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妊娠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调查 被引量:32
2
作者 黄晓玲 何艳君 林云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905-2906,共2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妊娠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状况。方法:选取本地区1657例妊娠晚期(34.37周)妇女生殖道分泌物,82例妊娠中期(20—24周)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GBS带菌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市妊娠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状况。方法:选取本地区1657例妊娠晚期(34.37周)妇女生殖道分泌物,82例妊娠中期(20—24周)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GBS带菌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妊娠晚期妇女GBS带菌率为6.70%。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39岁年龄组的孕妇带菌率最高(8.91%),妊娠晚期不同年龄组带菌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妊娠晚期妇女与北京、南京和上海人群的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及孕周对本地区孕妇GBS带菌率影响不大,不同地区妊娠晚期妇女GBS带菌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妊娠晚期 带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处方精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荆冠宁 邹颖 +5 位作者 禚小琪 时司晏 宋应柳 姚弥 迟春花 李俊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44-2351,共8页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PI)长期服用的潜在风险和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逐渐得到重视。PPI处方精简已得到广泛认同,我国社区居民中长期服用PPI的情况及进行PPI处方精简的意愿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长期服用PPI及PPI处方精简的现状,探讨其...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PI)长期服用的潜在风险和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逐渐得到重视。PPI处方精简已得到广泛认同,我国社区居民中长期服用PPI的情况及进行PPI处方精简的意愿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长期服用PPI及PPI处方精简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对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长期服用PPI的389例居民进行调查,通过社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和电话问卷调查收集居民一般情况、PPI使用情况、是否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合并慢性疾病情况、用药数量、是否可开展PPI精简处方、多重用药情况等。通过电话问卷调查2020年6—12月仍长期服用PPI的92例居民对PPI长期服用的认知和处方精简态度。对可开展处方精简居民连续服用PPI时间>6个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排除拒绝回答或无法联系、未连续服用PPI的患者后,最终318例长期服用PPI的居民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9±12.5)岁,女性占61.0%,合并慢性疾病的数量平均为(3.3±1.4)种,用药数量平均为(6.1±3.3)种。可开展PPI处方精简的居民231例(72.6%)。PPI的处方指征中预防NSAIDs和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最多[202例(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年龄(OR=1.044,95%CI=1.016~1.073)、用药数量(OR=1.175,95%CI=1.009~1.376)是连续服用PPI>6个月的影响因素(P<0.05)。2020年6—12月仍长期服用PPI且可开展处方精简的居民中82.6%(76/92)知晓药物使用适应证,70.7%(65/92)不了解长期服用PPI的潜在不良反应,71.7%(66/92)的愿意在全科医生的帮助下精简PPI处方,对于处方精简的主要担心是症状反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服用PPI居民的年龄较大、女性居多,多重用药比例高;应关注年龄大、用药数量较多居民使用PPI药物的情况,需加强对PPI长期服用潜在风险的宣教;长期服用PPI的居民对PPI处方精简的态度积极,但需加强对PPI长期用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长期服用 处方精简 电话问卷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单纯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晓敏 刘玉玲 +3 位作者 龙晓玲 郭小玲 周巧云 谭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酶升高 单纯 患儿 心肌酶活性 临床表现 心脏扩大 干预治疗 心肌酶谱 心肌炎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5
作者 袁春雷 王冬娥 +4 位作者 叶贵诚 程立子 彭建明 陈健锋 陆林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位点情况及血清Hcy水平,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研究组(382例)及对照组(352例),分别给予800和400μg/d叶酸至孕3个月,观察Hcy变化情况,追踪新生儿出生情况,分析两组出生缺陷有无差异。结果:734名孕妇中,C677 TT、A1298 CC和A66GG三种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4%、4.36和7.36%。补充叶酸前对照组与研究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补充叶酸后两组间Hcy水平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叶酸前Hcy水平≥8.55μmol/L时,预示叶酸利用能力为中度或高度风险的敏感度为80.9%,特异性为71.4%。结论:孕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Hcy检测,并根据叶酸利用能力个体化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小于胎龄儿和适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状况随访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吕峻峰 施玉麒 +4 位作者 黄云丽 杨春晖 赖春华 王维琼 杨冰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观察早产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出院后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出院的早产儿220例,根据出生时状况分为SGA组和AGA组,在矫正月龄7个月内定期测量身长、体质量、身长,头围,并由... 