期34-35,共2页
对张锡良先生《书法形式论批评》一书中关于对邱振中先生书法研究中涉及“形式”的相关概念的批评进行“再批评”。“书法形式论”真的是消解了书法文化吗,邱振中先生的书法研究并非局限于“书法形式论”,对“书法形式论”的偏见源于对... 对张锡良先生《书法形式论批评》一书中关于对邱振中先生书法研究中涉及“形式”的相关概念的批评进行“再批评”。“书法形式论”真的是消解了书法文化吗,邱振中先生的书法研究并非局限于“书法形式论”,对“书法形式论”的偏见源于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偏见。邱振中先生的书法研究是“立足传统、借鉴西方文艺理论、言之成理、独辟蹊径”的难能可贵的书学研究路径及成果,而张锡良先生关于“书法形式论批评”有一大部分是对邱振中先生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形式论 批评 形态阐释 空间 相融相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至“平淡”难
3
作者 苏壁郎 《书画世界》 2019年第9期33-38,共6页
"平",《增韵》云:"平,坦也。""淡",从水,炎声,有薄味之义。《庄子·山木》云:"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观其字形字义,既无嵯峨之象,又乏纤秾之致,然别具风神,澄澈自在。魏晋人称引"平... "平",《增韵》云:"平,坦也。""淡",从水,炎声,有薄味之义。《庄子·山木》云:"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观其字形字义,既无嵯峨之象,又乏纤秾之致,然别具风神,澄澈自在。魏晋人称引"平淡"多作人物品藻之用。《人物志·九征》言观人察质以平淡为先。《晋书·郗鉴》亦有论云:"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淡 人物品藻 人物志 庄子 自在 晋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落大乾坤 蕴藉真风流——于右任以帖冶碑的路径及书史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荣明 《书画艺术》 2020年第6期36-38,共3页
于右任的书法观,是属于帖学的,于右任的书法立场,是不折不扣的帖学立场。于右任以帖冶碑,以帖的精神、气派改造了碑的形神,为碑赋予了一种新的更为“高大上”的气象;从帖学的立场和内涵上去认识把握于右任,似乎更有趣得多,与其说于右任... 于右任的书法观,是属于帖学的,于右任的书法立场,是不折不扣的帖学立场。于右任以帖冶碑,以帖的精神、气派改造了碑的形神,为碑赋予了一种新的更为“高大上”的气象;从帖学的立场和内涵上去认识把握于右任,似乎更有趣得多,与其说于右任是碑学的宗师,不如说于右任是帖学的大师。于右任书法人生的博大境界、非常高度,是不折不扣的帖学传统造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学立场 以帖冶碑 自然书写 君子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评语
5
作者 黄品功 王建业 +3 位作者 邵启平 杨广 邓位华 向贰肖 《书画世界》 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
唐源茂之简帛,以马王堆帛书为基调,注重用笔粗细相间、方圆并重、欹斜正侧,并在字里行间参以枯笔,辅以轻重缓急,力追随意可人的姿态和朴拙高古的神韵。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简帛 枯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诗证史 臻于深宏——读蔡显良《宋代论书诗研究》
6
作者 郑荣明 《中国书画》 2014年第6期122-122,共1页
《宋代论书诗研究》一书,我是以一种研读、细品的态度看完的。作为两获“康有为奖”理论奖的书法理论家,蔡显良出手的东西,我是绝对不敢怠慢的;而且,在平常的交往中,我观察到的他,似乎“思想者”的沉静远远地多于“活动者”的雀... 《宋代论书诗研究》一书,我是以一种研读、细品的态度看完的。作为两获“康有为奖”理论奖的书法理论家,蔡显良出手的东西,我是绝对不敢怠慢的;而且,在平常的交往中,我观察到的他,似乎“思想者”的沉静远远地多于“活动者”的雀跃,他的所“思”所“想”,我肯定是感兴趣的;此外,中文专业的背景,让我对与古典诗词相关的东西容易产生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兴致。三因相合,也就使我与蔡显良的这部心血大著形成了情感上的契合,我自然会全心地品味蔡显良精心酿造的这壶学术“美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证史 宋代 书法理论家 中文专业 古典诗词 康有为 思想者 “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碑情帖韵铸文心——试论叶恭绰在碑帖融合上的独特贡献
7
作者 郑荣明 《书画艺术》 2018年第3期45-56,共12页
在近现代书家群中,叶恭绰似乎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人物,查近十数年出版的近现代书法研究的文献,无论是广东本土的如陈永正的《岭南书法史》、黎向群的《岭南历代书法名家》,还是陈振濂的《现代中国书法史》、孙洵的《民国书法史》等... 在近现代书家群中,叶恭绰似乎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人物,查近十数年出版的近现代书法研究的文献,无论是广东本土的如陈永正的《岭南书法史》、黎向群的《岭南历代书法名家》,还是陈振濂的《现代中国书法史》、孙洵的《民国书法史》等,我们都可以发现,其中对叶的叙述或者没有展开,或者没有到位,对叶的定位或在"文人书家",或在"帖系书家",其实都是对叶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恭绰 中国书法史 碑帖 文心 书法研究 近现代 陈永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