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湿热证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丹枫
周泽豪
+5 位作者
陈紫莹
刘志远
司徒红林
王能
林毅
王志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49-1954,共6页
湿热证型是中医辨证体系中具有特殊规律的常见证候,中医理论认为气候环境、地理位置、饮食习惯、湿邪外入与内湿伏邪等因素均易导致湿热证的发生,从而引起肿瘤易感性增加。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湿热证候可通过炎症、免疫、代谢、胃肠道微生...
湿热证型是中医辨证体系中具有特殊规律的常见证候,中医理论认为气候环境、地理位置、饮食习惯、湿邪外入与内湿伏邪等因素均易导致湿热证的发生,从而引起肿瘤易感性增加。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湿热证候可通过炎症、免疫、代谢、胃肠道微生态等环节塑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湿热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证明湿热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湿热与肿瘤的关系和分子机制提供了工具。临床研究提示清热祛湿疗法可多通路、多靶点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黏附分子、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效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和转移,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有优势。基于湿热证型的理论基础和现代研究进展,我们总结出"湿热"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提出以肿瘤微环境为突破口进行肿瘤与湿热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肿瘤
微环境
清热祛湿
炎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热证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丹枫
周泽豪
陈紫莹
刘志远
司徒红林
王能
林毅
王志宇
机构
广州
中医药
大学第二
临床
医
学院
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49-19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306,81573651,8170376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06025)
+6 种基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A1-2606-19-111-009)
广东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18KZDXM022)
广东省特支计划(A1-3002-16-111-003)
广州市科技计划(201904010407)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资助(YN2018MJ0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57201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B030314166)
文摘
湿热证型是中医辨证体系中具有特殊规律的常见证候,中医理论认为气候环境、地理位置、饮食习惯、湿邪外入与内湿伏邪等因素均易导致湿热证的发生,从而引起肿瘤易感性增加。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湿热证候可通过炎症、免疫、代谢、胃肠道微生态等环节塑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湿热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证明湿热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湿热与肿瘤的关系和分子机制提供了工具。临床研究提示清热祛湿疗法可多通路、多靶点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黏附分子、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效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和转移,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特有优势。基于湿热证型的理论基础和现代研究进展,我们总结出"湿热"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提出以肿瘤微环境为突破口进行肿瘤与湿热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湿热
肿瘤
微环境
清热祛湿
炎症
免疫
Keywords
Dampness-heat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Clear heat and dispel dampness
Inflammation
Immunoreaction
分类号
R246.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湿热证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进展
谢丹枫
周泽豪
陈紫莹
刘志远
司徒红林
王能
林毅
王志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