目的:观察早产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出院后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出院的早产儿220例,根据出生时状况分为SGA组和AGA组,在矫正月龄7个月内定期测量身长、体质量、身长,头围,并由专职人员进行发育商测试,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纠正1~6月龄SGA组体质量Z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7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1~5月龄SGA组身长Z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6月龄之后差异消失;纠正1~7月龄SGA组头围Z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及AGA组在纠正5~7月龄发育商分别为96.7±9.2及102.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大运动、认知及语言能区得分均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早产儿在纠正7月龄内体质量追赶性生长较好,但身长追赶性生长则相对较差,头围追赶最差;SGA早产儿纠正5~7月龄智能发育水平总体落后于AGA早产儿,尤以大运动、认知和语言能区落后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体格生长 追赶性生长 智能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其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添喜 黄波 +1 位作者 伍爱平 林飞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微创组42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开颅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微创组42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开颅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开颅组有效率为55.6%,死亡率为11.1%;微创组有效率90.5%,死亡率为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早期康复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付四毛 罗序峰 +7 位作者 温小丽 何冰洁 刘玉玲 朱建萍 吴涛 张胜 龙晓玲 马立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1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17例患儿年龄为(19.8±11.1)个月,入院时病程为(3.2±0.8)d。其中... 目的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1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17例患儿年龄为(19.8±11.1)个月,入院时病程为(3.2±0.8)d。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15例,柯萨奇病毒A16型(COA16)感染2例。影像学检查颅脑MRI阳性6例,CT阳性2例;脊髓MRI阳性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脑干受损14例,治疗上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免疫支持,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头部亚低温治疗。家长放弃治疗5例(放弃时间分别为入院后1、3、7、30、50 d)。出院时完全治愈4例,遗留斜视(外展神经损害)3例,面瘫(面神经损伤)2例,吞咽功能障碍(舌咽神经损伤)2例,肢体活动功能障碍4例。另外1例治疗30 d无法撤离呼吸机转上级医院治疗。随访1年,吞咽功能损伤患儿恢复正常;外展神经受损患儿恢复正常;面神经损伤患儿1例恢复正常,另外1例患儿仍有轻微的闭眼困难;肢体活动障碍患儿有2例恢复正常。随访2年,面神经损伤患儿恢复正常;肢体活动障碍患儿剩1例仍有活动障碍,肌力恢复至4级;转上级医院治疗的患儿脱离呼吸机,可吞咽流质及半流质,可自行行走,肌力为4级。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为EV71感染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年龄以1.5岁为多,经积极综合治疗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中VEGF、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华彬 何小解 +3 位作者 易著文 党西强 张慧琼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HSPN患儿在轻到中度肾损害时,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肾损害时,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VEGF浓度随着血管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均<0.01)。血浆ET_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肾血管与肾病理损害的加重而递增(P均<0.01);血清VEGF与肾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及血浆ET_1明显负相关(P均<0.01);ET_1与肾病理损害和血管损害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VEGF和ET_1在儿童HSPN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血VEGF和ET_1浓度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HSPN患儿肾组织及肾血管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符丽华 栾峰 +3 位作者 林霞 罗小婉 孙广范 叶育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认为Ⅱb~Ⅳ期的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3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方法及放疗剂量均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 目的:对比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认为Ⅱb~Ⅳ期的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3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方法及放疗剂量均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静脉点滴的方法给予顺铂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共进行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为95.23%(22/2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9.20%(16/23)(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6%、65.22%,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0.87%、43.48%(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和放射性损伤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法比单纯放疗对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其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较高,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建慧 韩玉昆 +3 位作者 杨冰岩 金永源 龙晓玲 黄东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6-488,T001,共4页
