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妙莲 胡珺 +4 位作者 高云龙 王会敏 吴新忠 柯培锋 王建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通过评价血液常规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使临床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利用实验室内部的分析仪器日常工作中得到的复现性和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比对结果,分析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 目的:通过评价血液常规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使临床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利用实验室内部的分析仪器日常工作中得到的复现性和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比对结果,分析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取k=2时,包含概率P=95.45%,WBC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03±0.23)、(7.23±0.53)、(18.22±1.26)×109/L;RBC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34±0.08)、(4.35±0.10)、(5.20±0.15)×1012/L;Hb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8.95±3.08)、(121.90±3.38)、(157.87±9.69)g/L;PLT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7.65±11.69)、(221.17±32.53)、(515.63±91.83)×109/L。结论:通过对不确定度的评价,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有助于临床更好地理解、使用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血液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DIC患者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的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彬 陈茶 +4 位作者 高玲 姜傥 钟武平 刘敏 林爱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211,共6页
【目的】研究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在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变化,了解它们在诊断产科早期DIC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07例正常孕妇按孕期分为早孕组(≤12周)、中孕组(13~28周)和晚孕组(≥29... 【目的】研究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在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变化,了解它们在诊断产科早期DIC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07例正常孕妇按孕期分为早孕组(≤12周)、中孕组(13~28周)和晚孕组(≥29周),检测了31例早孕、14例中孕、62例晚孕、34例产科早期DIC和31例正常对照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LT)]和分子标志物F1+2、TM和D-dimer。[结果]PT、APTT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PLT(155±60)×109/L低于正常对照组(241±63)×109/L和妊娠各期组(分别为(233±64)×109/L、(203±50)×109/L、(216±55)×109/L)(P<0.05),Fbg、F1+2、TM、D-dimer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升高(P<0.05),早期DIC组Fb(g4.0±1.0)g/L与中孕组(3.8±0.8)g/L、晚孕组(4.1±0.5)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F1+2(4.43±1.43)nmol/L、TM(31.5±8.5)μg/L、D-dimer630(479)μg/L浓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妊娠各期组(P<0.05)。除PLT和Fbg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外,指标F1+2、TM、D-dimer、PLT、Fbg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或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PT、APTT不能及时反映孕妇体内的高凝状态,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产科早期DIC的敏感指标。Fbg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的一个指标,但不是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F1+2、TM、D-dimer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 妊娠 F1+2 D—dimer 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白介素-10基因在广东地区人群中的变异特征及与鼻咽癌的相关性
3
作者 沈智超 刘芡芡 +2 位作者 晁艳 罗兵 王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8-53,共6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变异与EBV相关疾病发生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地区人群中EBV白介素-10基因(viral interleukin-10,vIL-10)基因变异特征,探讨其变异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生的关...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变异与EBV相关疾病发生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地区人群中EBV白介素-10基因(viral interleukin-10,vIL-10)基因变异特征,探讨其变异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生的关系。采用PCR和DNA测序检测NPC组织和健康成年人咽漱液中vIL-10序列。50例NPC和70例健康人群完成序列测定,其中42例(84.0%)NPC和60例(85.7%)健康人群与EBV标准株B95-8氨基酸序列一致,被分类为B95-8型;剩余8例(16.0%)NPC和10例(14.3%)健康人群在信号肽区域出现氨基酸突变,被分类为SPM变异型。2种型别及4处共有突变在2种人群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广东地区NPC和健康人群中EBV vIL-10高度保守,均以B95-8型为主,而SPM变异型的地域性分布及与鼻咽癌的确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基因多态性 病毒白介素-10基因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血清AFP和IL-3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雷演鹏 袁羞 +1 位作者 梁玉婷 孙朝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419,共8页
目的:探讨MRI参数联合血清AFP和IL-3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HCC、肝内胆管癌及良性肝病患者,其中HCC患者10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58例,良性肝病患者179例(包括肝血管瘤... 目的:探讨MRI参数联合血清AFP和IL-3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HCC、肝内胆管癌及良性肝病患者,其中HCC患者10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58例,良性肝病患者179例(包括肝血管瘤患者59例、肝囊肿患者62例、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血清AFP、IL-33水平检测,比较各组患者MRI检查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V_(e))及血清AFP、IL-3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K^(trans)、K_(ep)、V_(e)水平均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癌组和良性肝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组血清AFP、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癌组和良性肝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参数K^(trans)、K_(ep)、V_(e)诊断HCC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38 mL/min、1.32 mL/min和0.36%;AFP、IL-33诊断HCC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4.52ng/mL和100.81 ng/mL;K^(trans)、K_(ep)、V_(e)、AFP和IL-33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4.58%、74.58%、71.19%、77.12%和77.97%,特异度分别为74.53%、77.36%、73.58%、74.53%和74.53%;K^(trans)、K_(ep)、V_(e)、AFP和IL-33联合检测诊断HCC的AUC为0.959(95%CI:0.936~0.982),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53%和90.57%。