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应性鼻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阮岩 陈群 +1 位作者 杨占军 张金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运用自制变应性鼻炎(A llergic rh intis,AR),生存质量量表,研究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临床证型,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分制评分并用非双盲定群研究进行检验。结果:71名变应性鼻炎患者参加AR生存质量量... 目的:运用自制变应性鼻炎(A llergic rh intis,AR),生存质量量表,研究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临床证型,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分制评分并用非双盲定群研究进行检验。结果:71名变应性鼻炎患者参加AR生存质量量表原始表的项目的筛选,从测评结果来看,在自身症状,活动受限,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以活动受限和心理因素评分最高,另外,年龄大者,病程越长者及女性患者评分高,说明受影响越大,各方面的评分与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其中以肾阳不足型为高(P<0.05)。结论:对女性患者、年龄大者、病程长者多注意活动受限情况,除药物治疗外,要多进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生存质量 测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例喉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伍映芳 陈彩凤 李云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编写信息采集表对本单位已出院的喉癌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聚类分析得到喉癌的三个证候分类。结论:喉癌的中医证型可... 目的:探讨喉癌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编写信息采集表对本单位已出院的喉癌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聚类分析得到喉癌的三个证候分类。结论:喉癌的中医证型可能是一个以痰瘀为主导,并逐步演变的过程,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肿瘤的侵犯,痰热瘀互结证所占比例越高,所包含的中医证候要素越多,中医证型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喉癌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
3
作者 李松键 王涂路 +1 位作者 欧爱华 李云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 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聋51例(51耳);正常对照组50例(100耳)。ARLT测试采用GSITYMPSTART中耳分析仪,探测音226 Hz,刺激频率为1 000 Hz,刺激强度为高于同侧耳1 000 Hz声反射阈10dB,最大刺激声120 dB HL,平均叠加次数为5次,重复检查,取平滑曲线所对应初潜伏期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病例的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数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组耳蜗性聋患者声反射潜伏期(ARLT)非交叉和交叉的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非交叉)小于正常人,可作为诊断耳蜗性聋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性聋 蹬骨肌声反射 声反射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喆 李鸿 +2 位作者 王贝贝 余卓锦 杨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00-1900,共1页
患者,男,67岁,全身骨痛伴皮肤瘙痒2年,因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术前PTH〉1900pg/mL。术前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胸骨后缘上腔静脉前上水平一放射性核素聚集影,大小约1.5cm×1.5cm(图1)。术中静滴亚甲蓝后,相继于... 患者,男,67岁,全身骨痛伴皮肤瘙痒2年,因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术前PTH〉1900pg/mL。术前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胸骨后缘上腔静脉前上水平一放射性核素聚集影,大小约1.5cm×1.5cm(图1)。术中静滴亚甲蓝后,相继于左上、左下、右上发现3个经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之后于上纵隔发现异位的被胸腺脂肪组织包绕的甲状旁腺(图2),切除此肿物(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纵隔异位 放射性核素扫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全身骨痛 慢性肾衰 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的嗓音康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任良 刘春林 许家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31-2432,共2页
目的:观察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过程。方法:对66例声带良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患者,在局麻下经电视纤维喉镜或全麻下经支撑显微喉镜行声带病变切除,术后第3、7、14、28天作客观嗓音声学分析及主观嗓音心理... 目的:观察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过程。方法:对66例声带良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患者,在局麻下经电视纤维喉镜或全麻下经支撑显微喉镜行声带病变切除,术后第3、7、14、28天作客观嗓音声学分析及主观嗓音心理听觉评价。结果:根据嗓音心理听觉评价,其中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两者之间,嗓音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嗓音声学分析,其中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后第7天和第28天、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之间的JITTER、SHIMME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之间的NN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带良性病变手术后,患者嗓音质量逐渐改善,嗓音恢复经历一个加重、好转、明显好转、完全恢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良性病变 嗓音声学分析 声带良性病变 手术后 康复研究 心理听觉评价 电视纤维喉镜 JITTER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