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超声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评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华扬 钟经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1-725,共5页
脑血管超声包括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CD与TCD已分别经过了30、4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程。脑血管超声在颅内、外动脉特别是颅内动脉病变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与随访,以及在神经重症功能评估和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超声包括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CD与TCD已分别经过了30、4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程。脑血管超声在颅内、外动脉特别是颅内动脉病变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与随访,以及在神经重症功能评估和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右向左分流、脑血流自动调节、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的检查评估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作者重点评述了脑血管超声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向左分流 脑血流自动调节 镰状细胞病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定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钟经馨 欧爱华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2-758,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脑血管超声诊断现状、诊断难点以及制定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以各级医疗机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 目的调查我国脑血管超声诊断现状、诊断难点以及制定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以各级医疗机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的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条目涉及应答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机构所在区域(Q1)、医疗机构级别(Q2),TCD或TCCD从业人员执业范围(Q3)、职称(Q4);脑血管及颈部血管评估模式(Q5);专家共识总体需求情况(Q6)以及TCD诊断相关问题(Q7~Q17)。TCD诊断相关问题有3个维度(诊断标准、多维度综合评估和血运重建围手术期动态监测),共11个条目(Q7~Q17: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发育变异、侧支循环判断、血运重建术后的超声动态监测、脑血管痉挛、对比增强TCD检查等问题)。同时设立了开放性问题:脑血管超声最需要完善的内容(Q18)。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可靠性分析,以Cronbach′sα系数≥0.7为信度良好,效度评价采用因子分析。不同条件下对专家共识各条目需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结果共收回完整、有效的调查问卷1395份,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TCD或TCCD从业人员(西藏自治区无应答),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信度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α系数=0.917(F=132.702,P<0.01)。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0.930(χ^(2)=8478.844,P<0.01),提取3个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70.600%。应答人群中以三级甲等医院占比最高[64.2%(896/1395)];职称分布以主治医师占比最高[48.5%(676/1395)],其次是高级职称[37.2%(519/1395)];应答人群中,亟需专家共识者占66.6%(929/1395),需要完善现有标准者占32.7%(456/1395)。医疗机构所在区域、从业人员不同职称及不同评估模式的应答人群对专家共识总体需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应答人群对脑血管超声检测若干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的需求具有迫切性,专家共识的出台可能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精准化评估体系,从而促进脑血管超声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及同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和问卷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脑梗死病史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惠芬 查露露 +3 位作者 王东亚 陈蕊 朱乐英 胡采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具有脑梗死病史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火神山医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的分析具有脑梗死病史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火神山医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临床分型标准,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结果共纳入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其中普通型31例,重型29例。临床结局出院54例,转院3例,死亡3例。重型患者较普通型患者更易出现呼吸衰竭(20.7%vs 3.2%,P=0.049)、急性心肌损伤(17.2%vs 0,P=0.022)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方面,重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CRP水平高于普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计数(OR 1.799,95%CI 1.208~2.678,P=0.004)、淋巴细胞计数(OR 0.038,95%CI 0.004~0.359,P=0.004)为重型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COVID-19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重型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脑梗死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取栓术31例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贵福 马朝晖 +3 位作者 罗望池 尤劲松 朱吉祥 李铁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动脉取栓术,共3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合并大...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动脉取栓术,共3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2例,基底动脉闭塞9例,合并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1例,颈内动脉末段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回顾性分析其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并比较其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情况。结果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成功再通,颈内动脉有6例(6/9)获再通。12例患者因为再通后仍存在管腔狭窄而放置支架。术后颅内出血4例(12.9%),死亡8例(25.8%)。在死亡患者中,5例责任动脉在颈内动脉,3例在基底动脉。从发病到获得再通时间超过8 h者8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颈内动脉闭塞患者。90 d随访患者中,出院MRS评分预后良好(<2)的有15例(48.4%)。