为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 ,参照1994年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 ,对1999年1月~2002年3月NICU住院的有青紫、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的87... 为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 ,参照1994年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 ,对1999年1月~2002年3月NICU住院的有青紫、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的87例足月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符合足月新生儿ARDS诊断者共10例 ,发病率11.5% ,死亡率20.0 %。其临床特征为 :①急性起病 ,原发病后 (11.4±13.8)h出现症状 ;②进行性呼吸困难 ,严重低氧血症 ;③PaO2/FiO2<200mmHg;④急性期胸部X线表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白肺”;⑤需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 ;⑥不能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疾病解释。表明足月新生儿ARDS临床上并不少见 ,严密临床观察及动态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 ,及早机械通气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肺炎致支气管扩张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莉 周涛 +1 位作者 付四毛 刘玉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及衣原体肺炎(CP)致儿童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高分辨CT提示有支气管扩张的MP、CP感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MP及CP感染肺炎患儿的支气管扩张发生率为0.56%。27例患儿的...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及衣原体肺炎(CP)致儿童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高分辨CT提示有支气管扩张的MP、CP感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MP及CP感染肺炎患儿的支气管扩张发生率为0.56%。27例患儿的平均年龄(75.4±52.7)月。27例(100%)患儿均有咳嗽,发热19例(70.4%),气促和三凹征10例(37%),肺部湿罗音20例(74%);MP-IgM阳性16例(69.6%),CP-IgM阳性5例(18.5%),两者同时阳性6例(22.2%);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8例(29.6%),其中细菌感染6例。影像学表现弥漫性支扩13例(48.1%),局限性支扩14例(51.9%);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内膜炎症,黏膜肿胀,部分糜烂;合并黏膜滤泡增生16例(66.7%),短柱状痰栓形成5例(20.8%),包括1例塑形性支气管炎形成。患儿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0例(37%)合用甲泼尼龙,3例(11.1%)合用丙种球蛋白,20例(74%)联用其他类抗生素;平均住院时间(12±4.3)d。23例在4个月内支气管扩张征象消失,2例在9~15个月仍有支气管扩张,并有反复肺炎史。结论 MP、CP感染肺炎可导致急性支气管扩张,大部分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肺炎 支气管扩张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无症状血尿431例病因分析及随访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智才 刘玉玲 +2 位作者 潘晓芬 林国模 雷辛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无症状血尿的病因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431例无症状血尿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31例患儿中,男197例、女234例,初诊年龄(5.52±2.77)岁(8个月~17岁);持续镜下血尿42... 目的:探讨儿童无症状血尿的病因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431例无症状血尿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31例患儿中,男197例、女234例,初诊年龄(5.52±2.77)岁(8个月~17岁);持续镜下血尿425例,发作性肉眼血尿6例。肾小球源性血尿315例(73.1%),其中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28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5例;病理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13例,IgA肾病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薄基底膜肾病3例。非肾小球源性血尿136例(31.5%),其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13例,特发性高钙尿症17例,肾结石4例,泌尿道感染1例,左肾缺如1例。286例孤立性血尿患儿随访(3.05±2.69)年(0.5~13.5年),145例(50.7%)血尿消失,其中110例在初诊后3年内消失;24例伴有血尿家族史的患儿中仅有6例血尿消失;所有孤立性血尿患儿随访结束时肾功能都维持良好?结论儿童无症状血尿发病年龄跨度大,以肾小球源性血尿居多;儿童孤立性血尿大多在初诊后3年内消失,伴有血尿家族史者血尿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儿童期孤立性血尿预后良好,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病因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甲素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4
作者 胥红 苏葵 刘蜀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全身用药方法和免疫制剂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 :13 5例复发性口疮患者接受多抗甲素、肿痛安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 ,并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多抗甲素联合肿痛安...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全身用药方法和免疫制剂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 :13 5例复发性口疮患者接受多抗甲素、肿痛安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 ,并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多抗甲素联合肿痛安治疗总有效率达 97.78% ,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升高 ,CD8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多抗甲素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机制是提高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 疗效观察 多抗甲素 肿痛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2
