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延 伍灿贤 +1 位作者 朱盈盈 何家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将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筛选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观察。结果:共收集可统计分析的患者213例,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其中以单纯证候多见,...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将依据公认的诊断标准筛选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观察。结果:共收集可统计分析的患者213例,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其中以单纯证候多见,其分布特点为:肠道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气虚弱证>瘀血内阻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湿滞证,其中肠道气滞证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脾虚证是最多的兼夹证型。结论:目前的诊疗指南对功能性便秘临床证候的概括是比较完善的,对临床有指导价值;肠道气滞证这一相对集中的固定证型的存在,有助于对功能性便秘核心病机的认识及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阴虚肠燥证的缺失,提示我们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证候 肠道气滞证 阴虚肠燥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爱丽 黄亮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发病后中医证候与脑动脉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进行研究。按病灶侧血流速度分为血流速度减慢组、增快组、正常组。以血流速度为应变量,以证侯积分为自变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发病后中医证候与脑动脉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进行研究。按病灶侧血流速度分为血流速度减慢组、增快组、正常组。以血流速度为应变量,以证侯积分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多因素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缺血中风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有影响的证候。结果:风证、火热证积分是血流速度增快的重要影响因素,痰证和气虚证的积分是血流速度减慢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缺血中风患者的证候与TCD所测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存在相关性。表现为风证、火证的积分越高,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可能性越大,痰证、气虚证积分越大,血流速度减慢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中风 中医证候 经颅多普勒 相关分析 Muhinom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君 何逸清 +5 位作者 林少明 陈瑞兰 李利 王艳 钟颖嫦 谭筱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探讨影响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血培养确诊为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病例,...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探讨影响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血培养确诊为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病例,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40例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平均年龄(50.4±16.6)岁。血培养分离白假丝酵母菌90株(37.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3株(26.3%),热带假丝酵母菌53株(22.1%)。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90%,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40.0%、59.3%、62.3%),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也偏低(分别为62.3%、6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器官衰竭(OR=5.872,P<0.001)、脓毒性休克(OR=3.313,P=0.005)为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是引起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且检出了耐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的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器官衰竭、脓毒性休克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菌血症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虚实证候及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芳 梁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虚实证候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记录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候,判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各中医证型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研究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虚实证候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记录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候,判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各中医证型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的APECHE II评分、血乳酸等生化指标,进展至MODS/死亡的比例等,比较合并肠功能障碍者的预后。结果: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预后差,且与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中,实证仅占37.0%,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占有更大比例,而且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虚证的肠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差。结论:肠功能障碍可能加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应注意保护肠道功能。中医临证时,在清热、通腑、祛邪的同时,也需兼顾正气,避免伤及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功能障碍 讧候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璐 许鸿新 +4 位作者 张思伟 陈璐 罗素云 林俊杰 刘长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刺点为针刺组穴位旁开2寸处。手法进针,留针30 min,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307,P<0.01),而假针刺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假针刺组(χ~2=33.61,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值较治疗前有提高趋势,但这种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BMD值较治疗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结论短疗程的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可以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并且这种临床症状的改善要早于骨密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补肾健脾法 针刺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建文 杨时鸿 +4 位作者 黄燕 蔡业峰 蒋革新 张燕婷 黄培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症、住院病死率、治疗90天再住院率、治疗90天病死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21.82±11.72天vs17.85±7.54天,P=0.006),住院费用降低不明显(11924.76元vs10030.50元,P=0.230),其中检验费和其他费用下降明显,药物费有下降趋势,治疗费略有上升,而平均日费用有上升趋势。治疗90天后患者生活能力(BI)有提高(P<0.05),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明显(P<0.05),但治疗14天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90天后再住院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医疗质量,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路径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易云平 张思伟 潘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111,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BMD)的改变与部分临床检查指标的相关性,为预防、诊断和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72名已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空腹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钙、磷、生化...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BMD)的改变与部分临床检查指标的相关性,为预防、诊断和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72名已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空腹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钙、磷、生化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根据T2DM患者的BMD值,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钙、血清磷、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WHO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中骨质疏松患者达到44.4%。