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亿莲 刘清明 +4 位作者 朱海玲 李智敏 李敏 刘婷 马彦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方法将广东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和中山市十一所镇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比较使用系统前(出生新生儿29 657例)、后(出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方法将广东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和中山市十一所镇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比较使用系统前(出生新生儿29 657例)、后(出生新生儿31 16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转诊率、失访率、诊断率、干预率。结果使用系统前、后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分别为92.8%、95.3%,复筛率分别为70.3%、88.9%,初筛失访率分别为29.7%、11.1%,转诊率分别为81.1%、93.1%,第二次诊断率分别为82.6%、91.3%,第一次转诊失访率分别为18.9%、6.9%,第二次转诊失访率分别为17.4%、8.7%,干预率分别为85.9%、94.1%。使用系统后的初筛率、复筛率、转诊率、诊断率和干预率较使用系统前明显增高(均为P<0.05),失访率较使用系统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实用于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其新生儿听力初筛率、诊断率和干预率,降低失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与呼吸道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江华 顾向明 +1 位作者 邓冲 陆丹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主要医院感染临床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中的SA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1)SA分离率以伤口(46.26%)最高;呼吸道(35.9... 目的比较两种主要医院感染临床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中的SA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1)SA分离率以伤口(46.26%)最高;呼吸道(35.97%)次之;两者之和为78.30%。(2)呼吸道和伤口的SA药物敏感性不一样。(3)呼吸道分泌物SA耐药率更高,其中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伤口更高。结论呼吸道和伤口是SA感染的主要部位,应加强对呼吸道和伤口的管理;临床上经验用药时,应区别对待呼吸道和伤口的SA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呼吸道分泌物 伤口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天灸对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及对中医体质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庆文 李少华 +1 位作者 陈惠媛 张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2-843,共2页
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好,但传统天灸仅限特定时间进行。我科开展日常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对变应性鼻炎 短期疗效 天灸 生活质量 体质证候 中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通过调控miR-223-3p/NLRP3焦亡通路修复薄型子宫内膜
4
作者 周海忆 何斯怡 +3 位作者 韩瑞芳 关永格 董丽娟 宋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0-1388,共9页
目的探讨艾灸通过miR-223-3p/NLRP3/pyroptosis信号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艾灸组(MOX),16只/组。使用95%无水乙醇造模,MOX组给予艾灸关元穴治疗。检索公共数据库结合高通量测序寻... 目的探讨艾灸通过miR-223-3p/NLRP3/pyroptosis信号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艾灸组(MOX),16只/组。使用95%无水乙醇造模,MOX组给予艾灸关元穴治疗。检索公共数据库结合高通量测序寻找薄型子宫内膜(TE)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23-3p和NLRP3的靶向关系;HE染色法观察子宫病理形态;RT-qPCR法检测miR-223-3p、NLRP3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表达;统计大鼠妊娠情况。结果共检索到13个TE与细胞焦亡相交的靶基因,差异基因富集提示TE中炎症反应上调。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223-3p靶向抑制NLRP3的表达。与CON组比,MOD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及血管数量减少(P<0.01),NLRP3的mRNA表达增强(P<0.05),血清IL-1β、IL-18水平升高(P<0.01),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增加(P<0.05),患侧妊娠率降低(P<0.05),患侧及健侧妊娠数量和妊娠总数均减少(P<0.01);与MOD比,MOX组大鼠内膜厚度、腺体和血管数增加(P<0.01),miR-223-3p表达上调(P<0.05),IL-1β、IL-18含量减少(P<0.05),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健侧妊娠数量和妊娠总数量增多(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可以上调miR-223-3p靶向抑制NLRP3,缓解细胞焦亡,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妊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中医药 艾灸 关元穴 细胞焦亡 miR-223-3p/NLRP3/pyroptosis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与中医辨证 被引量:2
5
作者 詹林达 李俊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6-53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 中医分型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现国 范强 +2 位作者 方强 景举真 宗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5名精神科专业人员对876例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I精神障碍临床定式访谈中文版进行...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5名精神科专业人员对876例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I精神障碍临床定式访谈中文版进行抑郁障碍的评估,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因素。结果三甲医院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16.6%(145/876),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2.817,95%CI:1.161~6.885)、年龄65岁及以上[以35~49岁为参照(OR=1.747,95%CI:1.118~2.688)]、无婚姻关系(OR=2.023,95%CI:1.203~3.398)、三级高血压[以一级为参照(OR=1.776,95%CI:1.226~2.333)]和冠心病(OR=2.018,95%CI:1.427~2.587)。结论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临床上需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抑郁障碍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nsecaea 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7
作者 陆丹倩 郑永平 +6 位作者 李家豪 张玲 王巧媚 邓聚辉 彭明 黄阶胜 刘丽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F.monophora、F.multimorphose、F.nubica、卡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crrionii)、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和播水喙枝孢霉(Rhinocladiella aquarspersa)等。裴氏着色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常由微小外伤侵入皮肤引起致病,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本文报道1例由F.monophora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位艾灸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海忆 何斯怡 +3 位作者 韩瑞芳 关永格 董丽娟 宋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8,共9页
