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散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庭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月霞 曾洁 罗序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5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家庭因素。方法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岁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其中农村,城区儿童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城区、农村各50例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家庭因素。方法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岁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其中农村,城区儿童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城区、农村各50例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卫生情况、家庭卫生意识、家庭人数、卫生条件、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居住环境、是否受过手足口病相关教育、主要照顾者年龄9个家庭因素,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城区手足口病与城区健康儿童比较:家庭人数、主要照顾者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农村手足口病与农村健康儿童比较:主要照顾者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影响,城区与农村手足口病的影响的家庭因素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家庭因素 感染因素 家庭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儿科住院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春华 石叶 +4 位作者 段小芳 彭丽 肖长秀 郭平仙 姜玉娥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3期2166-2168,共3页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儿科住院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7~8月在我科住院的200例患儿家属进行出院指导。2012年7月出院的100例患者家属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指导方法;2012年8月出院的100例患者家属为实验组,采...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儿科住院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7~8月在我科住院的200例患儿家属进行出院指导。2012年7月出院的100例患者家属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指导方法;2012年8月出院的100例患者家属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出院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家属对出院指导的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出院指导的效果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实验组患儿出院后复诊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是有效的出院指导工具,可提高患者的复诊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的出院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出院指导 思维导图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5 位作者 王冰洁 李德庚 魏可英 刘翔腾 陈昂 林嘉镖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治疗6个月后(T1)、停药6个月后(T2)]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药评分、标准化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鼻部症状评分。结果常规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5.97±2.01)、(1.64±1.06)、(2.04±0.72)分,T1时分别为(2.79±1.07)、(0.71±0.44)、(1.69±0.93)分,T2时分别为(2.48±0.99)、(0.58±0.49)、(1.71±0.93)分;益生菌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6.18±1.94)、(1.71±1.09)、(2.01±0.73)分,T1时分别为(2.05±0.78)、(0.49±0.45)、(1.37±0.67)分,T2时分别为(2.21±0.81)、(0.54±0.45)、(1.58±0.72)分。两组T1和T2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81±0.66)、(1.60±0.62)、(1.68±0.77)、(1.34±0.69)分,T1时分别为(0.95±0.53)、(0.87±0.49)、(0.90±0.56)、(0.96±0.46)分,T2时分别为(0.93±0.54)、(0.84±0.43)、(0.88±0.31)、(0.89±0.54)分;益生菌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78±0.57)、(1.63±0.61)、(1.70±0.70)、(1.41±0.69)分,T1时分别为(0.75±0.45)、(0.72±0.23)、(0.70±0.43)、(0.78±0.50)分,T2时分别为(0.91±0.43)、(0.83±0.51)、(0.86±0.53)、(0.85±0.50)分;两组T1和T2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尘螨过敏性AR患儿口服益生菌,可有利于减轻患儿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临床药物的使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尘螨过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玉娥 叶永青 +2 位作者 熊勇 梁兰梅 罗序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CE)对在本院确诊的80例癫痫儿童及40例同龄健康儿童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按患儿家属自愿原则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门诊采用常规的抗癫痫治...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CE)对在本院确诊的80例癫痫儿童及40例同龄健康儿童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按患儿家属自愿原则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门诊采用常规的抗癫痫治疗,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干预组在常规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治疗后3月、6月分别再次对2组患儿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癫痫儿童与健康儿童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6.4±7.5)分,(78.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得分分别为(61.5±7.0)分,(64.4±6.8)分,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得分分别为(65.6±5.9)分,(73.8±6.3)分,干预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儿童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通过长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其对IgE、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3 位作者 陈昂 刘翔腾 王冰洁 林嘉镖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1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尘螨过敏性AR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n=63)采取常...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尘螨过敏性AR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n=63)采取常规干预办法,益生菌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活菌胶囊干预,两组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与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IgE水平、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后,益生菌组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患儿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IgE、特异性IgE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总IgE、特异性IgE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患儿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尘螨过敏性AR儿童适当使用益生菌,有助于减轻患儿症状,减少抗过敏药物的使用,同时能降低患儿血清IgE水平,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从而增强了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尘螨过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鼻窦雾化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岚 崔碧云 骆翠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0期77-78,共2页
目的改善儿童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症状,提高鼻窦雾化的舒适度。方法过敏性鼻炎36例,慢性鼻窦炎20例,鼻腔冲洗后用附加脉冲振荡的压缩雾化机普米克令舒鼻窦雾化治疗,通过舒适护理措施提高鼻窦雾化的舒适度,比较护理前后鼻窦雾化的不... 目的改善儿童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症状,提高鼻窦雾化的舒适度。方法过敏性鼻炎36例,慢性鼻窦炎20例,鼻腔冲洗后用附加脉冲振荡的压缩雾化机普米克令舒鼻窦雾化治疗,通过舒适护理措施提高鼻窦雾化的舒适度,比较护理前后鼻窦雾化的不适感受,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在接受第1次鼻窦雾化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p<0.001),治疗结束时显著改善41例,改善15例。患儿对鼻窦雾化感觉舒适度、接受程度提高。结论儿童鼻窦雾化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患儿舒适度、改善自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雾化吸入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振幅整合脑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楠 朱建萍 张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与头颅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检出情况。结果振幅整... 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与头颅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检出情况。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检出率94.44%高于头颅CT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监护室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室 重症病毒性脑炎 振幅整合脑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勇 李晓红 梁桂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4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检查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及焦虑状况。结果经个...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4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检查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及焦虑状况。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为98.57%,家长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降低患儿家长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胃镜检查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儿童急性ITP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并分析相关因素与患儿远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儿童急性ITP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并分析相关因素与患儿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①泼尼松组显效率66.6%,有效率78.6%;无效9例(21.4%);而丙种球蛋白组(丙球组)显效率90.0%,有效率96.7%,无效1例(3.3%);丙球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丙球组(P<0.05);②丙球组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泼尼松组,而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值则明显高于泼尼松组,显示丙球在早期提高血小板值方面的优势;③全组患儿中位随访56(12~70)个月,共有60例患儿治愈,12例患儿转为慢性ITP,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转归无明显差异(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起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儿童急性ITP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减少转为慢性ITP的可能性,应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春华 刘婷婷 +4 位作者 姜玉娥 李杏粉 杨丽 冼燕群 骆翠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总结了32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临床表现主要以持续性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黄疸、出血为特点;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认为采取预防感染、出血及... 