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与术后疲劳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宋亚民 陈振欣 +4 位作者 庞凤舜 张晓波 陈经宝 林展宏 秦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对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术后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型分布及与术后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和外科临床实际,制定《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疲劳调查表》,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出... 目的对甲状腺腔镜手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术后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证型分布及与术后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和外科临床实际,制定《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疲劳调查表》,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例患者中,肝郁气滞71例(35.32%),痰瘀互结78例(38.81%),气血两亏24例(11.94%),脾肾阳虚28例(13.9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术后疲劳症状中,出现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54.73%)、失眠(49.25%)、气短懒言(39.30%)、神疲乏力(37.31%)和恶心呕吐(33.33%)等症状的患者频率最高。失眠、焦虑和肝郁气滞显著相关;嗜睡和脾肾阳虚显著相关(P<0.05);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和气血两亏显著相关(P<0.05);周身疼痛或术区疼痛和痰瘀互结显著相关(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术后疲劳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其与术后疲劳相关性的研究对临床辨证治疗及术后促进快速康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临床调查 甲状腺肿瘤 腔镜甲状腺手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为主的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52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晓雁 徐飚 +3 位作者 赖米林 佟琳 许锐 林晓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23-3924,共2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为主的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GLM患者,其中肿块期16例,脓肿期22例,迁延期14例。在病灶周围多点局部注射曲安夸德混悬液...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为主的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GLM患者,其中肿块期16例,脓肿期22例,迁延期14例。在病灶周围多点局部注射曲安夸德混悬液(曲安奈德注射液20—40mg+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5mL+0.9%NS5~10mE),局部炎症明显者,加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或硫酸阿米卡星。间隔1~2周重复治疗。结果:52例患者行曲安奈德为主的药物局部封闭治疗,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者6次,平均4.1次。临床治愈8例,好转36例。治愈率为15%,有效率为85%。结论:曲安奈德为主的药物局部封闭治疗GLM,可控制病情发展,起效快、毒副反应小,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曲安奈德 局部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刀并膏药治疗末端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君鳌 李子祺 +3 位作者 吴树旭 冯文轩 陈文治 曾燕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观察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三步疗法治疗末端病的疗效。方法:取门诊就诊顽固性末端病患者87例,在痛点以及周围经筋相关腧穴次分别运用针刀、药膏和支具制动三步疗法进行两周治疗。结果:治疗后VAS评分下降,2周后疼痛显著缓解,完全无... 目的:观察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三步疗法治疗末端病的疗效。方法:取门诊就诊顽固性末端病患者87例,在痛点以及周围经筋相关腧穴次分别运用针刀、药膏和支具制动三步疗法进行两周治疗。结果:治疗后VAS评分下降,2周后疼痛显著缓解,完全无痛患者占37.93%,微痛患者62.07%,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消失,总有效率达100%(P<0.001),前后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配合药膏外敷以及制动休息,能够较好地缓解末端病疼痛,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末端病 针刀 药膏 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麦明杰 李芳 韩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区分感染与定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9例,对引起泛耐药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区分感染与定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9例,对引起泛耐药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以上,进行3种以上侵袭性操作(包括留置胃管、导尿管、深静脉管、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种类数目、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使用天数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时,应结合危险因素,区分感染还是定植,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泛耐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T细胞Foxp3基因CNS2去甲基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子祺 葛鸿庆 +3 位作者 王君鳌 王慧敏 胡杏平 陈文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29-2332,共4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oxp3基因CNS2去甲基化水平。方法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2例为观察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妇女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Foxp3基因CNS2去甲基化水平。方法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2例为观察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妇女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以及血钙含量;分离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Foxp3基因CNS2去甲基化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Foxp3 m RNA表达量;分析以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p3基因CNS2去甲基化率(P<0.01)、Foxp3基因表达(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1NP(P<0.01)与β-crosslaps(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Foxp3 CNS2去甲基化率与血清β-crosslaps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T细胞中Foxp3 CNS2去甲基化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水平与骨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FOXP3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贺必梅 潘飞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70-2972,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骨科手术患者共230例。前瞻性分析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30例椎管内麻醉骨科手术术后患者中,48例出现...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骨科手术患者共230例。前瞻性分析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30例椎管内麻醉骨科手术术后患者中,48例出现术后尿潴留。