结论:K^(trans)、K_(ep)、V_(e)、AFP和IL-33联合检测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能为HCC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RI 甲胎蛋白 IL-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和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妩姣 郑智明 +3 位作者 林素香 徐宁 黄宪章 庄俊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41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6例、健康体检人群101例的血清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的血清CA724水平,统计分析CE...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41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6例、健康体检人群101例的血清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的血清CA724水平,统计分析CEA和CA724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和CA72-4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水平(P<0.05),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EA和CA72-4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的浓度(P<0.05)。单项检测CEA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5%、76.0%、67.8%,CA724为34.1%、93.4%、65.5%;联合检测CEA和CA724为68.2%、71.7%、70.1%。结论:CEA和CA724对结直肠癌诊断和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724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黄复方灌肠对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邹川 吴禹池 +3 位作者 罗丽 罗强 卢钊宇 刘旭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的纠正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按照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平衡基线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照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临床指南给予规范的基...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的纠正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按照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平衡基线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照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临床指南给予规范的基础治疗,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临床症状、肾功能变化。结果:总共纳入合格病例37例,灌肠组20例,对照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肾功能等各项基线指标均衡。经治疗后,灌肠治疗组的大肠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减少(P<0.01);灌肠治疗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明显增加(P<0.01)。灌肠治疗组的D-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灌肠治疗组的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中药复方灌肠对CKD5非透析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屏障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经结肠靶向给药延缓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新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黄复方灌肠 CKD5非透析期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曲波 黎翠翠 +3 位作者 赵蓉 戴燕 陈前军 陈炜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术前、术后及化疗后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下...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术前、术后及化疗后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下TK1水平的差异。分析术前血清TK1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TK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术后TK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ER、PR双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低于ER、PR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清胸苷激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炜霖 林德伟 +2 位作者 陈曲波 何敏 黄妩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初探TGF-β1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PBC患者、3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初探TGF-β1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PBC患者、3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抗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浓度,比较TGF-β1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BC和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与Child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ALP、GGT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抗gp210抗体无相关性(P>0.05)。结论:PB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LP、GGT及Child分级呈相关性,表明TGF-β1可能在PB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TGF-Β1 CHILD分级 ALP GGT 抗gp210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 shRNA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 Akt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宪章 赵学芹 +2 位作者 李曼 何敏 庄俊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人Akt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RNAi下调Akt基因在结肠癌Lovo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靶向人Akt基因的两条shRNA(Akt1-U6-1#;Akt1-U6-2#)表达序列克隆到入门载体pENTRTM/U6的黏性末端,测序... 目的构建靶向人Akt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RNAi下调Akt基因在结肠癌Lovo细胞系中的表达,观察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靶向人Akt基因的两条shRNA(Akt1-U6-1#;Akt1-U6-2#)表达序列克隆到入门载体pENTRTM/U6的黏性末端,测序鉴定后与目的表达载体Plentio/Block-iT DEST Vector进行LR位点特异性重组;分别将入门载体与目的表达载体转染入Lovo细胞,对细胞株行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siRNA对靶基因Akt的抑制效果。