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生巾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聂芳 冯锦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9期142-144,共3页
目的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早期患者由于膀胱痉挛的发生,尿道口经常会有渗血、渗尿,探讨尿道口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E1225例TURP术后的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3例患... 目的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早期患者由于膀胱痉挛的发生,尿道口经常会有渗血、渗尿,探讨尿道口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E1225例TURP术后的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3例患者术后采用女性卫生巾环形包裹阴茎,裸露尿道口,渗血、渗液多时及时更换卫生巾,尿道口无渗血、渗液后停止使用卫生巾;对照组112例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尿管接近尿道口处系无茵纱布,床单衣服有渗血、渗液时及时更换。比较2组患者术后24h的出血量、出血严重程度、患者的舒适度。结果通过比较,2组患者术后24h出血总量、出血严重程度、患者的舒适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卫生巾的使用避免了术后频繁的搬运患者,减少了引起TURP术后患者早期出血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映江 李志坚 +2 位作者 袁润强 黎卫 王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析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技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 目的探析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技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26±3.56)min,术中出血量为(18.68±2.59)ml,术后拔管时间为(3.54±1.26)d,术后住院时间为(6.95±1.87)d;48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预后效果佳;治疗后48例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12.84±3.65)mm和(6.03±1.24)mm,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23.54±8.51)mm和(7.51±2.16)mm(P<0.05)。结论在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治疗上,腔内技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优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3
作者 冯锦芳 谭秋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nment,CQI)的方法和成效。方法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前术前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问题为切入点,制定CQI措施:设计应用术前准备项目核对表,护士4人次分阶段对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进...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nment,CQI)的方法和成效。方法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前术前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问题为切入点,制定CQI措施:设计应用术前准备项目核对表,护士4人次分阶段对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进行核对与跟进,将术前准备列入交接班重点内容等,围绕术前准备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改进和控制活动,评价CQI效果。结果实施CQI后,患者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及导致手术延误情况较改进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患者术前准备进行CQI,能显著提高术前准备终末质量落实率,对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障手术的及时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准备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冯锦芳 聂芳 +3 位作者 李志坚 黄红星 谭秋华 陈晓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微创经皮肾取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临床路径组)30例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30例按照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候手术日、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平均...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微创经皮肾取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临床路径组)30例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30例按照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候手术日、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度及患者对本次住院的综合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候手术日、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6.43)、(13.21)、(8.04)、(8.5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本次住院的综合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χ2值为(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缩短了患者的候手术日及住院时间,并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肾肿瘤精准治疗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升幸 宫满成 +1 位作者 周东圣 王柯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65-669,共5页
肾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肾肿瘤进行精准的诊断、分型、分级将为其精准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影像组学能够通过高通量、无创地提取病灶信息、更深层次地了解肿瘤内部异质性。随着生物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影像组学在肾肿瘤的术前... 肾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肾肿瘤进行精准的诊断、分型、分级将为其精准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影像组学能够通过高通量、无创地提取病灶信息、更深层次地了解肿瘤内部异质性。随着生物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影像组学在肾肿瘤的术前诊断、术后评估乃至整个治疗阶段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现就精准医学背景下影像组学概况及其在肾肿瘤中的运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预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