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定坤 王羽丰 孔畅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444-445,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古代各家论述和近年来医学文献及相关临床研究,探讨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虚证者偏多,包括...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古代各家论述和近年来医学文献及相关临床研究,探讨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虚证者偏多,包括肝肾虚、脾虚和气血虚,治疗上应多从虚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虚证 辨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明辉 潘建科 +3 位作者 洪坤豪 谢辉 曹学伟 刘军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术后第1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术后第4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术后第7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早期证候以虚为主,逐渐演变为虚中夹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辨证分型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型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中医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37例报告
3
作者 许少健 余宇峰 刘金文 《江西中医药》 1999年第5期48-48,共1页
我们自1996年初开始采用AO型重建钢板对37例41足采用内固定术,配合中医骨折3期辨证施治,并进行了平均25个月的随访,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本组37例,43足,其中男27例,女10例;左足13例,右足18例,双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6.3岁;34例高处... 我们自1996年初开始采用AO型重建钢板对37例41足采用内固定术,配合中医骨折3期辨证施治,并进行了平均25个月的随访,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本组37例,43足,其中男27例,女10例;左足13例,右足18例,双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6.3岁;34例高处坠下致伤,其余3例为车祸压轧伤,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AO型重建钢板 内固定术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军 万豫尧 +6 位作者 许树柴 蔡德珺 王慧敏 吕燃 李晓初 刘岩 严大波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60~85岁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70.55±6.73)岁。术前3d至术后7d每天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加...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60~85岁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70.55±6.73)岁。术前3d至术后7d每天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加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9.63±5.84)岁。术前12h,术后12、24h至术后第7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两组均常规应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出血情况、血红蛋白(HGB)含量、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出现并发症和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来综合评定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为6.90%(7/102),其中预防组7.69%(4/52),对照组6.00%(3/50),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前HGB含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预防组,而预防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回升较快(P<0.05)。两组PT术后均延长(P>0.05),而APTT无变化(P>0.05)。FIB含量术前与术后各时点相比,预防组无变化(P>0.05),而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预防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均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手术患者DVT的发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益气活血组少于抗凝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下肢 血栓形成 静脉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皮质激素诱导鸡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肖春生 林娜 +2 位作者 林诗富 万蓉 陈卫衡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地塞米松对鸡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来航鸡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甲泼尼龙小剂量组(B组)、甲泼尼龙大剂量组(C组)、地塞米松小剂量加马血清组(D组)、地塞米松中剂量加马血清组(E组)、地塞米...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地塞米松对鸡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来航鸡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甲泼尼龙小剂量组(B组)、甲泼尼龙大剂量组(C组)、地塞米松小剂量加马血清组(D组)、地塞米松中剂量加马血清组(E组)、地塞米松大剂量组(F组),共6组,每组6只。分别于第6、12周翼下静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实验12周取股骨头,行HE染色,光镜下计数空骨陷窝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第6周,C、F组CHO升高(P<0.05),B、C、E组TG升高(P<0.05),而B、C、E组HDL降低;在第12周,B、C、E、F组动物血TG、CHO均升高(P<0.05),C、D、E组动物血HDL降低(P<0.05),多数实验鸡血清内LDL未能检出。在第12周,C、E组股骨头空骨陷窝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并出现较典型骨坏死病理学改变。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较地塞米松更易诱导鸡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而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激素引起该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类 病理过程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体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昭佩 杨仁轩 +2 位作者 许树柴 郭玉海 邓晋丰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兔体外软骨细胞不同代系间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人参皂甙Rb1对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以细胞爬片法检测原代及第2、4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浓度为0·01μm... 目的:探讨兔体外软骨细胞不同代系间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人参皂甙Rb1对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以细胞爬片法检测原代及第2、4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浓度为0·01μmol·L-1,0·1μmol·L-1,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的Rb1作用于贴壁3d后的第2代病理软骨细胞,观察各浓度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原代、第2代、第4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强度依次下降,适宜浓度的Rb1可增强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维持软骨细胞的正常表型。结论:兔软骨细胞不同代系间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人参皂甙Rb1可能有利于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基因表达 中草药 人参皂甙RB1 MRNA表达 Ⅱ型胶原 体外 胶原MRNA 人参皂甙RBL 适宜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7
