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率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晓东
唐秉航
+7 位作者
李芳云
李良才
黄晖
何亚奇
吴任国
黄德成
梁建雄
赖紫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79次/分,80~89次/分,90~99次/分及≥100次/分共6组。对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4分法)。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比较各心率组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质量。记录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每例图像是否出现运动伪影,并对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优良(1~2分)者在各心率组分别达96%、93%、80%、62%、45%和54%,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各心率组评分为优良者分别达100%、95%、90%、88%、92%和49%,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的,在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99%、98%、98%、98%和100%;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100%、99%、100%、100%和96%;除心率80~89次/分之外,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者在各心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表明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密切相关(AUC=0.783;95%CI:0.709~0.856;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前瞻性心电门控能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相似的能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平均心率影响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出现,心率65.5次/分可作为冠状动脉出现运动伪影的临界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心率
图像质量
前瞻性心电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颖猛
黄伟钊
姜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分析在人工瓣膜置换术中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合并房颤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
目的:分析在人工瓣膜置换术中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合并房颤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照组仅进行人工瓣膜的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在术期表现情况、术后2年各时间段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右房径线和术后2年时的心脏彩超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术期时的术后引流量为(479±204)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9±189)mL;术后2年后的右房径线为(50.99±11.28)mm,小于对照组的(59.32±12.34)mm;同时术后2年时的窦性心律维持例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Ⅱ级情况都较术前有较大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均P<0.05)。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对房颤的复发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人工瓣膜置换术
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与CCA对照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唐秉航
张晓东
+3 位作者
李良才
李芳云
黄晖
黄德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分析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原因。结果:80例可评估冠状动脉312支,256层CT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轻度狭窄分别为59.1%、99.0%、81.3%、97.0%和81.3%;中度狭窄分别为80.0%、97.0%、81.8%、96.6%和81.8%;重度狭窄分别为91.3%、96.4%、91.3%、96.4%和91.3%。与CCA对照,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共31支。结论: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危险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4
作者
许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19-2020,共2页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又以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所占比例最高。随着支持治疗条件的改善、并发症治愈的提高、新药不断的研发、治疗方案和策略的优化,AML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在该...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又以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所占比例最高。随着支持治疗条件的改善、并发症治愈的提高、新药不断的研发、治疗方案和策略的优化,AML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进展作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专题
支持治疗
治疗方案
并发症
A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姜海明
梁毅
+5 位作者
郑俊猛
吴颖猛
叶红雨
黄伟钊
唐渲
徐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I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Duran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率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晓东
唐秉航
李芳云
李良才
黄晖
何亚奇
吴任国
黄德成
梁建雄
赖紫霞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中山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1-72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79次/分,80~89次/分,90~99次/分及≥100次/分共6组。对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4分法)。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比较各心率组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质量。记录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每例图像是否出现运动伪影,并对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优良(1~2分)者在各心率组分别达96%、93%、80%、62%、45%和54%,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各心率组评分为优良者分别达100%、95%、90%、88%、92%和49%,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分段评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的,在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99%、98%、98%、98%和100%;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时分别为100%、100%、99%、100%、100%和96%;除心率80~89次/分之外,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者在各心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表明平均心率与运动伪影密切相关(AUC=0.783;95%CI:0.709~0.856;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前瞻性心电门控能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相似的能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平均心率影响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出现,心率65.5次/分可作为冠状动脉出现运动伪影的临界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心率
图像质量
前瞻性心电门控
Key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Coronary artery
Heart rate
Image quality
Prospective gated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颖猛
黄伟钊
姜海明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中山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心胸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62-2164,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在人工瓣膜置换术中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合并房颤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照组仅进行人工瓣膜的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在术期表现情况、术后2年各时间段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右房径线和术后2年时的心脏彩超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术期时的术后引流量为(479±204)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9±189)mL;术后2年后的右房径线为(50.99±11.28)mm,小于对照组的(59.32±12.34)mm;同时术后2年时的窦性心律维持例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Ⅱ级情况都较术前有较大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均P<0.05)。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对房颤的复发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人工瓣膜置换术
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与CCA对照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唐秉航
张晓东
李良才
李芳云
黄晖
黄德成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中山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0-1184,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分析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原因。结果:80例可评估冠状动脉312支,256层CT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轻度狭窄分别为59.1%、99.0%、81.3%、97.0%和81.3%;中度狭窄分别为80.0%、97.0%、81.8%、96.6%和81.8%;重度狭窄分别为91.3%、96.4%、91.3%、96.4%和91.3%。与CCA对照,256层CT误诊冠状动脉狭窄共31支。结论: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危险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Diagnos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4
作者
许晓军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中山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血液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19-2020,共2页
文摘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又以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所占比例最高。随着支持治疗条件的改善、并发症治愈的提高、新药不断的研发、治疗方案和策略的优化,AML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进展作如下介绍。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专题
支持治疗
治疗方案
并发症
AML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姜海明
梁毅
郑俊猛
吴颖猛
叶红雨
黄伟钊
唐渲
徐伟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中山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心胸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7,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I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Duran环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率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张晓东
唐秉航
李芳云
李良才
黄晖
何亚奇
吴任国
黄德成
梁建雄
赖紫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吴颖猛
黄伟钊
姜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与CCA对照分析
唐秉航
张晓东
李良才
李芳云
黄晖
黄德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许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姜海明
梁毅
郑俊猛
吴颖猛
叶红雨
黄伟钊
唐渲
徐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