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仙汤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兴茂 吴俊哲 +2 位作者 王伟群 吴美音 施旭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SCI模型组、SCI二仙汤组及SCI福善美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 w,记录不同时期大鼠体重变化及BBB评分,并于实验第4、8...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SCI模型组、SCI二仙汤组及SCI福善美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 w,记录不同时期大鼠体重变化及BBB评分,并于实验第4、8周,取血清进行ALP、血钙含量检测,实验结束后计算各脏器系数。结果本实验建立的SCI模型,BBB评分均为0或1分,二仙汤能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调整肝脏、睾丸系数,但效果弱于福善美。术后第4周SCI大鼠仍存在ALP水平降低、血Ca含量升高现象,第8周则已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经二仙汤治疗后大鼠血钙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实验研究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二仙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志明 杨雄健 +1 位作者 吴俊哲 陈敢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0,218,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腰椎退行性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预测疾病的预后、并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患者180例,测试骨密度,据此分为3组:骨...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腰椎退行性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预测疾病的预后、并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患者180例,测试骨密度,据此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拍摄腰椎正侧位X-ray片,测量骨赘积分、椎间盘高度及椎体形变。结果 Nathan积分比较,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对应节段椎间盘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的椎间盘高度明显小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椎体形变在低骨量组与骨量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骨质疏松组的椎体其畸形变的程度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畸形变多发生在L1、L4、L5,以ha/hp减少多见。结论骨质疏松组的腰椎退变程度最重,骨量减少组的腰椎退变程度较轻,骨量正常组的腰椎退变程度最轻,提示骨质疏松与腰椎退变呈正相关,骨质疏松可加速腰椎退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退行性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所致急性期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大刚 高大伟 +1 位作者 陈世忠 吴俊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所致急性期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首次使用静脉唑来膦酸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96例,记录患者发生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按是否...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所致急性期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首次使用静脉唑来膦酸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96例,记录患者发生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按是否出现急性期反应分为有急性期反应组和无急性期反应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年龄、腰椎骨密度T值、是否口服双膦酸盐、是否口服他汀类药物、是否口服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体重指数(BMI)、碱性磷酸酶(ALP)、睾酮、血钙及白细胞的差异。结果 96例患者中共观察到52例出现急性期反应,发生率高达54.17%。有急性期反应组与无急性期反应组比较,腰椎骨密度T值和B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是否口服双膦酸盐、是否口服他汀类药物、是否口服激素、PTH、ALP、睾酮、血钙及白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治疗时出现急性期反应非常常见。BMD和BMI与急性期反应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反应 前瞻性队列研究 老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制订及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其璋 高恒 李大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0-822,819,共4页
目的制订一份适用于国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并评价其信度、效度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某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和非骨质疏松症者150例,采用依据SF-36及WHOQOL-100量表(中文版... 目的制订一份适用于国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并评价其信度、效度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某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和非骨质疏松症者150例,采用依据SF-36及WHOQOL-100量表(中文版)而制订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他们的生存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3、0.661、0.848、0.516,表明各维度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64,表明量表包含了能够反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约76.4%的生存质量的内容,故可信度较高。在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对比中,两组数据对比的t检验结果为:t=26.343,P<0.01,表明两组人员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差异,该量表有明显的区分效度。结论本量表在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上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可重复性,可用于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生存质量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