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46例
1
作者 冯志谦 陈美珍 马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在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 ,对有鼻甲肥大、息变的病例进行鼻甲手术处理 ,改善鼻腔通气 ;同时 ,为所有病例行鼓膜置管改善中耳负压。结果 :行鼻...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慢性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在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 ,对有鼻甲肥大、息变的病例进行鼻甲手术处理 ,改善鼻腔通气 ;同时 ,为所有病例行鼓膜置管改善中耳负压。结果 :行鼻甲手术改善通气的病例鼓膜拔管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低于未行鼻甲手术者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合并症 分泌性中耳炎 鼻甲肥大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鼻腔、筛前神经射频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8
2
作者 傅敏仪 黄桂球 +1 位作者 马永忠 陈美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02-403,共2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116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病人分成A组 ,B组和A +B组。A组 2 8例 ,进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B组 68例 ,进行鼻腔、筛前神经射频治疗 ;A +B组 2 0例 ,进行鼻中隔黏膜下...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116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病人分成A组 ,B组和A +B组。A组 2 8例 ,进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B组 68例 ,进行鼻腔、筛前神经射频治疗 ;A +B组 2 0例 ,进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鼻腔、筛前神经射频治疗 ,术后均随访 2年。结果 :术后 1年A组 ,B组和A +B组显效率分别为 60 71%、3 0 88%、85 % ,A组和A +B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二者均明显高于B组 (P <0 0 1)。术后 2年A组 ,B组和A +B组显效率分别为 3 9 2 9%、17 65 %、70 % ,A +B组的显效率则高于A组 (P <0 0 5 ) ,A组显效率亦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鼻腔、筛前神经射频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鼻腔 筛前神经 射频治疗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长期鼻腔分泌物的细菌学研究和药敏观察
3
作者 傅敏仪 陈桂山 +1 位作者 黄桂球 马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61-562,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部分病人鼻腔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 3 6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4个月以上 ,鼻腔仍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抽出上颌窦的分泌物 ,作细菌培养及药... 目的 :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部分病人鼻腔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 3 6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4个月以上 ,鼻腔仍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抽出上颌窦的分泌物 ,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示 5 0 %标本有细菌生长 ,主要为G+ 球菌和G-杆菌 ,5 0 % ( 18/ 3 6)分离出需氧菌 ,5 5 6% ( 2 / 3 6)合并厌氧菌 ,11 1% ( 4 / 3 6)分离出 2种细菌 ,分离出的G+ 球菌对万古霉素都敏感 ,G-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及头孢三代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性较高。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长期存在鼻腔分泌物的病人 ,细菌感染种类有所改变 ,厌氧菌感染可能已不占重要地位 ,可通过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能较好地控制大部分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腔分泌物 抗生素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131例临床体会
4
作者 马永忠 傅敏仪 陈美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29-630,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表麻下 ,对 131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 ,寻找出血点 ,并引导射频治疗仪的发射头点射出血点 ,对出血点不明确者 ,行鼻腔填塞。结果 :出血部位为鼻中隔中后部 32例 ,鼻腔前部 1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表麻下 ,对 131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 ,寻找出血点 ,并引导射频治疗仪的发射头点射出血点 ,对出血点不明确者 ,行鼻腔填塞。结果 :出血部位为鼻中隔中后部 32例 ,鼻腔前部 16例 ,鼻腔中后部 2 5例 ,中鼻道 8例 ,鼻咽部 12例 ,多部位 10例 ,部位不明 2 8例。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 90例 ,鼻腔填塞 41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 :鼻内窥镜检查鼻出血 ,诊断明确、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 ,提高了鼻出血常规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治疗 鼻出血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疗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冯志谦 黄桂球 +1 位作者 郭亿莲 卢善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突发性聋患者于入院时作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测查 ,并计算出 9个因子分。对入院时发病情况相似、听阈接近的同一年龄组患者采用相同治疗方案治疗后 ,将 9个因子分与出...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突发性聋患者于入院时作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测查 ,并计算出 9个因子分。对入院时发病情况相似、听阈接近的同一年龄组患者采用相同治疗方案治疗后 ,将 9个因子分与出院时听力改善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9个因子分中焦虑因子分与出院时听力改善程度呈线性回归关系 ,即焦虑程度越重 ,听力改善程度越轻。结论 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要注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心理因素 疗效 听力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永忠 黄桂球 +2 位作者 张楠 谭慧仪 陈美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短期疗效。方法:分析14例OSAHS患者在接受UPPP术前及术后3~6个月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的结果变化评定疗效。结果:14例患者术后打鼾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呼... 目的: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短期疗效。方法:分析14例OSAHS患者在接受UPPP术前及术后3~6个月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的结果变化评定疗效。结果:14例患者术后打鼾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呼吸暂停次数减少。经PSG复查,显效8例(57.2%),有效3例(21.4%),无效3例(21.4%),总有效率为78.6%。结论:UPPP是治疗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OSAHS UPPP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术后 短期疗效观察 结论 有效方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马永忠 傅敏仪 +2 位作者 何秀芳 黄桂球 冯志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 :比较显微支撑喉镜、电视纤维喉镜、间接喉镜三种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 ,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40 3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 3组 ,其中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显微支撑喉镜手术 (显微组 ) 192例 ,... 目的 :比较显微支撑喉镜、电视纤维喉镜、间接喉镜三种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 ,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40 3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 3组 ,其中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显微支撑喉镜手术 (显微组 ) 192例 ,于表面麻醉 (表麻 )下行电视纤维喉镜手术 (纤维组 ) 12 0例 ,间接喉镜手术 (间接组 ) 91例。结果 :显微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纤维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显微组与纤维组治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显微支撑喉镜及电视纤维喉镜手术组治愈率优于间接喉镜手术组 ,但三种术式各有优点和不足 ,不能相互取代 ,三者的选用应灵活掌握 ,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良性病变 疗效比较 显微支撑喉镜 电视纤维喉镜 间接喉镜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喉镜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8
作者 何秀芳 陈穗俊 +1 位作者 傅敏仪 黄桂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730-3730,共1页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管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管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气管切开术后时有拔管困难等情况的发生,此时应及时行电子喉镜检查,查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电子喉镜检查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术 紧急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 急救手术 呼吸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