15
作者 肖生平 付四毛 +2 位作者 刘玉玲 王桂兰 黄晓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6年1月—2013年9月住院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87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居前5位的病原体是肺炎...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6年1月—2013年9月住院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87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居前5位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P,20例)、巨细胞病毒(CMV,13例)、单纯疱疹病毒(HSV,11例)、衣原体(CP,11例)和细小病毒B19(Hpv-B19,9例)。各种病原学所致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但各临床症状发生率有所不同。MP感染以发热及肝、脾、淋巴结大为主,且大部分合并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CMV感染也以发热、肝脾大为主,但以肝大更明显;风疹病毒感染其他症状明显,但未出现皮疹。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原学多样,以MP感染最常见,其次为CMV。临床诊断应尽量查明病因,为合理抗感染治疗或去除病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儿童 病原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辅用硝酸甘油滴鼻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宁 郭建忠 +1 位作者 周小筠 程国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丙泊酚 静脉麻醉 硝酸甘油 滴鼻 腹腔镜手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早期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建慧 施玉麒 +2 位作者 杨华姿 伍淑雯 李文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354,T002,共3页
关键词 行为神经测定 NBNA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评估 H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园 孙多成 +1 位作者 徐林 欧常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01-3403,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22侧.18例行产前常规Mill扫描,年龄22—37岁,平均31.8岁;4例胎盘滞留行常规MRI和增强扫描.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3.6岁。分娩孕周36—4...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22侧.18例行产前常规Mill扫描,年龄22—37岁,平均31.8岁;4例胎盘滞留行常规MRI和增强扫描.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3.6岁。分娩孕周36—40周,平均37.5周。结果:18例产前胎盘植入MRI表现为:(1)子宫内膜结合带局部模糊8例;(2)结合带消失,胎盘突入肌层,肌层局部明显变薄10例,其中基本位于肌层内8例,2例至浆膜层:(3)12例胎盘附着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下部子宫膨大;(4)1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其肉可见不规则的高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4例产后胎盘植入MRI表现为结合带消失.胎盘突入肌层,增强扫描胎盘明显不均匀持续强化,清晰地显示胎盘伸入子宫肌层。结论:MRI对产前有无胎盘植入及产后胎盘滞留是否因胎盘植入提供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多成 肖忠 +5 位作者 金永源 阮燕斯 詹志鹏 夏雨 徐林 李世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28-1029,共2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我院经CT确诊的 5 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占 96% ,其次为硬膜下血肿占 44 % ,脑内出血占 40 % ,单纯脑室出血和... 目的 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我院经CT确诊的 5 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占 96% ,其次为硬膜下血肿占 44 % ,脑内出血占 40 % ,单纯脑室出血和出血性脑梗塞较少见 ,有两个部位以上出血的占 14 % ,有脑水肿表现的共 2 1例 (4 2 % ) ,患侧脑室受压变小占68%。结论 CT能明确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 ,判断其预后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云 吴日然 +5 位作者 林晓丽 廖月婵 杜彦 吴嘉齐 林秀峰 杜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进入长效组(使用长效GnRH-a)128例患者128周期;短效组(使用短效GnRH-a)116例患者116周期。降调前月经来潮第3天和降调第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AMH,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AMH变化。【结果】①长效组血清AMH降调后略下降,但P>0.05;短效组降调后下降约0.63μg/L,P<0.05。②两组基础血清AMH降调后均呈现归中趋势。以上升或下降为标准的ROC曲线,寻找切割点。长效组基础血清AMH切割点是2.15μg/L,短效组切割点是2.16μg/L。③长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2例,降调后AMH(μg/L)由1.39±0.54上升为2.73±1.83,P<0.01;切割点以上组76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为4.40±1.95下降为3.27±1.78,P<0.01。短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1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1.21±0.50上升为1.96±1.57,P<0.01;切割点以上组65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4.26±1.93下降为2.55±1.48,P<0.01。④长效切割点以下组内,血清AMH上升者与下降者基础AMH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升者获卵数多于下降者(13.4±5.1 vs 7.4±2.5,P<0.05);长效切割点以上组内,血清AMH上升者基础血清AMH均值小于下降者,但获卵数上升组反而多于下降组(17.73±6.13 vs 13.79±4.60)个(P<0.05)。短效组按切割点分组后,结果类似。【结论】无论是使用长效还是短效GnRH-a,降调节前后血清AMH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基础AMH低于切割点的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切割点的呈现下降趋势。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患者获卵数的预期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垂体降调节 控制性超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