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流产后女性计划生育服务知识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海霞 文希 黄绮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对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服务需求,为优化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州市4所三甲医院434名人工流产术后育龄女性的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况... 目的了解医院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对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服务需求,为优化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州市4所三甲医院434名人工流产术后育龄女性的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况女性的重复流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90.0%以上的流产后女性对人工流产及其所致的危害有正确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服用避孕药以及流产后多久才能怀孕等正确认识率却低于30.0%。53.9%的流产后女性通过网络获取避孕节育相关知识。47.0%的女性认为计生部门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不能满足目前需求,59.0%的女性希望得到常见妇科病防治服务,67.5%的女性希望从医院及计生部门获得计划生育服务。结论流产后女性的避孕节育知识缺乏,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求大,对医院及计生部门较信任,加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降低人流或反复流产的风险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避孕节育 生殖健康 认知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文芳 周逊 +3 位作者 丁美祝 陈艺萍 刘倩丽 谈馨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1,共8页
目的探讨“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病科收治的409例COPD患者中合并误吸风险的1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 目的探讨“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病科收治的409例COPD患者中合并误吸风险的1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前组,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科室原有的护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后组,该组患者则在科室引入实施创新改善项目:“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后接受护理管理,2组患者均观察、随访4周,比较2组误吸风险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指数量表(DHI)评分情况、误吸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对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得出,实施改善措施后,改善后组患者的误吸风险等级明显低于改善前组(P<0.05),2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改善后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随访4周结果显示,2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改善后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明显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对比显示,改善后组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改善前组(P<0.05),患者对误吸相关预防措施的满意度评分较改善前组更高(P<0.05)。结论“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显著降低误吸风险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此外,该模式还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满意度,为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患者 吞咽障碍 误吸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激活氯通道促进鼻咽癌CNE-2Z细胞放疗敏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世情 周丛然 +5 位作者 唐鑫伟 周汉芬 李雪苛 侯秀颖 杨海峰 朱林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目的:探讨ClC-3氯通道在双氢青蒿素(DHA)促进鼻咽癌CNE-2Z细胞放射增敏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DHA对CNE-2Z细胞和正常鼻咽上皮NP69-SV40T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DHA对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lC-3蛋... 目的:探讨ClC-3氯通道在双氢青蒿素(DHA)促进鼻咽癌CNE-2Z细胞放射增敏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DHA对CNE-2Z细胞和正常鼻咽上皮NP69-SV40T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DHA对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lC-3蛋白的表达;siRNA技术下调ClC-3蛋白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氯电流。结果:(1)相较于NP69-SV40T细胞,DHA可选择性抑制CNE-2Z细胞活力,IC_(10)值分别为(13.020±4.831)μmol/L和(5.244±1.050)μmol/L(P<0.01);(2)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DHA对CNE-2Z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9;(3)DHA能激活CNE-2Z细胞的氯通道,产生外向氯电流;但对NP69-SV40T细胞的氯通道则无影响;(4)DHA促进CNE-2Z细胞的ClC-3氯通道蛋白的表达(P<0.01);(5)氯通道阻断剂NPPB可抑制DHA对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抑制比达1.84;同时也抑制DHA激活的氯电流;(6)下调CNE-2Z的ClC-3蛋白可抑制DHA对鼻咽癌CNE-2Z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抑制比达4.19;DHA对CNE-2Z细胞的氯电流的激活作用则不再产生。结论:DHA对鼻咽癌CNE-2Z细胞产生放疗增敏作用,很可能与ClC-3氯通道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双氢青蒿素 放射增敏 ClC-3氯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周欢群 周文 陆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不育男性精液143例,分为UU阳性的观察组46例和UU阴性的对照组97例;采用西班牙CASA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通过伊红染色法检测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染色则采用标...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不育男性精液143例,分为UU阳性的观察组46例和UU阴性的对照组97例;采用西班牙CASA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通过伊红染色法检测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染色则采用标准巴氏法,精子顶体酶活性、表面结合抗体As Ab水平、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均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U感染组精子正常形态率显著降低(P<0.05),而顶体酶异常率显著升高(P<0.05);精子前向运动率、总活力、存活率及顶体酶活性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子畸形指数、畸形精子指数、As Ab水平及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U感染可导致精子正常形态率显著降低,顶体酶异常率显著升高,从而使男性不孕率升高;同时,UU感染亦可能影响精子活动率、存活率、顶体酶活性、As Ab水平及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精子 顶体酶活性 精浆弹性蛋白酶 抗精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及AMPK/SIRT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玉佩 邓远军 +10 位作者 胡巢凤 韩莉 杨钦河 梁荫基 孔怡琳 何毅芳 金玲 李媛媛 王观龙 程少冰 涂桂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3,共7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 1(SIRT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高脂(HFD)组和柴胡疏肝散(CSP)组...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 1(SIRT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高脂(HFD)组和柴胡疏肝散(CSP)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药组大鼠同时灌服柴胡疏肝散浸膏剂(9.6 g·kg^(-1)·d^(-1))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和肝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大鼠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电镜结果证实肝细胞脂质蓄积严重,提示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NC组比较,HFD组血清和肝组织匀浆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AST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p 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UC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HFD组比较,CSP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血清和肝匀浆TC和TG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匀浆TC和TG含量下降显著(P<0.05),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p 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UCP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但各组大鼠总AMP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SIRT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MPK/SIRT1通路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代喜平 冯梅 +2 位作者 卢爱丽 高红霞 庄壮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8-541,550,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腰椎穿刺方式下分别行骨髓MSCs或脐血MSCs移植术,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安全性指标评价,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3个月后分别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损伤分级评...