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
1
作者 宋嘉婷 廖若彤 +4 位作者 高倩 廖淳 马丁 李静 章志霞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根据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将成人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促进证据向临床转化。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相关文献;结合专家建议、临床情境及... 目的:根据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将成人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促进证据向临床转化。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相关文献;结合专家建议、临床情境及利益相关者意见筛选证据;从证据应用的方法、层次、类型3个方面制订临床转化的实施策略;2024年4月—9月采用阶梯设计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肿瘤相关科室作为研究场所,比较循证实践前后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措施执行率的差异,根据患者收治特点分类,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循证实践,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由51.4%下降至49.1%,药物治疗的CRF患者由68.4%降至34.8%,治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交叉发生率、非药物管理措施执行率均优于循证实践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为概念框架的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循证实践可促进护士规范执行癌因性疲乏预防与管理措施,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非药物预防方案以改善癌因性疲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癌因性疲乏 非药物预防与管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髋骨质疏松的差别与髋部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迪晖 徐逸生 +1 位作者 曹学伟 许少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髋部骨质疏松程度的差别与髋部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108例,平均年龄79.4岁,对其分别测定骨折侧和对侧髋部的Singh指数和股骨上段皮质厚度。结果骨折侧的Sing... 目的探讨双侧髋部骨质疏松程度的差别与髋部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108例,平均年龄79.4岁,对其分别测定骨折侧和对侧髋部的Singh指数和股骨上段皮质厚度。结果骨折侧的Singh指数平均为2.87±1.08,对照侧则为3.47±1.02,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股骨上段皮质厚度骨折侧平均为0.59±0.16,对照侧为0.69±0.1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髋部骨折往往发生在两侧髋部骨质疏松程度较为严重的一侧,故对比双髋的Singh指数和皮质骨厚度可以提高髋部骨折危险性的预测,同时在治疗上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止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双侧对比 预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肉瘤患者化疗所致呕吐1例的观察及护理
3
作者 杨雯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22-3422,共1页
在临床上成骨肉瘤患者化疗时常出现严重的呕吐现象,需要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笔者对1例患者的化疗疗程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呕吐 成骨肉瘤 护理 呕吐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鸡尾酒配方PCA泵关节腔镇痛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红云 傅秀珍 +2 位作者 陈丽宜 刘美芬 贾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51-285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镇痛方法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3-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镇痛方法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3-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术后予配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留置管护理、疼痛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并配合护理治疗,在术后18、26、34h显示出镇痛优势,术后膝关节活动在第3天有较好恢复。结论:护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治疗方法中能够起到预防感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等作用,特别是能够加快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人工 鸡尾酒配方PCA泵关节腔镇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四头肌保留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曹学伟 张迪晖 +3 位作者 杨伟毅 肖春生 徐逸生 梁比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40-2542,共3页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保留入路(QS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比较QS入路(QS组)及传统髌旁内侧入路(标准组)全膝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协会评分(HSS)、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主动屈曲活动度、肌力等。结果:手...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保留入路(QS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比较QS入路(QS组)及传统髌旁内侧入路(标准组)全膝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协会评分(HSS)、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主动屈曲活动度、肌力等。结果:手术时间QS组与标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总出血量QS组比标准组稍多(P<0.05)。VAS评分术后第1天两组基本相同(P>0.05),术后第3、7天QS组低于标准组(P<0.05)。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术后1周、1个月QS组比标准组大(P<0.05),肌力评分术后1周、1个月QS组均大于标准组(P<0.05),HSS评分术后1周、1个月QS组比标准组高(P<0.05)。术后3个月HSS评分、肌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S组1例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经治疗痊愈。所有病例未发现深部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QS入路全膝置换术,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有利于早期伸膝功能和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四头肌保留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治疗膝关节复发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学伟 梁比记 +1 位作者 杨伟毅 陈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治疗复发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治疗复发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治疗12例复发性PVN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6~60个月,平均38.1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影像学及复发率评估疗效。结果:最终随访,2例有轻微疼痛,所有病例均无关节积液。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明显改善(P<0.001)。术后1年12例行MR检查,均未出现复发,而且未见软骨、半月板、韧带明显退化征象。结论:关节镜滑膜切除并等离子刀、碘酒双重灭活是治疗复发性PVNS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关节镜 等离子刀 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伟铭 林定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2-464,共3页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常见的骨科疾患,手术治疗多采取减压、融合、内固定方法.1992年在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Kabins等[1]首先报告了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对于腰椎融合理想的内固定刚度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对单侧椎弓根螺...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常见的骨科疾患,手术治疗多采取减压、融合、内固定方法.1992年在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Kabins等[1]首先报告了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对于腰椎融合理想的内固定刚度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否既可促进固定节段融合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邻近节段退变进行了许多探讨.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在近年来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笔者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椎间融合技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单侧 退行性腰椎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 邻近节段退变 内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红云 陈丽宜 贾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21-2622,共2页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10月在我院行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25例,术后应用CPM机按常规行膝关节功能...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10月在我院行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25例,术后应用CPM机按常规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记录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屈伸活动度,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9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主动功能锻炼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内侧肌入路 主动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