骨质疏松(OP)组与非OP组比较,OP组年龄显著大于非骨质疏松组,病程明显长于非骨质疏松组,BMI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实验室指标中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无显著差异;OP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非OP组。相关性分析显示BMD与BMI及血清钙呈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程、TC、LDL呈负相关,与血磷、FPG、HbA1c及HDL无明显相关性;此外男女性别间BMD存在显著差异,老年女性BMD低于老年男性。结论年龄是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BMI能对骨质起相对保护作用;糖、脂代谢紊乱对骨密度的影响需引起重视;此外老年女性更应注意骨质疏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A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趋势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罗强 徐宁 +3 位作者 易四维 黄丽英 何文军 吴子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分析确定MRSA的van基因的表达与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的相关性。方法:分析MRSA菌株耐药谱确定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趋势,通过PCR筛选出现耐药趋势的MRSA菌株中va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RSA菌株对糖肽类抗生素药敏结果... 目的:分析确定MRSA的van基因的表达与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的相关性。方法:分析MRSA菌株耐药谱确定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趋势,通过PCR筛选出现耐药趋势的MRSA菌株中va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RSA菌株对糖肽类抗生素药敏结果中位数和频数分布趋势都显示向耐药方向的偏态分布,而van基因在85株MRSA中没有阳性表达菌株。结论:MRSA菌株对糖肽类抗生素出现明显的向耐药方向发展的趋势,而van基因的表达与这种耐药趋势不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证明对于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还会更加复杂,尤其是hVISA的出现对MRSA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微生物 MRSA 糖肽类抗生素 HVISA va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灰区的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子安 徐宁 +4 位作者 邱智詠 李涛 易四维 何文军 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重新探讨定义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检测"灰区"。方法 :以乙肝表面抗原定值质控血清为标本对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比较试验;同时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由ECLIA检测为乙肝... 目的:重新探讨定义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检测"灰区"。方法 :以乙肝表面抗原定值质控血清为标本对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比较试验;同时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由ECLIA检测为乙肝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的标本,从而重新考虑ELISA试验时的复查"灰区"设定。结果:ELISA检测灵敏度为0.5 IU/mL,ECLIA检测灵敏度为﹤0.125 IU/mL;经过筛选标本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由ECLIA检测为乙肝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的标本的S/CO值为0.24~1。结论:ECLIA的检测灵敏度高于ELISA;同时为了防止漏检,目前ELISA检测HBsAg的所使用的复查"灰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抗癌方抑制PC9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龙妹 吴万垠 +3 位作者 龙顺钦 王苏美 杨小兵 周宇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21-2025,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抑制PC9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台盼蓝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活力的影响,Re...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抑制PC9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台盼蓝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活力的影响,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p-STAT3(Tyr705)]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扶正抗癌方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C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0.05);以浓度依赖性下调MMP-9活力、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以时间依赖性下调p-STAT3(Tyr705)蛋白的表达(P<0.05);过表达STAT3逆转了扶正抗癌方对MMP-9的下调(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通过抑制STAT3的表达下调MMP-9,进而抑制PC9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抗癌方 转移 MMP-9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通络方外洗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液NO、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文治 王慧敏 +2 位作者 邓晓强 李想 邓晋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41-3042,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温经通络熏洗方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液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熏洗组及扶他林...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温经通络熏洗方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液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熏洗组及扶他林组。中药熏洗组:选用温经通络洗方熏蒸患部,加服扶他林安慰剂;扶他林组:口服扶他林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中药安慰剂熏洗。疗程1个月,随访2周。治疗前后及随访2周,以HSS膝关节评分作为功能评定指标进行评价。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关节液进行NO、SOD和MDA的含量的测定。结果:治疗后关节液中NO、SOD、MDA含量测定,中药熏洗组与扶他林组相比NO含量明显减少、SOD明显增加(P<0.05);扶他林治疗组MDA含量无明显改变,中药熏洗组MDA明显减少。中药熏洗组及扶他林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周末两组间HSS评分比较,P<0.05。结论:温经通络洗方熏洗可减少关节液中NO及MDA含量,增加SOD含量,并有效地缓解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炎 中药外洗 治疗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2例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莉 林旋龄 +6 位作者 刘鹏熙 陈前军 司徒红林 关若丹 王一安 官怀 林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并确立证型的主要四诊信息,为建立乳腺癌术后巩固期患者的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乳腺癌巩固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法和"频数... 目的:探讨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并确立证型的主要四诊信息,为建立乳腺癌术后巩固期患者的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乳腺癌巩固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法和"频数归一化"研究。结果:经专家确认,聚4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分别是脾肾两虚证(占34.8%)、肾虚血瘀证(占27.9%)、肝肾阴虚证(占4.7%)、有病无证型(占32.5%)。结论:经过临床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乳腺癌巩固期的辨证分型及证候指标,为该期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Akt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宁 王栋 +3 位作者 庄俊华 李曼 黎小琼 黄宪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3-1755,共3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Akt靶向的RNA干扰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转染RAFLS并表达靶向Akt的siRNA序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kt表达,MTT法检测RAFL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Akt靶向的RNA干扰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转染RAFLS并表达靶向Akt的siRNA序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kt表达,MTT法检测RAFL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pL/Akt后,RAFLS中Akt1、Akt2的mRNA分别下降了65%和68%以上,Akt蛋白的表达量在48h后下降76.19%(P<0.05),RAFLS细胞增殖在48、72、96h分别下降了27.50%、44.69%和56.80%(P<0.05)。