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腰椎穿刺方式下分别行骨髓MSCs或脐血MSCs移植术,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安全性指标评价,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3个月后分别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损伤分级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干细胞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评价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行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在运动功能、轻触觉及针刺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则在轻触觉及针刺觉方面有改善(P<0.05),运动功能未见明显进步(P>0.05),同时骨髓MSCs移植的患者3个月后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脐血MSCs移植的患者。结论:MSCs移植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功能,但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同时骨髓MSCs移植的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脐血MSCs移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细菌生化反应鉴定膝关节脓液分离的念珠状链杆菌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伟铮 邓光远 +3 位作者 屈平华 陈文科 林冬玲 陈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14-1817,共4页
目的:对我院一名患者左膝关节脓液中分离到的1株少见病原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病原菌鉴定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细菌形态学以及商品化的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API 20NE、API ... 目的:对我院一名患者左膝关节脓液中分离到的1株少见病原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病原菌鉴定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细菌形态学以及商品化的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API 20NE、API 20E与API 50CH系统的生化实验进行细菌的表型鉴定。结果:该菌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生长缓慢,麦康凯平板不生长;血平板上菌落形态呈1~2 mm"油煎蛋"圆形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湿润;镜下革兰染色阴性,呈链状排列,菌体1~3μm,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等;Vitek 2 GN-13、API 20NE、API 20E均为不能鉴定的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该菌与念珠状链杆菌的相似度为100%。结论:该膝关节脓液分离出的病原菌为念珠状链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能提供有力的遗传学证据,结合细菌的生化反应可准确地鉴定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状链杆菌 生化反应 16S RRNA 基因测序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胡佳心 阮新民 林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17-3121,共5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1998年11月—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血管二科行单纯ONCAB的患者97例,为ONCA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1998年11月—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血管二科行单纯ONCAB的患者97例,为ONCA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科行单纯OPCAB的患者150例,为OPCAB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OPCAB组患者年龄高于ONCAB组,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组患者远端吻合口数少于ONCAB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NCAB组,术后多巴胺用量、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存活的242例患者中,172例(71.1%)随访7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1.6±2.5)年。OPCAB组随访7年以上患者胸闷/心绞痛症状发生率、新发ST-T改变/心律失常率、血管桥闭塞发生率高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因心脏事件死亡率、因心脏外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的围术期康复效果明显优于ONCAB;但OPCAB因操作较困难导致远期桥血管通畅率较差,再发胸闷/心绞痛率、新发心肌缺血性改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微刘伟胜应用“对药”在恶性肿瘤的证治经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鹏 蔡佩玲 +1 位作者 李柳宁 刘伟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12-1614,共3页
对药,乃中医药辨证论治之精华,其味少而精,力专而雄,既相辅相成,亦可相佐为制,引达病所。临证应用恰当,可致效力倍增。刘伟胜教授立扶正祛邪为总纲,注重四诊合参以"辨病、辨证、对症"为要,以扶正培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 对药,乃中医药辨证论治之精华,其味少而精,力专而雄,既相辅相成,亦可相佐为制,引达病所。临证应用恰当,可致效力倍增。刘伟胜教授立扶正祛邪为总纲,注重四诊合参以"辨病、辨证、对症"为要,以扶正培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化痰祛湿、养阴清热为七大法则,指导对药在恶性肿瘤中的临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药 恶性肿瘤 刘伟胜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上皮钙粘附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朝晖 张维彬 +1 位作者 胡少为 李伟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GFR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0例食管癌组织中EGFR...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GFR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0例食管癌组织中EGFR、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5/60)、31.7%(19/60)。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分别为10%(3/30)、83.3%(25/30);EGFR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长度无关(P>0.05)。结论:EGFR蛋白的高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过程,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GFR蛋白 E—cadher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娟 马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 :研究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80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进行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 目的 :研究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80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进行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模式能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5A模式 前列腺癌 自我效能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基因序列分析在鉴定暗色真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伟铮 肖倩 +3 位作者 屈平华 邓光远 李松 陈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93-249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ITS基因序列分析对浅部真菌病中分离的15株暗色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了解致病菌株种类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浅部真菌病中分离的暗色真菌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下特征,并基于ITS序列对其进行PCR... 目的:探讨使用ITS基因序列分析对浅部真菌病中分离的15株暗色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了解致病菌株种类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浅部真菌病中分离的暗色真菌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下特征,并基于ITS序列对其进行PCR鉴定。