结果 DNA测序证实pENTRTM/U6-TF-shRNA入门载体和Plentio/Block-iT DEST目的表达载体为阳性克隆,转染Lovo细胞后,Akt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人Akt的shRNA表达载体,且该载体在体外能有效抑制Lovo细胞Akt基因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kt的功能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SHRNA 表达载体 结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对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检测效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罗文凡 杨栋 +2 位作者 曹楠楠 司徒博 彭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在细菌性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98例中段尿标本分别进行定量细菌培养和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收集上述标本的221例尿常规检测结果并与细菌培养、尿沉渣涂... 目的探讨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在细菌性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98例中段尿标本分别进行定量细菌培养和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收集上述标本的221例尿常规检测结果并与细菌培养、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作分析比较。结果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与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3.3%。与尿常规相比,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灵敏度是91.9%,特异度是94.1%,阳性预测值为90.2%,阴性预测值为95.1%。结论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在检测尿液病原菌感染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尿常规白细胞检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临床提供检验信息,可作为泌尿道感染的快速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段尿 革兰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 尿常规 细菌性泌尿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β-羟丁酸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阈值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柯培锋 周海涛 +3 位作者 万泽民 吴晓宾 林海标 黄宪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血β-羟丁酸(βOHB)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阈值及βOHB水平与DK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急症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βOHB与[HCO3-]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HCO3-]为18.0、15.0、10.0 mmol/L时的... 目的探索建立血β-羟丁酸(βOHB)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阈值及βOHB水平与DK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急症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βOHB与[HCO3-]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HCO3-]为18.0、15.0、10.0 mmol/L时的βOHB值,并以与[HCO3-]为18.0 mmol/L对应的βOHB值作为DKA诊断的阈值,并结合临床评估其诊断性能。结果血βOHB水平与[HCO3-]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7023,P<0.001。[HCO3-]为18.0、15.0和10.0 mmol/L时的βOHB值分别为3.0、4.70和7.5 mmol/L,并与DKA病情严重程度相符;结合血糖浓度≥13.9 mmol/L,当血βOHB≥3.0 mmol/L时,诊断DKA的灵敏度为99.0%,特异性为86.0%,总有效性为92.81%。结论血βOHB≥3.0 mmol/L可作为DKA诊断的阈值,并且βOHB可作为DKA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丁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婉仪 黄宪章 +3 位作者 杨洁 庞雪云 周强 庄俊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流行情况,以及产酶菌的耐药谱,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出来自广州4家三甲医院20052007年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糖平皿二...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流行情况,以及产酶菌的耐药谱,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出来自广州4家三甲医院20052007年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糖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MIC值,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GIM-1和SPM-1共4种基因型。结果 144株受试菌中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26株,其中扩增IMP型阳性25株,VIM型阳性1株。未检测出GIM-1和SPM-1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且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P〈0.001)。结论本地区中分离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以IMP型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且呈水平传播趋势,应加强对产酶株的临床检测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与白细胞介素6、18血清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彭玉莲 任燕歌 +4 位作者 庄俊华 丁海明 潘婉仪 邓兆智 何弈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IL-6和IL-18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IL-6和IL-18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IL-6和IL-18血清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动期RA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痰瘀互结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风湿热郁型无明显差异(P>0.05);而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18浓度明显高于风湿热郁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血清水平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且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RelB基因沉默 被引量:6
14
作者 包杰 王前 +4 位作者 郑磊 裘宇容 曾方银 杨春莉 黄宪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沉默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的RelB基因,建立RelB基因低表达的骨髓致耐受DC,为自身免疫病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设计小鼠RelB基因干扰的靶序列R5,合成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与慢病毒的包装材料在293FT细胞中包装...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沉默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的RelB基因,建立RelB基因低表达的骨髓致耐受DC,为自身免疫病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设计小鼠RelB基因干扰的靶序列R5,合成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与慢病毒的包装材料在293FT细胞中包装成病毒颗粒,收集病毒上清,测定病毒滴度,然后包装慢病毒感染DC,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灰度扫描并用软件分析RelB基因的表达水平,未成熟DC作对照组,选择T6包装病毒为RNAi的阴性对照。结果: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发现R5病毒感染的DCRelB基因表达水平与未成熟DC基因表达水平接近,低于成熟DC的表达水平(P<0.05),而实验对照T6组病毒感染的DC其RelB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未成熟DC(P<0.05)和R5病毒转染DC组(P<0.05)。