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PVT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明月 彭莎 +3 位作者 姚楠 任薇 胡子旋 黄丹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54-57,共4页
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相关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属于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是其中一种lncRNA,已有研究表明PVT1在骨... 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相关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属于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是其中一种lncRNA,已有研究表明PVT1在骨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肉瘤等骨科疾病的治疗靶点成为诊断、预后以及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国内外PVT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科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楠 李聪聪 +5 位作者 宋敏 许学猛 刘文刚 陈国材 陈国茜 叶国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7期33-36,共4页
修复骨关节炎(OA)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一直是关节外科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了软骨修复和细胞治疗方面受人关注的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的RNA。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 修复骨关节炎(OA)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一直是关节外科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了软骨修复和细胞治疗方面受人关注的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的RNA。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在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表达,并且在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lncRNA DANCR、lncRNA HOTAIRM1-1、lncRNA ROCR、lncRNA ZBED3-AS1和lncRNA HIT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研究,并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将来为OA的细胞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芪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养学 曾文雪 +4 位作者 陈秋谷 林晓燕 毕晓黎 李素梅 胥爱丽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建立远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价其质量的优劣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石菖蒲、白芍、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以Agilent HC-C18 (4.6mm×250mm,5... 目的:建立远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价其质量的优劣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石菖蒲、白芍、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以Agilent HC-C18 (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柱温25℃,以甲醇-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制剂中的黄芪、石菖蒲、白芍、当归具有鉴别特征,阴性无干扰。细叶远志皂苷在0.0955μg/μL^0.9549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5%,RSD=1.51%。结论:该方法简便,且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远芪口服液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芪口服液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耳环中抗炎活性成分3,3’-新木质素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少茹 张诚光 +1 位作者 李智勇 詹利之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药材中10个具有抗炎活性的3,3’-新木质素(Clypearianin A(1),Clypearianin B(2),Clypearianin C(3),Clypearianin D(4),Clypearianin E(5),Clypearianin F(6),ClypearianinG(7),(7'R,8...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药材中10个具有抗炎活性的3,3’-新木质素(Clypearianin A(1),Clypearianin B(2),Clypearianin C(3),Clypearianin D(4),Clypearianin E(5),Clypearianin F(6),ClypearianinG(7),(7'R,8'R)-7'-methoxyl strebluslignanol(8),Magnolol(9),magnaldaiol(10))的含量。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B(甲醇)和A(0.05%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40min,30%~45%A;40~45min,45%~50%A;50~55min,51%~60%A;55~105min,60%~80%A;105~115min,80%~90%A);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10μL。结果:上述10个3,3’-新木质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不同产地的猴耳环中的10个成分含量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猴耳环中3,3’-新木质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耳环 3 3’-新木质素 HPLC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痛巴布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智勇 陈玉兴 +3 位作者 赵自明 张建军 陈雪婷 卢泳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6期32-37,共6页
目的:确定消肿止痛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临床应用现状和药材的理化性质,制备不同工艺的样品,以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为评价指标,优选适宜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试验优选提取、浓缩工艺参数,采用均匀试验设... 目的:确定消肿止痛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临床应用现状和药材的理化性质,制备不同工艺的样品,以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为评价指标,优选适宜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试验优选提取、浓缩工艺参数,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选消肿止痛巴布剂的基质配方。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处方量四分之一的饮片粉碎成细粉备用;其余饮片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8倍水,提取1 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80℃,-0.06 MPa)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按比例称取细粉和清膏,加入高岭土∶甘油∶酒石酸∶甘羟铝∶吐温80∶聚丙烯酸钠(质量比1.20∶50∶0.10∶0.6∶0.15∶8.4)制成的基质,混匀,涂布,切片,即得。结论:确定的消肿止痛巴布剂制备工艺基本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以用于该制剂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巴布剂 提取工艺 基质配方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军 李洁环 +1 位作者 甘海宁 廖锦彬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62-65,77,共5页