目的比较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关元(GY)组和肾俞(SS)组,使用95%无水乙醇造模处理。关元组和肾俞组分别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其余两组... 目的比较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关元(GY)组和肾俞(SS)组,使用95%无水乙醇造模处理。关元组和肾俞组分别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其余两组相同固定。测量艾灸前后穴区温度变化;HE染色法观察子宫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和容受性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结果艾灸后即刻和5 min后肾俞穴温均高于关元(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及血管数均减少(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升高(P<0.01),孕酮(progesterone,PROG)降低(P<0.01);子宫中增殖标志物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整合素β3(integrinβ3,ITG-β3)表达降低(P<0.0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CD34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关元组和肾俞组内膜厚度、腺体和血管数均增加(P<0.01),IL-1β降低(P<0.05),雌二醇(estradiol,E2)(P<0.05)和PROG增加(P<0.05),肾俞组还提高了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P<0.05);两组Ki67、PCNA、LIF、ITG-β3表达增强(P<0.01),关元组PCNA强于肾俞组(P<0.05),肾俞组LIF、ITG-β3强于关元组(P<0.01,P<0.05);两组CD34、VEGFA表达升高(P<0.01),关元组ANG-1高于肾俞组(P<0.01),而肾俞组CD34表达更高(P<0.05)。结论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均能修复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病理形态,关元组降低大鼠血清IL-1β水平提高E2水平、促进增殖因子表达优于肾俞组,肾俞组提高PROG水平、促进内膜容受性因子表达优于关元组,两穴均能提高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但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艾灸 关元穴 肾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钟原 赵明华 +3 位作者 张志强 许美珍 杨晓燕 吴加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564-2567,共4页
目的:探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行躯干训练,... 目的:探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行躯干训练,对照组患者联合背俞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3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D、Fib、NSE及Hs-CRP等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FMA评分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 00%(21/30),观察组93. 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可促进肢体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穴 毫火针点刺 躯干训练 中风偏瘫 运动功能 NIHSS评分 高凝状态 炎性反应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促醒疗法治疗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建龙 雷金娣 +1 位作者 熊亚琴 陈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0,共2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选标准:2002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入住我院的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制定的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暂行标准、昏迷时间超过1个...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选标准:2002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入住我院的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制定的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暂行标准、昏迷时间超过1个月的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促醒疗法 持续植物状态 暂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亮 凌小浩 谢国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07-409,共3页
关键词 胺碘酮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治疗 临床安全性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疗效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仙汤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兴茂 吴俊哲 +2 位作者 王伟群 吴美音 施旭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SCI模型组、SCI二仙汤组及SCI福善美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 w,记录不同时期大鼠体重变化及BBB评分,并于实验第4、8...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SCI模型组、SCI二仙汤组及SCI福善美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 w,记录不同时期大鼠体重变化及BBB评分,并于实验第4、8周,取血清进行ALP、血钙含量检测,实验结束后计算各脏器系数。结果本实验建立的SCI模型,BBB评分均为0或1分,二仙汤能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调整肝脏、睾丸系数,但效果弱于福善美。术后第4周SCI大鼠仍存在ALP水平降低、血Ca含量升高现象,第8周则已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经二仙汤治疗后大鼠血钙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二仙汤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实验研究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二仙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跌打镇痛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梅全喜 苏培基 +7 位作者 钟希文 王宗伟 吴惠妃 伍中庆 梁食 张晓君 彭伟文 高玉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32-634,共3页
目的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跌打镇痛液的抗炎镇痛药理研究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 ,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观察 ,并对经临床确诊的 4 6 0例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 目的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跌打镇痛液的抗炎镇痛药理研究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 ,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观察 ,并对经临床确诊的 4 6 0例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5 0例与对照组 (正骨水 ) 11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本品能抑制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 ,本品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治疗关节损伤总有效率 96 .86 % ,副反应发生率0 .4 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7.2 7% ,副反应发生率 3.6 4 %。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跌打镇痛液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治疗关节及肌肉损伤有显著疗效 ,且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打镇痛液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关节损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朱小兵 石翊飒 +1 位作者 吴论 刘志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BMI 18~22kg/m2,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BMI 18~22kg/m2,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气腹5min(T2)、体位改变后5min(T3)、体位改变后30min(T4)、气腹60min(T5)和气腹结束后10min(T6)时IOP和CVP;计算眼灌注压,记录术中高眼压(眼内压〉21 mm Hg)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IOP、眼灌注压及CVP明显降低,T2~T5时C组IOP和CVP明显升高、眼灌注压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5时D组IOP明显降低,眼灌注压明显升高,T3~T5时D组CVP和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可有效减轻妇科手术患者气腹及体位因素导致的IO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眼内压 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妙丸辅助西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会良 杨健松 +1 位作者 韩海宁 陈海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妙丸辅助西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 目的:研究加味四妙丸辅助西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碳酸氢钠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妙丸辅助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 d。