结论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动脉取栓对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获得较高的再通率,改善临床结局,但对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效果不理想,再通率低,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0例报告)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贵福 马朝晖 +4 位作者 罗望池 尤劲松 郭建文 朱吉祥 李铁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ev3 Inc,Plymouth,MN)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行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治疗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资料,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ev3 Inc,Plymouth,MN)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行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术治疗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资料,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4例,合并基底动脉闭塞1例,合并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对比患者术前及出院时NIHSS评分以及随访90d时mRS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成功获得再通,3例患者在取栓后M1段存在明显狭窄,给予支架成形纠正狭窄满意(残余狭窄率<20%)。3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例为外囊出血,约12 mL,2例为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均为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死亡2例,均为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入院NIHSS评分(10.83±5.95)与出院时NIHSS评分(7.38±5.5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0d随访临床结局优良患者13例(mRS<2)。结论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动脉取栓能获得较好的再通率,对于超过静脉或动脉溶栓传统安全时间窗的患者,根据患者DWI及PWI匹配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半暗带,取栓时机可扩大到8 h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支架 急性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舌骨-甲状软骨间距评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黄格朗 杨稀月 黄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04-2308,共5页
背景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准确地评估吞咽功能在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评估方法正确率和特异度较低,且兼具辐射性以及操作复杂等特点,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作为一项无创、便捷、可重复性高... 背景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准确地评估吞咽功能在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评估方法正确率和特异度较低,且兼具辐射性以及操作复杂等特点,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作为一项无创、便捷、可重复性高的检查手段,可准确地测量舌骨-甲状软骨间距(HLA),为评估吞咽功能提供了新思路。目的探讨HLA评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42例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取本院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均经吞咽荧光透视检查(VFSS)证实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两名超声科医生(检查者Ⅰ、Ⅱ)分别对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检查,评估超声检查的可靠性。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咽部超声检查,测量或计算舌骨-甲状软骨间最大距离(MHLA)、最小距离(NHLA)和舌骨-甲状软骨缩短距离(HLAS)以及舌骨-甲状软骨间距离缩短率(ASR),比较两组间各超声测值的差异,并将各超声测值与VF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NHLA、HLAS及ASR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结果检查者Ⅰ、Ⅱ测量MHLA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75和0.949,测量NHLA的ICC分别为0.924和0.957。研究组NHLA大于对照组,HLAS、ASR小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与NHLA呈负相关(rs=-0.581,P<0.001),而与HLAS及ASR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75、0.778,P值均<0.001)。NHLA、HLAS及ASR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907〔95%CI(0.822,0.960)〕、0.852〔95%CI(0.757,0.921)〕和0.972〔95%CI(0.910,0.996)〕。ASR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AUC大于NHLA和HLAS(Z=2.012、3.421,P=0.044、<0.001)。ASR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为40.63%,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5.71%、100.00%、0.857。结论ASR诊断吞咽功能障碍的AUC大于NHLA和HLAS,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提示超声测量HLA能够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其中ASR是诊断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超声测量 舌骨 甲状软骨 舌骨-甲状软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50
7
作者 黄格朗 唐夏林 黄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1-705,70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 目的:系统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EMBAS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 disc)、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文献检索起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6年10月。对不同文献分别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方法,及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提取有效数据,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206例患者,定量分析5项研究,其余作描述性研究。meta分析2个结局指标改良Ashworth指数(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ugl-Meyer Motor Scale,FMA),治疗的前后结果对照显示,rTMS对脑卒中患者指屈肌痉挛MAS评分的影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MD=0.77,95%CI(0.15,1.38)],对患者腕屈肌痉挛MAS评分的影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MD=0.83,95%CI(0.33,1.33)],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评价的FMA运动评分,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MD=-0.53,95%CI(-0.79,0.26)]。结论:现有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肌痉挛和提高肢体运动功能。鉴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痉挛 运动功能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对1-甲基-4-苯基吡啶帕金森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3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罗恩丽 蔡定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Co Q10)在不同给药时间窗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标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质量250~280 g。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 目的探讨辅酶Q10(Co Q10)在不同给药时间窗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标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质量250~280 g。