作者 孔畅 林定坤 +1 位作者 王羽丰 黄刚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2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椎间盘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问盘突出症 后路 显微 髓核摘除 美国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自体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祥池 周英祝 +4 位作者 杨文斌 杨仁轩 卢颂华 陈伯健 王昭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01-802,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术.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在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术.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前常规行MRI及膝关节正侧位、髌骨轴位X线片检查,排除前交叉韧带起止点骨性撕脱. 结果 32例随访3.5~29个月,其中25例>12个月.所有病例膝关节不稳定感明显改善.术前Lachman试验阳性32例,轴移试验阳性28例.Lysholm综合评分51.8±5.6.术后Lachman试验30例阴性,2例弱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综合评分为90.7±2.5.3例关节积液,经关节穿刺抽吸后吸收. 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钮扣式钢板固定四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ACL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四股腘绳肌腱 钮扣式钢板 关节镜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8
9
作者 林定坤 郭玉海 +1 位作者 陈博来 陈海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借助C臂机定位,沿导针依次扩张、置放手术通道和内镜,电视监控下扩大后路椎板间隙,咬除局部增生内聚小关节及增厚黄韧带,扩大...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借助C臂机定位,沿导针依次扩张、置放手术通道和内镜,电视监控下扩大后路椎板间隙,咬除局部增生内聚小关节及增厚黄韧带,扩大并清理神经根通道,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果临床疗效参照Nakai分级,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27个月。其中优49例(72.1%),良12例(17.6%),可7例(10.3%),优良率为89.7%。结论MED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椎后柱稳定破坏小等优点,随临床经验积累和手术技巧提高,MED-II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侧隐窝狭窄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定坤 郭玉海 +4 位作者 陈博来 孔畅 杨仁轩 赵帅 黄刚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参麦液在延缓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采取体外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参麦液组、2 . 5 %参麦液组、5 %参麦液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与NOS活性,并采用... 目的:探讨参麦液在延缓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采取体外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参麦液组、2 . 5 %参麦液组、5 %参麦液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与NOS活性,并采用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测定椎间盘细胞TGF β1表达。结果:对照组退变椎间盘组织产生的NO为(14 4. 1±9 .7) μmol/L ,NOS为(6 . 2±0 .6 )U/ml,高于参麦液组,有统计学差异。参麦液组中的椎间盘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棕黄色,对照组则呈阴性改变。结论:参麦液可降低椎间盘内炎症因子的浓度,促进椎间盘细胞TGF -β1表达,有效减缓椎间盘组织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表达 参麦液 腰椎间盘组织 早期退变 椎间盘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 NOS活性 培养上清液 分光光度法 mol/L 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 NO含量 免疫组化 不同程度 炎症因子 椎间盘内 棕黄色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被引量:27
11
作者 于杰 朱立国 +9 位作者 房敏 林定坤 李俊杰 洪毅 王平 高景华 王尚全 王乾 魏戌 甄朋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发病的神经根为C6(53·04%)、C5(24·53%)、C7(18·87%)。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的关联分析显示压痛部位集中于受累神经根节段棘突旁、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肩胛骨上角即肩胛提肌止点等部位。结论压痛点的检查与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压痛 脊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治疗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12
作者 许鸿智 林定坤 陈博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2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治疗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诊断为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老年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进行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治疗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诊断为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老年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进行保守治疗,采用疼痛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其疗效,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脊髓神经功能变化,多体位磁共振(MRI)技术探讨椎管矢状径的变化,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后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21例患者均完成多体位MRI、CSEP检查和10 d的治疗,并在治疗后1年均得到随访,有效随访率为100%。其中1例由于上肢麻木加重,在随访期间转为手术治疗。其余20例患者的治疗2、4、6、8、10 d后及随访1年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10 d后及随访1年的NDI评分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前屈牵引时的CSEP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体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位椎管有效矢状径明显大于中立位(t=3.56,P=0.00),而中立位则明显大于后伸位(t=4.22,P=0.00)。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退变性脊髓压迫根型颈椎病是有效安全的,但由于病例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尚短,仍需进行更大样本量及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并开展相关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研究,提高疗效和预后。此外,还应进一步研究脊髓受压与脊髓功能的变化、疾病预后的相互关系,为此类疾病的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退变性脊髓压迫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手法按压耳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喻秀兵 许少健 施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施氏手法按压耳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手法按压耳穴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3%;远期疗效治疗组复发率... 目的:探讨施氏手法按压耳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手法按压耳穴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3%;远期疗效治疗组复发率为14.3%,对照组为31.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施氏手法按压耳穴治疗颈型颈椎病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手法 耳穴 颈型颈椎病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诱导破骨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漫华 葛鸿庆 +1 位作者 陈文治 白有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Pur)对破骨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诱导破骨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采用骨髓干细胞分化的方式培养原代破骨细胞,并按加入Pur量的不同,分成10、50、100μg/L的Pur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提取的... 