结论:小鼠骨髓DC表达的RelB基因被慢病毒载体有效沉默,有望成为DC免疫治疗的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RelB基因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建兵 韩丽乔 +3 位作者 黄宪章 郑松柏 徐宁 庄俊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9-821,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α-淀粉酶的参考方法,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α-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EP5-A2、EP...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α-淀粉酶的参考方法,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α-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2、EP6-A)对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精密度评价A、B2个水平样本变异系数均<1.0%。有证参考物质(IRMM/IFCC-456)均值为546.4U/L,均值与靶值的偏移为0.09%,在允许范围内。α-淀粉酶的最大线性范围为1412.5U/L,高于IFCC公布的最大线性范围(719.8U/L)。结论:α-淀粉酶参考方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方法要求,为我国参考实验室网络的建立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参考方法 性能评价 溯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Akt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宁 王栋 +3 位作者 庄俊华 李曼 黎小琼 黄宪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3-1755,共3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Akt靶向的RNA干扰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转染RAFLS并表达靶向Akt的siRNA序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kt表达,MTT法检测RAFL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Akt靶向的RNA干扰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转染RAFLS并表达靶向Akt的siRNA序列,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kt表达,MTT法检测RAFL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pL/Akt后,RAFLS中Akt1、Akt2的mRNA分别下降了65%和68%以上,Akt蛋白的表达量在48h后下降76.19%(P<0.05),RAFLS细胞增殖在48、72、96h分别下降了27.50%、44.69%和56.80%(P<0.05)。结论:慢病毒表达载体pL/Akt能够降低Akt蛋白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RAFL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AKT RNA干扰 慢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E2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峰 袁丽娜 黄宪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亚型E2基因的多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了解E2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针对379例HPV高危亚型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16感染情况及HPV16亚型E...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亚型E2基因的多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了解E2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针对379例HPV高危亚型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16感染情况及HPV16亚型E2基因68位点和133位点多态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379例HPV高危亚型阳性宫颈标本共检出78例HPV 16亚型阳性,其在宫颈癌、CINⅡ-Ⅲ、CINⅠ、炎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1.5%、24.1%和9.6%;HPV16 E2基因68C和133G的频率在中重度宫颈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中明显高于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和炎症患者(P〈0.05)。结论 HPV16是导致宫颈恶性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病理类型的进展,HPV16感染率也逐渐增加;同时基因位点改变说明HPV 16 E2基因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使致癌能力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E2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激素类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倩 张轩 +4 位作者 李有强 邓光远 李松 石文 陈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在激素类项目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中间精密度和偏倚等参数对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激素类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测量结果采用不确定度的平均测定值&#177;不确定度的... 目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在激素类项目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中间精密度和偏倚等参数对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激素类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测量结果采用不确定度的平均测定值&#177;不确定度的扩展值表达,常用十二项血清激素类项目其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大小为9.13%~16.55%。结论: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满足医学实验室认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偏倚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强 张文 +5 位作者 黄宪章 丁海明 徐宁 庄俊华 张秀明 梁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9-1470,共2页
目的:评价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4%,批间CV均小于5%;T4、HC... 目的:评价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4%,批间CV均小于5%;T4、HCG、AFP回收率分别为98.7%~103.5%、100.5%~103.4%、97.8%~104.1%,灵敏度分别为3.4nmol/L、2.7mIU/mL、1.4ng/mL;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性能 评价 甲状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蚕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卓兰云 吴子安 +4 位作者 黄宪章 庄俊华 吴炜霖 郑智明 陈颖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36-3938,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disc1.40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累积样本量为2 ... 目的:评价分析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disc1.40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累积样本量为2 280例,其中病例组1 244例,对照组1 036例。GADA的合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58(95%CI=0.55~0.61)和0.97(95%CI=0.96~0.98)。IAA合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33(95%CI=0.29~0.37)和0.99(95%CI=0.98~1.00),ICA的合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45(95%CI=0.42~0.49)和0.98(95%CI=0.97~0.99)。GADA、IAA和ICA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5和0.90。结论:T1D的诊断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ICA、IAA、GADA。诊断1型糖尿病敏感度最高的是GADA,特异度最高的是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自身免疫抗体 META分析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