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疗效 被引量:22
1
作者 雷风 古定标 +3 位作者 白玉海 李民英 刘玉猛 刘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技术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Ⅰ、Ⅱ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93例患者的临...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技术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Ⅰ、Ⅱ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容积调强组(45例)和常规放疗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乳房美容效果和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容积调强组的局部控制和生存情况与常规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的美容和副反应情况与常规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乳房美容效果好、副反应轻,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放疗,保证了高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术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容积调强旋转放疗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桂琼 李珍 +4 位作者 叶奕菁 雷风 李民英 白玉海 欧阳玉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对比旋转容积调强技术(RapidArc)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剂量学方面的差异,探索不同T分期从何种技术获益最大.方法:选取60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按鼻咽癌2008分期T1-... 目的:对比旋转容积调强技术(RapidArc)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剂量学方面的差异,探索不同T分期从何种技术获益最大.方法:选取60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按鼻咽癌2008分期T1-2期20例,T3期20例,T4期20例.使用瓦里安公司Eclipse系统,每例患者分别制定RapidArc和固定野IMRT计划,比较两者靶区覆盖、危机器官剂量、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IMRT和RapidArc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性和适形性相当.按T分期分层比较,T4期患者RapidArc组PGTV、PTV1、PTV2的靶区剂量较高(P〈0.05),PGTV均匀指数较好(P=0.059).RapidArc组视神经、晶体、颞叶、腮腺V20、喉、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均较低(P〈0.05).按T分期分层比较,脑干剂量T1-2期、T3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期患者脑干D1%、Dmax剂量RapidArc组较IMRT组低(P〈0.05).RapidArc和IMRT相比,治疗跳数节省65%,治疗时间节省63%.结论:RapidArc和9野IMRT治疗鼻咽癌均可满足临床要求,Rap?idArc可明显降低正常器官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跳数.对局部早、中期(T1-3期)患者,两者有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但对局部晚期(T4期)患者,RapidArc更具有将高剂量区集中在靶区而减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调强旋转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