单因素分析示年龄、麻醉前尿液排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麻醉用药量、术后镇痛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麻醉方式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麻醉药量≥11.25 mg、术后镇痛等均为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其中麻醉前尿液排泄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是多因素造成的一种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表现,围手术期适当的管理(尽量减少麻醉药量、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补液量、术前尽量排空尿液)可以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尿潴留 椎管内麻醉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烈城 陈红燕 +1 位作者 庞凤舜 秦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利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大鼠血浆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多变量...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利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大鼠血浆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出区分术后疲劳大鼠与正常大鼠的重要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结果术后疲劳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得到差异性代谢离子5 680个,两组大鼠血浆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色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卟啉和叶绿素、叶酸合成、维生素B6、亚油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中段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发生术后疲劳与色氨酸、精氨酸、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等代谢途径变化引起的脑内5-HT合成增多、血液循环功能减弱、能量供给障碍相关。由于目前非靶向代谢物的鉴定仍有不足,具体各种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术后疲劳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博文 陈延 +2 位作者 杨志刚 钟媛 梁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内镜联合DSA救治的31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对其病因诊断、止血效果、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例...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内镜联合DSA救治的31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对其病因诊断、止血效果、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例患者中,经单纯内镜确诊20例,经DSA检查确诊29例,DSA病因诊断率为93.5%(29/31)。29例DSA确诊患者中,25例进行栓塞治疗,止血成功21例(84.0%),失败4例(1例在DSA定位后转手术治疗抢救成功,3例无法手术治疗而死亡);不适宜栓塞治疗4例,在DSA定位后转手术治疗止血成功。保守治疗成功2例,总救治成功率为90.3%(28/31)。(2)31例患者中,DSA显示造影剂血管外溢进入肠腔22例(71.0%);血管突然中断、杵状改变、血管紊乱增粗、"抱球征"等间接征象7例,在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对相应血管进行栓塞。(3)28例生存患者随访3~6个月仍存活,无再发出血。结论内镜联合DSA在诊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中能优势互补,救治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体现"及时、安全、有效"的急救理念,能为进一步手术治疗争取时间并做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内镜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复氧对hepG2细胞STC-1和STC-2的mRNA表达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子安 谭志容 +3 位作者 徐宁 李涛 李曼 尹芳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及复氧对hepG2细胞STC-1和STC-2的mRNA表达影响。方法:用化学缺氧剂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用RT-PCR法分别检测在hepG2细胞缺氧和复氧条件下STC-1、STC-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hepG2细胞中,STC-1mRNA无论在缺氧还是复氧情况... 目的:研究缺氧及复氧对hepG2细胞STC-1和STC-2的mRNA表达影响。方法:用化学缺氧剂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用RT-PCR法分别检测在hepG2细胞缺氧和复氧条件下STC-1、STC-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hepG2细胞中,STC-1mRNA无论在缺氧还是复氧情况下,几乎不表达;STC-2mRNA在缺氧条件下表达升高,并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而升高,复氧后表达又降低,并随复氧时间延长而恢复至正常。结论:STC-2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人斯钙素-1 人斯钙素-2 缺氧 复氧 STC-1 ST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雅丽 许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32-263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散在的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系统评价,通过Meta分析生成大样本、更具有说服力的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证据。方法:在CBM、CNKI、VIP、PubMed、MEDLIN...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散在的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系统评价,通过Meta分析生成大样本、更具有说服力的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证据。方法:在CBM、CNKI、VIP、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全面收集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再进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979例受试者。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临床总疗效较优,对患者FEV1、FEV1%预计值无明显治疗作用,也尚不能改善患者FEV1/FVC。结论:培土生金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COPD总有效率,但此结论仍需更多大规模、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培土生金法 补脾益肺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疽诺卡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能能 许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51,共3页
诺卡菌病是诺卡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诺卡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不是人体正常菌群,不呈内源性感染^[1]。已知诺卡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4种:星形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豚鼠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在这4种类型中鼻疽诺卡菌相对少见。本文报道... 诺卡菌病是诺卡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诺卡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不是人体正常菌群,不呈内源性感染^[1]。已知诺卡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4种:星形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豚鼠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在这4种类型中鼻疽诺卡菌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鼻疽诺卡菌引起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通过血清及脑脊液感染病原体高通量基因检测法检出鼻疽诺卡菌,诊断为鼻疽诺卡菌引起的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疽诺卡菌 肺部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