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
18
1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黄嘉韵
颜文杰
李晓珊
李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
目的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瘘口在外耳道口前上方区域;变异型耳前瘘管共12例/侧,分别开口于耳轮脚、外耳道内、耳廓后上方。感染可发生在瘘口(管)周围任何部位,感染程度可表现为红肿硬结、肿胀渗出、脓肿形成、局部溃破(切开)及炎症疤痕等。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失访,复发共5例/侧,占3.03%(5/165侧),其中变异型1例/侧,普通型4例/侧,差异无显著性(c2=1.239,P=0.266),其余患者均治愈。用皮瓣修复的患者15例均一期愈合。结论感染耳前瘘管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手术切除是治疗感染耳瘘的有效方法,掌握感染耳前瘘管基本知识、保证完整彻底的病灶切除,是减少或避免复发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前聋儿童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的动态评估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郁明
梁勇
谭少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语前聋患儿佩戴助听器并经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提高的规律和效果以及评估方法。方法语前聋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儿童135例(女57例,男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次接受康复训练时的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42例),4~5岁组(44例)...
目的分析和总结语前聋患儿佩戴助听器并经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提高的规律和效果以及评估方法。方法语前聋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儿童135例(女57例,男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次接受康复训练时的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42例),4~5岁组(44例)和<4岁组(49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二组:中重度及以下听力损失组(91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44例)。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听觉能力评估方法,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和12个月对各组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0项评估内容总计100分,总分70分以上为有效,得分越高,听觉能力越好。结果 135例患儿经过康复训练6、12个月后,听觉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前、训练后6、12个月评估得分的均值分别为51.33±9.44、70.19±9.43及87.55±6.15分,训练后评估得分明显高于训练前的评估得分(P<0.01);不同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组聋儿康复训练12个月后听觉能力评估得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达100%。结论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提高语前聋儿童听觉能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定期评估其听觉能力,有利于为针对性个性化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言语
康复
听觉评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
18
1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
颜文杰
李晓珊
李湘
机构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东省
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
科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4例165侧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特征;采用广泛局部切除法切除瘘口、瘘管、感染灶及相关耳廓软骨;需要时酌情选用适合的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普通型耳前瘘管142例153侧,瘘口在外耳道口前上方区域;变异型耳前瘘管共12例/侧,分别开口于耳轮脚、外耳道内、耳廓后上方。感染可发生在瘘口(管)周围任何部位,感染程度可表现为红肿硬结、肿胀渗出、脓肿形成、局部溃破(切开)及炎症疤痕等。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失访,复发共5例/侧,占3.03%(5/165侧),其中变异型1例/侧,普通型4例/侧,差异无显著性(c2=1.239,P=0.266),其余患者均治愈。用皮瓣修复的患者15例均一期愈合。结论感染耳前瘘管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手术切除是治疗感染耳瘘的有效方法,掌握感染耳前瘘管基本知识、保证完整彻底的病灶切除,是减少或避免复发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复发
Keywords
Congenital preauricularFistula
Infection
Clinical features
Surgical treatment
Recurrence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前聋儿童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的动态评估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郁明
梁勇
谭少珍
机构
南方医
科
大学附属南方
医院
耳
鼻
咽喉
头颈外
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
佛山市听觉言语康复中心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0B031600099)
文摘
目的分析和总结语前聋患儿佩戴助听器并经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提高的规律和效果以及评估方法。方法语前聋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儿童135例(女57例,男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次接受康复训练时的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42例),4~5岁组(44例)和<4岁组(49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二组:中重度及以下听力损失组(91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44例)。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听觉能力评估方法,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和12个月对各组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0项评估内容总计100分,总分70分以上为有效,得分越高,听觉能力越好。结果 135例患儿经过康复训练6、12个月后,听觉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前、训练后6、12个月评估得分的均值分别为51.33±9.44、70.19±9.43及87.55±6.15分,训练后评估得分明显高于训练前的评估得分(P<0.01);不同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组聋儿康复训练12个月后听觉能力评估得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达100%。结论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提高语前聋儿童听觉能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定期评估其听觉能力,有利于为针对性个性化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前聋
言语
康复
听觉评估
儿童
Keywords
Prelingually deaf
Speech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hearing
Children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
颜文杰
李晓珊
李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前聋儿童康复训练后听觉能力的动态评估
李郁明
梁勇
谭少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