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一项两中心多设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子琪 林耿斌 +6 位作者 袁文静 张汉良 崔亮 林韵颖 刘岘 吴元魁 陈维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心1,n=142)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心1,n=142)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患者nCRT后的高分辨MRI检查于以上2个中心、4种不同机型的3.0T MR设备上完成。两名放射医生对nCRT后的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全瘤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的勾画并提取组学特征。将中心1患者按4∶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113)和内部验证集(n=29),中心2的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及高斯过程共5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模型性能最好的分类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pCR的评估效能。结果:从nCRT后的T_(2)WI及DWI序列上共提取1888个组学特征,经过降维及筛选后获得12个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5个特征来源于T_(2)WI序列,7个特征来源于DWI序列),包括1个形态学特征、1个一阶统计特征、1个拉普拉斯高斯特征和9个小波特征。采用高斯过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99、0.812和0.803。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准确评估LARC患者nCRT的治疗反应,该模型通过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验证,有望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评估直肠腺癌病理肿瘤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维翠 周思繁 +5 位作者 郑吴熙 张汉良 卢健烨 林韵颖 黄伟康 陈加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术前评估直肠腺癌(RA)病理肿瘤(T)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术前1周内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78例RA患者资料。以病理T(pT)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术前评估直肠腺癌(RA)病理肿瘤(T)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术前1周内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78例RA患者资料。以病理T(pT)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LSCT多参数图和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术前判断RA T分期的准确度。测量肿瘤平扫期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并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比较Z-eff、NICAP及NICVP在pT1~2、pT3及pT4期间的差异,并评估以上参数与pT分期的相关性与诊断效能。结果DLSCT多参数图术前诊断RA pT分期的总准确度(88.46%比67.95%;χ^(2)=9.628,P=0.002),pT1~2期(80.00%比40.00%;χ^(2)=6.667,P=0.01)及p T3期(88.10%比69.05%;χ^(2)=4.525,P=0.033)的准确度均高于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Z-eff、NICAP及NICVP值在不同pT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6、11.029、12.698,P均<0.05),并与pT分期呈正相关(r=0.371、0.367、0.363,P均<0.01)。Z-eff、NICAP及NICVP值术前诊断pT3~4期R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71、0.74。结论DLSCT多参数图能提高RA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平扫期Z-eff及双期增强NIC值有助于区分pT1~2期及pT3~4期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CT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直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梁百晖 杨文 +5 位作者 刘岘 戴剑濠 张汉良 陈维翠 卢健烨 陈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80,共7页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在评估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78例术前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108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52)及非转移组(n=56)。两名影像医生在不知...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在评估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78例术前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108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52)及非转移组(n=56)。两名影像医生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测量淋巴结短径(SD),评估其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测量平扫期有效原子序数(Eff-Z),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形态学指标及光谱CT参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的淋巴结SD、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NIC_(AP)及NIC_(VP)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Eff-Z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的SD、边缘、形状、强化均匀度,NIC_(AP)及NIC_(VP)在评估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648、0.630、0.637、0.806及0.722;将AUC值相对较高的3个参数(NIC_(AP),NIC_(VP)及SD)联合评估淋巴结转移,AUC值最大,达0.911,敏感度80.77%,特异度85.71%。结论 DLSCT标准化碘浓度值有助于提高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光谱CT多参数联合SD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淋巴转移 光谱CT 碘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DKI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伟康 冯洁萍 +4 位作者 严兆贤 胡亚涛 戴剑濠 卢健烨 陈维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492,共8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A)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将53例于术前接受nCRT且在nCRT前、后行高分辨率MRI、DWI(b=0、1000 s/mm^(2))及DKI(b=0、600、1000、200...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A)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将53例于术前接受nCRT且在nCRT前、后行高分辨率MRI、DWI(b=0、1000 s/mm^(2))及DKI(b=0、600、1000、2000 s/mm^(2))扫描的LARA患者纳入研究。测量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肿瘤体积(V),计算治疗前后这4个指标的变化率(ADC_(ratio)、MK_(ratio)、MD_(ratio)和V_(ratio))。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EA水平。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关于肿瘤退缩分级(pTRG)标准,将患者分为反应良好组(19例)和反应不佳组(34例),比较nCRT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TRG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DC_(pre)、MK_(pre)和MK_(ratio)对肿瘤nCRT后反应良好的诊断效能。结果:ADC_(pre)在反应良好组[(0.97±0.11)×10^(-3)mm^(2)/s]低于反应不佳组[(1.05±0.10)×10^(-3)mm^(2)/s],MK_(pre)、MK_(ratio)在反应良好组(1.26±0.51,0.19±0.06)高于反应不佳组(1.16±0.85,0.14±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_(pre)与pTRG呈正相关(r=0.40,P=0.003),MK_(pre)和MK_(ratio)与pTRG呈负相关(r=-0.54,P<0.001;r=-0.37,P=0.007)。ROC分析结果显示,ADC_(pre)、MK_(pre)和MK_(ratio)评估肿瘤nCRT后反应良好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85和0.73(P均<0.05),三项参数联合的AUC值(0.87)最大,诊断效能优于ADC_(pre)及MK_(ratio)(P均<0.05)。结论:MK_(pre)、MK_(ratio)和ADC_(pre)能较准确地预测LARA患者对nCRT的治疗反应,DKI联合DWI的诊断模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梦娟 徐小玲 +2 位作者 刘岘 刘波 马泽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904-905,共2页
病例女,28岁。因“发现右中腹部肿物1月余”入院。患者1月前顺产后发现右中腹部可触及一肿物,无腹痛、腹胀、血便等临床表现,否认高血压,现哺乳期。体格检查:右中腹部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肿物,质地稍硬,推之不移。实验室检查:香... 病例女,28岁。因“发现右中腹部肿物1月余”入院。患者1月前顺产后发现右中腹部可触及一肿物,无腹痛、腹胀、血便等临床表现,否认高血压,现哺乳期。体格检查:右中腹部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肿物,质地稍硬,推之不移。实验室检查:香草扁桃酸(VMA)浓度:34.30 mg/24 h尿(参考值≤12.0),CA199:58.31 U/mL(参考值0.00~30.00),C-反应蛋白:8.88 mg/L(参考值0.00~6.0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腹膜后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