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乙肝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黎清波 郭炜 张倩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6-418,共3页
目的:明确广东省中山市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中山市127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合血... 目的:明确广东省中山市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中山市127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合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经巢式PCR扩增HBVDNA阳性率92.1%(117/127);经酶切鉴定B基因型67例,占总感染者的52.7%,全部为Ba亚型,未发现Bj亚型;C基因型50例,占总感染者的39.4%,其中C1亚型41例,C2亚型9例;在HBeAg阳性感染者中B基因型占该群体的55.2%(48/87),而C基因型则占41.4%(36/87),C1亚型占34.5%(30/87),C2亚型占6.9%(6/87);在HBeAg阴性样品中以B基因型为主,占该群体的47.5%(19/40),而C基因型则占35.0%(14/40),C1亚型占27.5%(11/40),C2亚型占7.5%(3/40);不同E抗原状态其基因型分布有差异(χ2=7.460,P=0.024),而基因亚型分布则无差异(χ2=7.605,P=0.055)。结论:中山市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以Ba亚型为主,C基因型则以C1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布霖 吴燕虹 +2 位作者 王玉芝 郭晓瑞 李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ECFCs-C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并鉴定;采用抗体芯片检测ECFCs-CM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将ECFCs-CM作用于HDFs,EBM-2作为对照,采...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ECFCs-C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并鉴定;采用抗体芯片检测ECFCs-CM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将ECFCs-CM作用于HDFs,EBM-2作为对照,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细胞符合ECFCs的特征;ECFCs-CM相对高表达PDGF-BB、EGF等细胞因子;实验组HDF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且在血清饥饿环境下实验组HDFs凋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ECFCs-CM可促进HDFs增殖和迁移,并可抑制其在血清饥饿环境下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条件培养基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锦萍 王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5-850,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提高临床治疗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确诊1025例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1043株其他病原菌。患者中男...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提高临床治疗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确诊1025例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1043株其他病原菌。患者中男性768例(74.9%),女性257例(25.1%),其中〈60岁患者有415例,≥60岁患者有610例,多种病原菌重叠感染18例。1043株临床分离的其他病原菌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所得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4版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104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3.3%(869/1043),革兰阳性菌占11.2%(117/1043),真菌占5.5%(57/1043)。并发革兰阴性菌感染前5位的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4.8%(259/1043);鲍曼不动杆菌,占16.9%(176/1043);肺炎克雷伯菌,占16.8%(175/10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8.4%(88/1043);大肠埃希菌,占7.4%(77/1043)。革兰阳性菌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63/10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43/1043)为主;对苯唑西林耐药的细菌前者达100.oH(63/63),后者达67.4%(29/4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3.8%,(40/1043)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10.8%,28/259)、阿米卡星(3.5%,9/259)、庆大霉素(9.3%,24/259)等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46.0%,81/176)、亚胺培南(45.5%,80/176)和美罗培南(47.7%,84/176)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率大致相同,均对碳青霉素类最敏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3.4%,6/175)和(3.9%,3/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氯霉素(25.0%,22/88)、复方新诺明(20.5%,18/88)及左氧氟沙星(21.6%,19/88)耐药率低。结论革兰阴性菌是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结核患者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重叠感染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倩华 高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0-2061,共2页
目的:分析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急性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乙肝急性发作的患者55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均行Fibroscan检测;护肝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Fibroscan复查肝脏硬度,两组进行前后对比。并将... 目的:分析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急性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乙肝急性发作的患者55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均行Fibroscan检测;护肝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Fibroscan复查肝脏硬度,两组进行前后对比。并将急性活动期慢乙肝患者Fibroscan值(简称FS值)与3个月后的肝功能、病毒载量以及复查FS值进行相关分析,了解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肝功能、FS值的关系。结果:急性肝炎活动期两组患者FS值均升高,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S值均显著降低,但慢乙肝组患者FS值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患者。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HBV DNA相关系数低,而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恢复期FS值呈正相关。结论:慢乙肝急性活动期FS值不能准确反映肝纤维化情况,但急性期FS值越高患者肝炎活动越持续,肝纤维化情况更容易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FIBROSCAN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测定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参数与Fibroscan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小飞 梁雄波 +2 位作者 熊晓青 唐永丽 陈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701-3702,共2页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脏弹性成像情况,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多普勒超声测定 动脉血流参数 相关性分析 测值 多普勒显像仪 弹性成像 动力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止痒洗剂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6
作者 杨瑾 乔广军 +3 位作者 莫国栋 卢志军 李添朋 刘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消炎止痒洗剂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考察聚山梨酯-80对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消炎止痒洗剂的制备工艺为醇提水沉法。醇提水沉优化工艺... 目的探讨消炎止痒洗剂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考察聚山梨酯-80对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消炎止痒洗剂的制备工艺为醇提水沉法。醇提水沉优化工艺为在水沉时加入部分聚山梨酯-80,余下部分在冷藏滤过后加入。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止痒洗剂 工艺优化研究 黄芩苷 小檗碱 聚山梨酯-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包小玲 刘振专 +1 位作者 陈述文 李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07-808,共2页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采用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采用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2组临床检测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5.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33%,明显低于观察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96,P〈0.05).结论: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能为医生提供有效依据,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检测 凝血功能指标 病毒性肝炎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病毒水平预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化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齐明 卫敏 +4 位作者 张倩华 蔡仲华 华丹丹 陈丽文 高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病毒水平与病情慢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8例急性乙肝患者于发病初诊时、4周、12周进行HBV-DNA定量测定,按HBV-DNA水平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患者慢性化发生率。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初期血清HB...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病毒水平与病情慢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8例急性乙肝患者于发病初诊时、4周、12周进行HBV-DNA定量测定,按HBV-DNA水平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患者慢性化发生率。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初期血清HBV-DNA水平与慢性化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关系。发病4周时,HBV-DNA﹥105拷贝/mL组慢性化发生率高达46.43%,显著高于HBV-DNA103~105拷贝/mL组(13.46%)和HBV-DNA﹤103拷贝/mL组(3.94%)(P<0.01);HBV-DNA103~105拷贝/mL组慢性化率显著高于HBV-DNA﹤103拷贝/mL组(P<0.01)。12周时血清HBV-DNA﹥105拷贝/mL组慢性化发生率高达81.81%,显著高于HBV-DNA103~105拷贝/mL组(29.41%)和HBV-DNA﹤103拷贝/mL组(7.89%)(P<0.01);HBV-DNA103~105拷贝/mL组慢性化率显著高于HBV-DNA﹤103拷贝/mL组(P<0.01)。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初期HBV-DNA水平与慢性化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发病4周和12周HBV-DNA水平越高,慢性化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乙肝病毒基因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