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建文 杨时鸿 +4 位作者 黄燕 蔡业峰 蒋革新 张燕婷 黄培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症、住院病死率、治疗90天再住院率、治疗90天病死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21.82±11.72天vs17.85±7.54天,P=0.006),住院费用降低不明显(11924.76元vs10030.50元,P=0.230),其中检验费和其他费用下降明显,药物费有下降趋势,治疗费略有上升,而平均日费用有上升趋势。治疗90天后患者生活能力(BI)有提高(P<0.05),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明显(P<0.05),但治疗14天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90天后再住院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医疗质量,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路径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高血压急症38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庞嶷 时枫 覃小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88-148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平衡针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病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覃小兰 龙亚秋 +1 位作者 于永红 何鹤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综合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纳入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眩晕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SS-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躯体性DH... 目的:观察并比较综合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纳入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眩晕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SS-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躯体性DHI评分、情感性DHI评分、功能性DH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DHI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综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综合治疗 疗效评价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刺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覃小兰 庞疑 +2 位作者 柏丹花 王进忠 王文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结合艾灸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平衡针刺以双侧头痛穴、健侧面瘫穴、偏瘫穴为主穴,结合艾灸百会、颊车、地仓、听宫、足三里等穴位治疗52例面神经炎患者,针灸3周为1疗程,艾灸1周为1疗程,治疗3周后观...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结合艾灸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平衡针刺以双侧头痛穴、健侧面瘫穴、偏瘫穴为主穴,结合艾灸百会、颊车、地仓、听宫、足三里等穴位治疗52例面神经炎患者,针灸3周为1疗程,艾灸1周为1疗程,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治愈21例(40.38%),显效20例(38.46%),有效6例(11.54%),无效5例(9.62%),总有效率90.38%。结论:平衡针灸结合艾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 艾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VD大鼠脑神经元HO-1 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国峰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200—220g雄性大鼠6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他均用4-VO法造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14只,尼莫通组13只,模型组13只。电针组针刺“...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200—220g雄性大鼠6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他均用4-VO法造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14只,尼莫通组13只,模型组13只。电针组针刺“百会”和“大椎”两穴,尼莫通组以剂量12mg/kg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未予任何治疗。治疗20天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HO—1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皮质和海马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HO~1总mRNA吸光度比值显著降低(P〈0.05),Bd-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能够减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Bax和HO-1蛋白表达,增加Bd-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治疗 Bcl-2 BAX 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