结果:经形态学鉴定为15株暗色真菌的PCR产物经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Tanon-3500凝胶成像系统鉴定扩增所得条带在500~700bp之间,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其中鉴定为链格孢2株,球孢枝孢酶2株,皮炎外瓶霉2株,枝状枝孢霉、新月弯孢霉、微皱篮状菌、Phaeobotryon cupressi、极细枝孢霉、裴氏着色真菌、威尼克外瓶霉、Exophiala oligosperma、Fonsecaea monophora各一株。结论:ITS基因序列分析可有效地鉴定暗色真菌,避免了由于l临床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漏检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真菌 ITS基因序列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颖 杨琳琳 +1 位作者 梁海莹 何洁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50-1851,共2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hypersensitivitysyndrome,DIHS)是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肾损害、血液学改变等特征性表现的一种新的重症药源性疾病,死亡率高,受到临床日益关注和重视。本文将7例DIHS典型病例的临床表...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hypersensitivitysyndrome,DIHS)是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肾损害、血液学改变等特征性表现的一种新的重症药源性疾病,死亡率高,受到临床日益关注和重视。本文将7例DIHS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转归等进行分析.供广大临床医师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临床分析 淋巴结肿大 药源性疾病 血液学改变 肝肾损害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核心病机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海 李际强 黄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8-1639,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尚不统一。作者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提出了"OSAHS的核心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的观点。文章通过对三焦气化理论、OSAHS的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尚不统一。作者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提出了"OSAHS的核心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的观点。文章通过对三焦气化理论、OSAHS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三焦气化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论证了三焦气化不利在OSAHS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意义与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核心病机 三焦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璐 江维 +3 位作者 关晓芳 刘娟 闵晓莉 周达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法治疗,针刺为1次/d,每星期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每周复诊2次,共治疗1个月。...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法治疗,针刺为1次/d,每星期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每周复诊2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指数(PRI)积分差值比较,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方氏头针与传统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相当(P>0.05),但方氏头针平均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另外PRI感觉分、PR情绪分、PRI总分、VAS、PPI方氏头针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电针组。结论:方氏头针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方氏头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教育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杰 李慧丽 +3 位作者 黄文静 王翠玲 肖文娟 冯结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效果。方法对128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采用弗明翰(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表评估其脑卒中发病风险,并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脑卒中风险...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效果。方法对128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采用弗明翰(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表评估其脑卒中发病风险,并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各条目知晓率均≥78%)。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普及患者脑卒中的预防知识,积极推进一级预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倩 陈茶 丁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38-3640,共3页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Roche Cobas E601测定PCT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和携带污染率来评价其性能。结果:低、高值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6%、0.51%,...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Roche Cobas E601测定PCT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和携带污染率来评价其性能。结果:低、高值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6%、0.51%,批间精密度的CV为2.98%、1.96%;测定4份定值校准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为-5.26%~3.16%;线性为0.039ng/mL~86.325ng/mL;携带污染率为0.019%。结论:该系统检测性能能够满足PCT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ROCHE COBAS E601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骨科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秀云 瞿莎莎 +1 位作者 杨雯荔 包庆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409-2410,共2页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骨科下肢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的62例患者,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观察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采用...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骨科下肢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的62例患者,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观察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采用四子散热熨疗法和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连续观察患者术后3 d内腰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腰部疼痛28例,观察组腰部疼痛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子散热熨疗法能有效缓解和预防骨科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术后引起的腰部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散 热熨疗法 骨科下肢手术 腰硬联合麻 腰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子散热敷疗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洁婷 梁玉婷 +3 位作者 刘旭生 林静霞 赵代鑫 叶景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疗法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治疗组和四子散组,比较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并比较四子散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疗法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治疗组和四子散组,比较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并比较四子散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四子散组胃肠功能紊乱的缓解率为96.7%,一般治疗组为53.3%。四子散组患者的大部分胃肠道症状能够得到改善(P<0.05),且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四子散热敷腹部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四子散 胃肠道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嫱 戴九龙 +1 位作者 石小红 高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以急性阑尾炎为初步诊断,实施了阑尾区B超检查的139个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约96.3%,特异性约67.7%,阳性预测值约91.2%,阴性预测...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以急性阑尾炎为初步诊断,实施了阑尾区B超检查的139个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约96.3%,特异性约67.7%,阳性预测值约91.2%,阴性预测值约84.0%。结论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