结论: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能够降低Akt蛋白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RAFL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AKT RNA干扰 慢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衰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翁燕娜 韩云 谢东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通气模式及调整呼吸机参数,视病情使用抗生素...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通气模式及调整呼吸机参数,视病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化痰药、扩血管药、强心药及营养支持治疗等。试验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健脾益肺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电针双侧足三里30min,每日2次。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呼吸肌耐力指标(吸气时间比例、呼吸浅快指数)和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P、Alb、Hb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治疗后TP、Hb较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周白蛋白水平较前亦明显下降(P<0.01),但在治疗后2周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后1周有所升高,但这种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水平较前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2周的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组经治疗后2周浅快指数、吸气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浅快指数及吸气时间均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有利于加强肌肉的营养,减少呼吸肌蛋白的分解,改善骨骼肌能源物质的供给,从而增强呼吸肌耐力,减轻呼吸肌疲劳,有助于促进呼衰的纠正,实现脱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生金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柴小姝 吴万垠 +3 位作者 张海波 邓宏 龙顺钦 刘伟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观察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给予35例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消积饮、华蟾素及长春瑞滨连续治疗4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14.3%,稳定率(CR+PR+NC)为88.6%,平均... 目的:观察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给予35例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消积饮、华蟾素及长春瑞滨连续治疗4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14.3%,稳定率(CR+PR+NC)为88.6%,平均生存时间为8.0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7.0个月,1年生存率为28.6%,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5.0个月。结论: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微弱,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提高,可作为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适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疗法 长春瑞滨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两对半ELISA试剂盒性能证实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宁 李曼 +2 位作者 黄妩姣 黄宪章 梁伟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4,共3页
用新、旧试剂盒(分别为KitB、KitA)检测了同一批标本(170份患者标本)、临界值质控品和标准质控品,初步确定新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再通过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新试剂盒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最后通过分析... 用新、旧试剂盒(分别为KitB、KitA)检测了同一批标本(170份患者标本)、临界值质控品和标准质控品,初步确定新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再通过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新试剂盒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最后通过分析临床标本阳性率以及临床反馈资料来综合证实新试剂盒的性能满足要求。结果表明,KitB试剂盒可以更换原来的KitA试剂盒,为临床实验室更换乙肝两对半试剂盒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试剂盒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游离甲状腺素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珺 黄宪章 +3 位作者 徐宁 庄俊华 张秀明 梁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Bayer、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9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240、强生VITROS ECI、德普immulite-...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Bayer、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9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240、强生VITROS ECI、德普immulite-1000)上进行FT4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FT4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FT4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系数!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以强生VITROSECI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240临床均可接受、德普immulite-1000临床部分可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FT4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存在部分不可比性。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两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检测系统 甲状腺激素类 比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强 黄宪章 +3 位作者 徐宁 庄俊华 张秀明 梁伟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参照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CHOL、TG,对本院3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朗... 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参照NCCLS《EP9-A文件》的要求,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CHOL、TG,对本院3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测定21次和测定新鲜血清标本40份。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清标本TCHOL、TG测定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测定新鲜血清标本TCHOL、TG可靠性系数α分别为0.9977、0.9990,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各检测系统测定TCHOL、TG的精密度CV均小于5%,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TG检测系统2和系统3均未超出临床接受范围,而TCHOL均超出临床接受范围。3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TG结果具有可比性;而TCHOL结果不具有可比性,需采取整改措施。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二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标方法测定前白蛋白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永坚 冯妙芙 易四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1-1692,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两点定标方法与多点定标方法测定前白蛋白的差异。方法:选用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试剂,进行两点定标与多点定标,同时检测60份样品和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进行相关性和准确性的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和相对偏差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用两点定标方法与多点定标方法测定前白蛋白的差异。方法:选用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试剂,进行两点定标与多点定标,同时检测60份样品和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进行相关性和准确性的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和相对偏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点定标结果与多点定标结果相比明显偏低:低值、中值和高值分别偏低9.2%、1.7%和11.6%。两点定标方式定标,浓度≤100mg/L时,结果可偏低33.1%,浓度在101~400mg/L时,结果相差3.7%,浓度>400mg/L时,结果相差11.7%。而多点定标方式结果准确,相对偏差CV=2.7%,两者相差CV=12.1%。结论:不同定标方式的测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多点定标法测定前白蛋白比两点定标法准确,应提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定标 透射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高血压急症38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嶷 时枫 覃小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88-148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平衡针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