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 d后关节肿痛症状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3 d后,2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以及关节肿胀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2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丸辅助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且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及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肿痛 加味四妙丸 血尿酸 红细胞沉降率 不良反应 C反应蛋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耿 李孝虎 +1 位作者 庄佩佩 吴权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续微泵灌注50万U/d尿激酶。根据患者髂股静脉再通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治愈率、并发症等评估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根据患者下肢水肿、髂股静脉闭塞、色素沉着、溃疡等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7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14 d后成功回收71例),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髂股静脉血流基本或全部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6.7±3.1)d。治疗后3、7、14 d肢体周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复查显示,随访6个月时髂股静脉闭塞率和色素沉着率分别为5.3%(4/76)和2.6%(2/76),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9.2%(7/76)和7.9%(6/76),未发生皮肤溃疡。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持续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伍中庆 吴宇峰 张文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0,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0P)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健康问题,对人体的危害要大大超过肺癌、脑卒中及心脏病等[1],尤其是髋部骨折[2]和脊柱骨折[3—4]。因此,有效的防治OP,是防止绝经后妇女和老年...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0P)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健康问题,对人体的危害要大大超过肺癌、脑卒中及心脏病等[1],尤其是髋部骨折[2]和脊柱骨折[3—4]。因此,有效的防治OP,是防止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运动疗法 绝经后妇女 应用 脊柱骨折 社会老龄化 健康问题 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小兵 吴论 +3 位作者 王根保 戚志超 夏莹 彭学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全麻手术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岁,BMI 18-22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是否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分为两组(n=20):对照组(非激素... 目的探讨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全麻手术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岁,BMI 18-22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是否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分为两组(n=20):对照组(非激素组,C组)和激素组(J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为8L,每30s递减2%,直至4%,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5mg/kg,经1min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30s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记录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J组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明显延长,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明显降低,临床作用时间明显缩短,恢复指数明显减小(P〈0.05)。结论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可减弱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神经肌肉阻滞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戚志超 王根保 +4 位作者 吴论 刘志群 朱小兵 夏莹 王本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6-800,共5页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影响.方法 老年雄性SD大鼠144只,18~20月龄,体重450~500 g,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n=48),骨折复位模型组(M组,n=48)和右美托...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龄大鼠术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影响.方法 老年雄性SD大鼠144只,18~20月龄,体重450~500 g,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n=48),骨折复位模型组(M组,n=48)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8).D组于骨折复位手术开始前2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3.0 μg/kg,之后以3.0 μ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术前1d、术后1、3、7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各时点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BDNF和ChAT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BDNF和ChAT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M组术后1、3d和D组术后1d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距离明显延长,海马BDNF和ChAT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术后1、3d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距离明显缩短,而海马BD-NF和ChAT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1d比较,M组术后7d和D组术后3、7d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距离明显缩短,而海马BDNF和ChAT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BDNF及ChAT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认知功能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胆碱乙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丹倩 顾向明 +3 位作者 郑焕东 邓冲 王巧媚 邓聚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2株CRAB分离自痰液(46株,63.9%)、伤口分泌物(19株,26.4%)、中段尿(5株,6.9%)和血液(2株,2.8%);药敏试验显示,CRAB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7.3%。结论加强CRAB的耐药监测,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