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每组12只。比较4组大鼠行为学(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前肢跨步运动试验、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情况,测定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OX-42)免疫荧光强度、多巴胺(DA)神经元存活率、线粒体酶复合体Ⅰ(ComplexⅠ)的活性。结果 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22.299,P<0.01;F时间=132.494,P<0.01;F组间=99.994,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前肢跨步运动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0.622,P<0.01;F时间=107.880,P<0.01;F组间=45.621,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281,P<0.05;F时间=120.000,P<0.01;F组间=40.200,P<0.01)。4组大鼠OX-42免疫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0,P<0.01);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OX-42免疫荧光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4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757,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高于模型组(q=9.136,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的ComplexⅠ活性分别为(174.3±27.2)、(93.5±17.0)、(151.3±21.9)、(116.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95,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ComplexⅠ活性高于模型组(q=6.507,P<0.01);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ComplexⅠ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50,P>0.05)。结论 Co Q10预防性给药对MPP+-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ComplexⅠ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 多巴胺能神经元 辅酶Q10 1-甲基-4-苯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3CR1参与雷公藤内酯对MPP^+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子懿 高俊鹏 +4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蔡业峰 罗恩丽 蔡定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及其溶剂对照组,利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强度测...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及其溶剂对照组,利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强度测定多巴胺神经元存活率、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免疫荧光强度测定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PP+黑质内注射可使模型组OX-42免疫荧光强度增高,DA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雷公藤内酯组OX-42免疫荧光强度较模型组低(P<0.01),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多(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雷公藤内酯组CX3CR1表达量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对MPP+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有关,抑制CX3CR1可能是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雷公藤内酯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纤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冼凯莉 杜宝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小纤维神经病系指主要累及小直径有髓鞘Aδ类纤维和无髓鞘C类纤维的一组疾病,典型表现为异常疼痛、痛温觉缺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检出大纤维(Aα类和Aβ类纤维)病变,而无法评价小纤维功能。本文拟对近年来小纤维... 小纤维神经病系指主要累及小直径有髓鞘Aδ类纤维和无髓鞘C类纤维的一组疾病,典型表现为异常疼痛、痛温觉缺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检出大纤维(Aα类和Aβ类纤维)病变,而无法评价小纤维功能。本文拟对近年来小纤维神经病的神经病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等筛查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纤维神经病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抗Yo抗体阳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少琴 张昌林 +1 位作者 翁銮坤 招远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5-1266,共2页
患者,女,58岁,因“头晕伴行走不稳40余天”于2020年1月3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患者于2019年11月中旬开始出现头晕,行走摇摆,多次至各医院就诊,期间查颅脑CT提示额部硬膜下少许积液;头颅MR+颈部CTA提示轻度脑白质缺血变性;视频眼震图提示... 患者,女,58岁,因“头晕伴行走不稳40余天”于2020年1月3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患者于2019年11月中旬开始出现头晕,行走摇摆,多次至各医院就诊,期间查颅脑CT提示额部硬膜下少许积液;头颅MR+颈部CTA提示轻度脑白质缺血变性;视频眼震图提示右侧前庭功能轻度受损(周围性),前庭功能中枢性病变。接诊医生考虑“耳石症”,予耳石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广东省中医院 接诊医生 视频眼震图 中枢性 颅脑CT 耳石复位 硬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华医学”-中医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看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朝晖 邓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72-975,共4页
目的:通过学习中医的发展过程,分析中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了解中医内涵,判断中医发展方向。方法:从政治、经济、哲学等多角度剖析中医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分析目前中医之困局,从而提出应对之策。结果:"新中华医学"的... 目的:通过学习中医的发展过程,分析中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了解中医内涵,判断中医发展方向。方法:从政治、经济、哲学等多角度剖析中医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分析目前中医之困局,从而提出应对之策。结果:"新中华医学"的发展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仅包括狭义的传统医学,也包括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内容。结论:要破解目前中医之困局,必须首先由思想上摆脱桎梏,从而改革体制,才能促进中华医学之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医 中医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二次枕大池注血法”构建Wistar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被引量:22
13