目的:研究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以黄柏、黄芩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为考察指标,通过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以黄柏、黄芩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为考察指标,通过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计算其累积渗透量和透皮速率,比较不同剂量冰片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作用,优选冰片含量,同时观察其对小鼠湿疹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不同剂量冰片均可促进参芩微乳凝胶的透皮吸收,强弱作用顺序为3.0%>4.0%>2.0%>1.0%>0.5%>0.0%(质量浓度);药效评价显示3.0%冰片可抑制DNCB诱发小鼠的湿疹反应,抑制率大于0.0%冰片组。结论:质量浓度为3.0%的冰片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效果良好,可提高原参芩微乳凝胶对湿疹反应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芩微乳凝胶 透皮吸收 湿疹 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滋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养学 曾志浩 +4 位作者 袁家鑫 李素梅 钟惠娴 黄华靖 江洁怡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建立芪丹滋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丹滋肾颗粒中的黄芪、丹参、墨旱莲、大黄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丹滋肾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蒸发光散射器检测,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Thermo O... 目的:建立芪丹滋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丹滋肾颗粒中的黄芪、丹参、墨旱莲、大黄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丹滋肾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蒸发光散射器检测,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Thermo ODS-2 Hypersil TM C_(18)(250 mm×4.6 mm, 5 μm)为色谱柱,柱温25 ℃,流速1.0 mL/min,载气流速1.5 L/min,漂移管温度45 ℃。结果:薄层色谱对应斑点清晰、无干扰、专属性好;黄芪甲苷在1.986 96~11.921 7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3%。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芪丹滋肾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滋肾颗粒 质量标准 黄芪 丹参 墨旱莲 大黄炭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养学 张岳 +2 位作者 李素梅 胥爱丽 江洁怡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建立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为(15∶85)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 L...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建立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为(15∶85)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 L/min,在238nm波长下检测。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含量测定栀子苷在0.1132~1.1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09%,n=2)。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蒙药水栀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水栀子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王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n=34)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n... 目的:探讨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n=34)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n=34)应用复方左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SQI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ORT、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复方左归胶囊可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其睡眠质量。且复方左归胶囊可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左归胶囊 围绝经期失眠 睡眠质量 HPA轴相关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分析鉴定鸡血藤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灿辉 贾德政 +5 位作者 胥爱丽 邬旻珊 肖观林 毕晓黎 张素中 曹颖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22,共12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定性鉴别鸡血藤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µ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定性鉴别鸡血藤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µ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质谱数据库、化合物裂解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鉴别。共鉴别出82种化合物,以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化合物为主,包括黄酮类22种、苯丙素类24种、萜类25种、酚酸类4种、甾体类6种、氨基酸类1种,各药材组成复方后首次发现的新化学成分有10种。UPLC-Q-TOF-MS/MS技术为鉴别鸡血藤中药复方中化学成分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鉴定得到的各个化学成分涵盖了组方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成分,可为该复方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鸡血藤中药复方提取物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和UPLC-QQQ-MS/MS分析洋甘菊的化学成分
11
作者 邬旻珊 肖观林 +1 位作者 谢灿辉 胥爱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3-1812,共10页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的洋甘菊化学成分分析方法。UPLC-Q-TOF-MS/MS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柱(150 mm×2.1 mm,1....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的洋甘菊化学成分分析方法。UPLC-Q-TOF-MS/MS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柱(150 mm×2.1 mm,1.7μm),UPLC-QQQ-MS/MS采用Agilent Extend-C_(18)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均采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结果表明UPLC-Q-TOF-MS/MS鉴定出洋甘菊中34个化学成分,以黄酮类、有机酸类为主,其中化合物七叶灵、杨梅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异鼠李素-O-己糖苷为洋甘菊中首次报道的成分。采用UPLC-QQQ-MS/MS定量分析了洋甘菊中5种绿原酸类成分。5种成分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4.0%,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8%~104%。该方法准确高效,可为洋甘菊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UPLC-QQQ-MS/MS 洋甘菊 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质量评价
12
作者 刘焰嫦 肖观林 +4 位作者 汤瑞茵 曾志浩 吴广颖 贾德政 毕晓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84-1793,共10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进行质量差异分析,为布渣叶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QTOF-MS/MS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应...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进行质量差异分析,为布渣叶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QTOF-MS/MS对不同产地的布渣叶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CA)对云南昆明、广西玉林和广东阳江3个产地共18批次布渣叶药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和t检验结果(P<0.05)为筛选标准,确定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学成分。从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原花青素类、有机酸和生物碱等类型化合物为主,其中N-反式香豆酰酪胺、N-反式阿魏酰酪胺为首次在布渣叶药材中报道。