总结了32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临床表现主要以持续性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黄疸、出血为特点;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饮食护理、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认为采取预防感染、出血及化疗过程的护理;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胜 周涛 付四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9例确诊有CMV病毒感染且具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及总结;并与21例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相比...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9例确诊有CMV病毒感染且具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及总结;并与21例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相比较。结果:与EB组(B组)比较,HCMV组(A组)感染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少见(P<0.05),渗出性咽炎少(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程度较低(P<0.05),皮疹多见(7/9例),嗜异性抗体常为阴性,HCMV组病例经更昔洛韦治疗1个月可以全部治愈。EB组(B组)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较多见,渗出性咽炎发生率高,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程度明显,嗜异性抗体常为阳性。结论:HCMV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临床特点与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所不同,更昔洛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副流感病毒A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惠源 黄晓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92-93,106,共3页
目的探究几年内由于副感染病毒A患感冒疾病的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将半年时间内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副流感病毒A感染者作为探究对象,通过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对患儿的鼻腔分泌物进行检测,展开对病毒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各种副流感病... 目的探究几年内由于副感染病毒A患感冒疾病的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将半年时间内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副流感病毒A感染者作为探究对象,通过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对患儿的鼻腔分泌物进行检测,展开对病毒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各种副流感病原对应各种不同的症状特征,不同的病原类型与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毒感染月份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副流感病毒A是一种比较厉害的病原体,他能够造成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时会引发其他种类疾病,例如:肺炎、心肌损害等,甚至有可能会危及生命,为了能够切实预防这一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副流感病毒A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辛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就诊时由护士进行护理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就诊。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总病程(5.1±1.54)d,平均总费用(213.5±...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就诊时由护士进行护理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就诊。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总病程(5.1±1.54)d,平均总费用(213.5±106.3)元,对照组平均总病程(6.2±2.13)d,平均总费用(325.1±157.4)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可缩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程,并且降低治疗费用,促进病体康复,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小儿 门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家彦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年龄为1岁5个月~3岁5个月,以反复咳嗽、气喘、发热为主要表现。查体为肺炎表现,主要确诊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和三... 目的总结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年龄为1岁5个月~3岁5个月,以反复咳嗽、气喘、发热为主要表现。查体为肺炎表现,主要确诊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和三维CT支气管重建。大部分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最终预后需长期随访。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发病年龄小,以反复咳嗽,肺炎为主要表现,确诊手段依靠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 儿童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干预价值分析与临床研究
15
作者 欧阳知明 叶永青 +2 位作者 黄东明 魏可英 周荣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社区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4例哮喘住院患儿,按出院后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102例。延续护理组患儿出院后社区服务站继续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儿出院后... 目的分析和研究社区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4例哮喘住院患儿,按出院后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102例。延续护理组患儿出院后社区服务站继续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儿出院后社区服务站不再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出院时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患儿出院6个月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为(18.2±3.1)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10.9±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院时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患儿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为(62.5±8.3)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43.8±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哮喘患儿院外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儿哮喘复发,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延续护理 社区 干预价值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用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马力忠 梁桂明 葛晓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0期114-116,141,共4页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研究组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比较两组药物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病死率、氧合指数、血乳酸监测水平。结果 研究组药物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病死2例,对照组患儿病死8例,占比分别为6.67%、26.67%,研究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氧合指数、血乳酸监测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监测过程当中,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中心静脉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对小儿急性肾炎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焦虑度的影响
17
作者 欧阳知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儿急性肾炎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焦虑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98例小儿急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家庭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 目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儿急性肾炎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焦虑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98例小儿急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家庭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规范用药、药物知识及复诊合格率这些治疗依从性的合格率分别为91.8%、95.9%、69.3%和81.6%,均高于对照组的57.1%、73.4%、38.7%和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43.17±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06±7.29)分,且观察组抑郁、敏感及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家庭教育能显著提高小儿急性肾炎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家属的焦虑等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急性肾炎 依从性 焦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对小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森全 莫庆仪 +1 位作者 黄晓雯 葛晓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67-70,86,共5页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对小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其中研究组均实施利...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对小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其中研究组均实施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均实施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CSF)细胞学、降钙素原(PCT)和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水平,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水平,随访两个月,比较其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等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氯化物、葡萄糖等CSF细胞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F细胞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CT、A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CT、A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在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其CSF细胞学指标、炎症因子以及PCT、AD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 细菌性脑膜炎 CSF细胞学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