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中医文献挖掘慢性咳嗽的中医源流和方药规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林杏华
范斐婷
刘志宇
陈远彬
林琳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41-44,49,共5页
-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20042)
广东省中医院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21xk27)。
-
文摘
目的:系统梳理古代医家对慢性咳嗽的认知源流及其治疗用药规律的文献证据,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专家意见征询,确定慢性咳嗽的古汉语检索词,以《中华医典》作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条文,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436条文献条文,其中3/4出自明清时期。最早描述中草药治疗慢性咳嗽的条文出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火(热)邪、燥邪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脏腑分类以肺咳、脾咳和肾咳为主。频数分析≥3次的中药方剂有13个,其中阿胶散是最常用的方剂,其次是贝母汤和补肺汤。共检出263种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草药,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草药是生姜、蜂蜜、甘草、款冬花和杏仁。关联分析得出最常用的核心药对如紫菀配伍款冬花、生姜配伍杏仁、紫菀配伍桑白皮、人参配伍杏仁等组合。聚类分析得出8个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处方。结论:古代医家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治疗时注重清热化痰、养阴润肺、降气止咳、敛肺止咳、温肺止咳、燥湿化痰等治法的联合应用,基于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的新方代表提示慢性咳嗽病机的复杂性,可为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关键词
慢性咳嗽
中医
古籍
文献研究
-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肺功能检查操作技能演示视频教学作用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明娟
高怡
聂芳
叶楚茵
吴珍妮
赵文翰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肺功能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出处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18-119,共2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3724)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1125)。
-
文摘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关键诊疗技术,专科性强,也是呼吸专业医师和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课程,但肺功能检查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肺功能检查指标、概念和临床意义较难理解。广东省中医院肺功能科教学团队结合肺功能检查操作性强的特点创建了肺功能检查操作技能演示视频,本文针对该视频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操作技能演示视频
探讨
-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1例原发性肺动脉恶性肿瘤的诊断
- 3
-
-
作者
汪真辉
黄秀芳
许银姬
蔡彦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科二区
-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01108)。
-
文摘
目的分析1例原发性肺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动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与肺动脉栓塞的区别。结果患者男,6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咳血1周”入院,完善肺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及PET-CT检查,初步诊断为肺栓塞,经抗凝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病灶较前增大,提示未排除肿瘤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后患者因自身原因至外院进一步检查,行肺动脉内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肺动脉低分化癌。结论肺动脉恶性肿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容易与肺动脉栓塞混淆,临床医师应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动脉血栓
肺动脉恶性肿瘤
肺栓塞
-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