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自然教育植物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丽娜 陈国锋 +2 位作者 罗素君 陈世清 叶永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针对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存在发展不平衡、硬件薄弱、软件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选取东菀市自然教育起步最早、发展较成熟且植物资源丰富的银瓶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公园植物资源的知晓度及自然教育满意度... 针对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存在发展不平衡、硬件薄弱、软件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选取东菀市自然教育起步最早、发展较成熟且植物资源丰富的银瓶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公园植物资源的知晓度及自然教育满意度,运用SPSS和问卷星分析评价,为下一步东莞市自然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促进东莞自然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瓶山森林公园 自然教育 植物资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广东松+红花荷群落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练忠 张尚坤 +1 位作者 陈进 熊基粦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3-18,共6页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片区内海拔800 m左右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47...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片区内海拔800 m左右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47属55种,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温带成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群落分为乔木层、灌草层,组成成分较为简单,以广东松、红花荷为优势种,伴生大量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该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6.36%,其中小高位芽、矮高位芽和藤本高位芽植物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异;按Raun-kiaer标准,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物种多样性指数则更加表明该群落物种组成单调,优势种类不明显,在空间和数量上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 广东松+红花荷群落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练忠 张尚坤 +1 位作者 陈进 熊基粦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科85属107种;(2)群落以浙江润楠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显示其种群...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科85属107种;(2)群落以浙江润楠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显示其种群可能处于受干扰后的恢复阶段;(3)群落植物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全缘叶、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4)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Margalef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Pielou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润楠 群落外貌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