目的观察葛根素(Pur)对破骨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诱导破骨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采用骨髓干细胞分化的方式培养原代破骨细胞,并按加入Pur量的不同,分成10、50、100μg/L的Pur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提取的自噬相关蛋白及Akt-m 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10、50、100μg/L浓度的Pur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膜型与胞质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比值(LC3Ⅱ/Ⅰ)均升高(P<0.01);10、100μg/L浓度的Pur组与对照组比较,p62蛋白消耗均增加(P<0.05)。210、50、100μg/L浓度的Pur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酸化核糖体蛋白(p-s6)、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均消耗增多(P<0.05)。结论 Pur能够促进破骨细胞自噬,Akt-m TOR通路或许是Pur诱导破骨细胞自噬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破骨细胞 自噬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济源 林聪 +3 位作者 刘军 潘建科 洪坤豪 谢辉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5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5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215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阳药、补气药、祛风湿散寒药、发散风寒药、祛湿药为主,治法主要是活血化瘀、益气补阳补血、祛风湿散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肾、脾为主。当归、杜仲、甘草、独活、牛膝、白芍、桑寄生、狗脊、续断、川芎、熟地黄是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60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刚 孔畅 林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1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4%,2组相比较,治疗组有效...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1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4%,2组相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加味温胆汤 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迪晖 黄泽鑫 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Fer)与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10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女性志愿者104名,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50岁,n=67)和低龄组(年龄<50岁,n=37);按照绝经情况分为绝经组(n=58)... 目的探讨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Fer)与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10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女性志愿者104名,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50岁,n=67)和低龄组(年龄<50岁,n=37);按照绝经情况分为绝经组(n=58)和未绝经组(n=46);按照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股骨颈和腰椎T值≥-1 SD,n=40)和骨量减低组(股骨颈和腰椎T值<-1 SD,n=64)。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骨量受试者血清Fer、BMD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降解产物(β-CTX)]的变化,同时分析月经对于血清Fer、BMD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另外分析体检女性血清Fer水平与BMD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龄组女性血清中Fer、ALP、P1NP及β-CTX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而髋部、腰椎第1~4节(L_(1~4))和总股骨的BMD水平显著低于低龄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量减低组相比,骨量正常组血清Fer、ALP、P1NP及β-CTX水平明显降低,而髋部、L_(1~4)和总股骨的BMD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血清中Fer、ALP、P1NP及β-CTX水平明显高于未绝经组,而髋部、L_(1~4)和总股骨的BMD水平显著低于未绝经组;体检女性血清Fer与髋部、L_(1~4)和总股骨的BMD水平呈负相关(r=-0.698、-0.714、-0.682,P<0.05),而与血清中ALP、P1NP及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732、0.725、0.619,P<0.05)。结论女性血清Fer水平受到年龄、月经的影响,同时与BMD及骨代谢指标联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骨量下降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铁蛋白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肩周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明辉 潘建科 +3 位作者 刘军 杨济源 洪坤豪 谢辉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8期78-80,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肩周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肩周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肩周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肩周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24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结论:肩周炎常用的药物以补血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祛风湿散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主要是益气补血、发散风寒、祛风湿散寒、活血化瘀。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心、肾为主。川芎、白芍、黄芪、桑枝、秦艽、甘草、当归、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姜黄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伴胸腰骶段硬脊膜广泛环形钙化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桑莉莉 刘洪亮 +1 位作者 许树柴 刘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男,48岁.主诉: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余.2011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低热,伴肋间痛,服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等无缓解,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2012年行左肺部分切除术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2013年突发双下肢麻木、乏力,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后背... 男,48岁.主诉: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余.2011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低热,伴肋间痛,服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等无缓解,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2012年行左肺部分切除术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2013年突发双下肢麻木、乏力,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后背棘突压痛及叩击痛;大腿近端肌力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支持钢板结合下肢功能锻炼仪治疗复杂股骨髁间骨折
20
作者 李念虎 李刚 邓晋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1期683-683,共1页
关键词 下肢功能 股骨髁间骨折 髁支持钢板 治疗 锻炼 术后早期 CPM 复杂 B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