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七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1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9-389,共1页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6年9月23-25日在广州市召开“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及举办...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6年9月23-25日在广州市召开“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及举办“第十二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医 中西医结合 学术会议 特色疗法 世界中医药 字数要求 英文摘要 WORD 病例报告 临床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七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2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6-506,共1页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6年9月23—25日在广州市召开“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及举...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6年9月23—25日在广州市召开“2016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及举办“第十二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医皮肤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皮肤性病 学习班 征文通知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试行第一版)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05-812,共8页
本共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共识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 本共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共识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标准化工作导则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 肺炎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中医脾胃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消化病进展研讨班征文通知
4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病 继续教育项目 中西医结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 会议 脾胃 中医 中国医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4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5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4年11月2113—24日在广州市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4年11月2113—24日在广州市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暨2014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同时举办”特应性皮炎中西医治疗高峰论坛”和“中医皮肤科流派名医传承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学会 皮肤性病 学习班 征文通知 会议 学术 中医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备选还是新标准? 被引量:2
6
作者 dong y cao w +1 位作者 cheng x 张玉生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静脉溶栓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但tPA最佳剂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国际脑血管病指南推荐采用标准剂量(0.9 mg/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静脉溶栓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但tPA最佳剂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国际脑血管病指南推荐采用标准剂量(0.9 mg/kg)治疗。由于种族差异等因素,有人认为亚洲AIS患者选择低剂量tPA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PA 静脉溶栓 低剂量 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