作者 马朝晖 李贵福 +2 位作者 罗望池 黄燕 李铁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总结大鼠"二次枕大池注血法"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经验体会。方法通过对"二次枕大池注血法"进行步骤简化及改良:①省去穿刺环枕膜、抽取脑脊液步骤;②不必完全显露环枕膜。通过断头取脑后直接观察判断建模... 目的总结大鼠"二次枕大池注血法"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经验体会。方法通过对"二次枕大池注血法"进行步骤简化及改良:①省去穿刺环枕膜、抽取脑脊液步骤;②不必完全显露环枕膜。通过断头取脑后直接观察判断建模是否成功。结果术中死亡大鼠14只,成功复制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120只(89.6%)。术后35只模型大鼠出现意识改变、肢体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9%)。结论改良的"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控制穿刺进针角度及深度,控制注血量和注血速度,防止堵管是造模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_10联合干预MPP^+帕金森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3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罗恩丽 蔡定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10(Co Q10)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PD)模型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将制作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Co Q10组和联合给药组...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10(Co Q10)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PD)模型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将制作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Co Q10组和联合给药组。对比各组行为学、TH、OX-42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结果、线粒体酶复合体I(Complex I)活性。结果:雷公藤内酯与Co Q10均可部分减轻MPP+诱导的PD模型鼠行为学缺陷,联合给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TH阳性神经元数量联合给药组比雷公藤内酯组(P<0.01)及Co Q10组(P<0.01)显著增多。雷公藤内酯组及联合给药组CX3CR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低(P<0.01)。Co Q10组及联合给药组可使Complex I的活性增高(P<0.01)。结论:CX3CR1抑制剂与线粒体Complex I增强剂联合给药较单一给药对MPP+PD大鼠模型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线粒体酶复合体I 多巴胺神经元 雷公藤内酯 辅酶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喉镜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咽喉改变及与球麻痹的关系
15
作者 杨碧莹 郑瑜 +1 位作者 侯晓妹 杜宝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动态喉镜下咽喉改变的特点及其与球麻痹的关系,探讨动态喉镜对ALS的球麻痹症状(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肌电图、动态喉镜检查和量... 目的:回顾性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动态喉镜下咽喉改变的特点及其与球麻痹的关系,探讨动态喉镜对ALS的球麻痹症状(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肌电图、动态喉镜检查和量表评估。根据咽喉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对喉部检查的情况进行描述并打分。量表评估包括ALSSS量表(构音和吞咽部分)、改良的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ALS自我评估问卷(ALSAQ-40)和Frenehay构音障碍评定法。结果:32例患者中,RFS评分异常有13例(40.63%)。异常集中于声门下水肿和喉室消失。RFS评分与ALS患者ALSFRS-R言语评分、ALSSS-SP(构音)评分、Frenchay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病部位、诊断级别、吸烟史、胃病史、ALSFRS-R流涎、ALSFRS-R吞咽、ALSAQ-40饮食能力、ALSAQ-40社交能力、肌电图有无延髓段病变无相关性。喉镜与肌电图相比,对球麻痹的检出率无提高(P>0.05)。构音障碍组与无构音障碍组比较,RFS评分的总分和喉室消失的评分较高(P<0.05)。吞咽困难与无吞咽困难组比较,RFS评分中的声门下水肿评分较高(P<0.05)。RFS评分异常(>7分)与Frenchay中的舌功能评分异常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动态喉镜异常与ALS患者的球麻痹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尤其是构音障碍方面。动态喉镜可用于评估ALS患者的球麻痹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动态喉镜 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对疼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的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27
16
作者 莫苗苗 张小培 +7 位作者 叶日春 陈娇 林满秋 朱丽红 王金林 张雅琴 刘文硕 魏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59,共7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实践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知识问卷、态度问卷和行为... 目的:调查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实践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知识问卷、态度问卷和行为问卷。结果: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的知识得分为(28.67±8.00)分,态度得分为(40.10±5.59)分,行为得分为(27.15±9.2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ICU护士实践行为的因素有:知识得分、医院级别和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可解释总体变异的14.6%。结论 :ICU护士疼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知识相对不足,态度较为积极,实践行为亟待加强,提示管理者需要加强ICU护士相关培训,尤其是谵妄评估、每日唤醒实践、减少保护性约束和维持正常昼夜节律等方面,以提高其对疼痛、躁动和谵妄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疼痛 躁动 谵妄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含药血清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子懿 卢鸿基 +4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王立新 蔡业峰 蔡定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58-2463,共6页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灯盏生脉胶囊(DZSM)含药血清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24 h内SD大鼠的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GD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低剂量D...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灯盏生脉胶囊(DZSM)含药血清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24 h内SD大鼠的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GD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低剂量DZSM组、高剂量DZSM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及造模,其他各组在OGD/R前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正常大鼠血清、低剂量DZSM含药血清、高剂量DZSM含药血清预处理,在OGD/R后24.0 h用光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量,并观察OGD/R后0.5、6.0、12.0、24.0 h Cx43表达变化。结果OGD/R后24.0 h,OGD模型组神经元呈现损伤特征,细胞存活率〔(54.6±6.4)%〕较空白对照组(100.0%)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48.6±4.6)%与(8.8±1.0)%〕(P<0.05);OGD/R模型组Cx43在OGD/R后0.5 h表达量升高,并持续整个观察过程(P<0.05)。低、高剂量DZSM组光镜下可见神经元损伤,较OGD模型组减轻;低剂量DZSM细胞存活率为(69.6±7.7)%,高剂量DZSM细胞存活率为(76.1±8.8)%,均较OGD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高(P<0.05);低剂量DZSM组细胞凋亡率为(25.0±5.9)%,高剂量DZSM组为(18.2±4.9)%,与OGD模型组〔(48.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D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低剂量DZSM组和高剂量DZSM组Cx43表达量分别为(72.8±6.9)、(63.1±6.6)、(21.1±3.2)、(24.4±3.8),低、高剂量DZSM组与OGD模型组相比,Cx43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 DZSM含药血清可抑制OGD/R模型神经元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脑缺血 神经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