不同产地布渣叶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共鉴定出17个差异化学成分,其含量在不同产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可作为产地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渣叶 UPLC-Q-TOF-MS/MS 多元统计学 产地差异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分析栾樨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观林 江洁怡 +4 位作者 程青云 张靖年 汤瑞茵 李冬梅 李养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4-1433,共10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对栾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栾樨叶提取液经Waters UPLC BEH C_(18)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对栾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栾樨叶提取液经Waters UPLC BEH C_(18)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得到基峰色谱图。通过质谱数据库、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与质谱信息,从栾樨叶中共鉴别出52个化学成分,包括2个香豆素类,15个黄酮类,16个苯丙素类,5个生物碱类,5个脂肪酸类,3个有机酸类,3个氨基酸类,1个酚酸类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23个成分为栾樨叶中首次报道,11个化合物经对照品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高效,适用于栾樨叶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栾樨叶的药效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苞菊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的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文杰 陈颖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目的:建立GC-MS测定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方法。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采用DB-5MS Ultra Inert(30m×250μm,0.25μm)色谱柱,GC-MS进行程序升温,氦气(纯度〉99.999%)为载气;无分流进样... 目的:建立GC-MS测定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方法。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采用DB-5MS Ultra Inert(30m×250μm,0.25μm)色谱柱,GC-MS进行程序升温,氦气(纯度〉99.999%)为载气;无分流进样;流速为1m L·min-1;进样口温度设为250℃;进样量为2μL。质谱参数:离子源温度设为230℃;电子能量为70e V;电子倍增器电压1847V;电离方式EI。质谱采用全扫描方式(扫描范围30~550m/z)进行数据采集。自建对照品物质库,并参考气质工作站的数据库对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指认,然后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结果:仪器与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相对峰面积RSD值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测定,该方法可应用于心肌缺血模型的代谢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检测方法 GC-MS 心肌缺血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芍调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水平、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雪君 杨九妹 +3 位作者 毕晓黎 蔡大可 甘海宁 陈玉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观察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d)]、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76 g生药/(kg·d)... 目的观察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d)]、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76 g生药/(kg·d)、2.88 g生药/(kg·d)、1.44 g生药/(kg·d)],每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8周后给予药物治疗。给药4周后,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后大鼠出现脂肪肝病理形态变化,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 minotransferase,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 minotransferase,AST)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TC、TG水平及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均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及ALT、AST水平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SOD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布芍调脂胶囊高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肝脏TC、TG水平及肝脏系数显著性降低(P<0.01或P<0.05),布芍调脂胶囊高、中剂量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显著性升高(P<0.01);布芍调脂胶囊低剂量组全血黏度中切显著性升高(P<0.05),全血黏度高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布芍调脂胶囊具有保护肝功能及抗氧化的能力,能降低血液黏度,可能通过活血化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芍调脂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质 肝功能 血液流变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同时测定重楼消瘤方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胥爱丽 曹颖男 +4 位作者 张素中 邱锦燕 谢灿辉 毕晓黎 肖观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抗肿瘤中药复方——重楼消瘤方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UPLC-ELSD)法。复方制剂经甲醇提取,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C18(150 mm... 建立了同时测定抗肿瘤中药复方——重楼消瘤方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Ⅶ、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UPLC-ELSD)法。复方制剂经甲醇提取,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C18(150 mm×2.1 mm,1.6μm)色谱柱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5种皂苷类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分别在7.1174~177.94μg/mL、 9.4072~235.18μg/mL、 8.8726~221.82μg/mL、 7.4862~187.15μg/mL、9.761 3~244.0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2~0.999 8,检出限为0.7~1.0μg/mL,定量下限为1.8~2.4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103%、102%、104%、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8%、4.0%、4.2%、3.6%、3.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对重楼消瘤方中的5个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能有效地消除杂质干扰,为重楼消瘤方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消瘤方 皂苷类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制何首乌配方颗粒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文汇 江洁怡 +2 位作者 陈昭 陈伟韬 李素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8年第1期9-12,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何首乌配方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采用Therm 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量为1m L/min,柱温为40℃,在320 n...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何首乌配方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采用Therm 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量为1m L/min,柱温为40℃,在320 nm处检测。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质量浓度在5.736~86.040μg/m 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96,检出限为1.310μg/m L。回收率为99.4%~103.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1.35%(n=6)。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制何首乌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何首乌配方颗粒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