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门农村高血压患病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功莲 吴广球 师清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60-661,共2页
为了解富裕后的虎门农村人口健康状况 ,对其 16个村≥ 4 0岁人口进行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高血压发病率为 2 7.7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晓率 14 .92 % ,服药率 8.72 % ;运动少、肥胖、吸烟、饮酒、高... 为了解富裕后的虎门农村人口健康状况 ,对其 16个村≥ 4 0岁人口进行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高血压发病率为 2 7.7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晓率 14 .92 % ,服药率 8.72 % ;运动少、肥胖、吸烟、饮酒、高热量饮食、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在富裕后的农村中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必须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率 知晓率 服药率 调查 广东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运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瑞康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期143-144,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主要趋势,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保证了医院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统一。该文阐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主要趋势,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保证了医院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统一。该文阐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档案管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吕圣飞 《兰台内外》 2017年第3期66-66,共1页
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是集党政、科研、财务、基建、设备等众多门类档案为一体的综合档案管理体系。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医院档案检索方便、利用快捷、管理灵活,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与此同时,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结构... 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是集党政、科研、财务、基建、设备等众多门类档案为一体的综合档案管理体系。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医院档案检索方便、利用快捷、管理灵活,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与此同时,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结构有序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也成为了医院档案工作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档案工作 管理研究 互联网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体系 信息管理模式 档案检索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林歆 毕诗诚 +3 位作者 黄伟浪 吴光任 涂昌灼 陈国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并与最终手术等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对92例脊椎外伤患者检查发现,89例患者表现出脊椎骨折,经CT检查发现101个骨折椎体,其中单发椎体85...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并与最终手术等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对92例脊椎外伤患者检查发现,89例患者表现出脊椎骨折,经CT检查发现101个骨折椎体,其中单发椎体85例,占95.51%,MRI对92例脊椎外伤患者检查发现,90例患者表现出脊椎骨折,经MRI检查发现103个骨折椎体,其中有38个椎体骨折线可以清晰辨别(占36.89%),可以清晰辨认出的椎体碎骨片113个,明显低于CT的辨认数量。这表明CT组对绝大多数的骨折线可以清晰辨别,对显示椎体碎骨片方面明显优于MRI。MRI对软组织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不同部位的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比较准确,并且也能很好地显示出外伤导致的脊髓病变和损伤,CT和MRI两种方法能够有效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与逆行输尿管镜术处理合并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新民 王炜 +2 位作者 蒋国华 温洪波 甄旭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逆行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URL)与顺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取石术(MPCNL)均广泛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为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证,文内比较逆行与顺行输尿管镜术处理合并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机体的损伤程度。... 目的:逆行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URL)与顺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取石术(MPCNL)均广泛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为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证,文内比较逆行与顺行输尿管镜术处理合并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机体的损伤程度。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术治疗合并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192例,其中逆行经尿道入路治疗72例,顺行经皮肾微造瘘入路120例。结果:逆行经尿道入路手术成功67例(93.1%),平均手术时间45.9±16.5 min(20~90 min),平均住院时间5.1±1.8 d(2~6 d),CRP术前为10.59±5.12 mg/L,术后24 h为38.63±4.61 mg/L。术后1个月复查无石率为84.7%(61/72),发生手术并发症者4例(5.6%)。顺行输尿管镜入路手术成功119例(99.2%),平均手术时间62.4±17.6 min(40~120 min),平均住院时间8.6±2.6 d(5~15 d),CRP术前为11.29±5.38 mg/L,术后24 h为34.93±7.82 mg/L。术后1个月复查无石率100%(120/120),发生手术并发症者1例(0.8%)。经统计学处理,顺行经皮肾微造瘘组的手术成功率及无石率均较逆行经尿道组高(P〈0.05),并发症低(P〈0.05),但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含量无差异(P〉0.05),术后24 h CRP有显著差异(P〈0.05),顺行组发生手术并发症者明显少于逆行组。结论:逆行与顺行输尿管镜术处理合并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与术后无石率,顺行入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术 逆行经尿道入路 顺行经皮肾微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58例报告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谷丰 王炜 +3 位作者 蒋国华 温洪波 甄旭彦 李建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2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225例采用URL治疗,33例采用MPCNL治疗。结果 URL单次碎石成功率73.8%(166/225),失败率26.2%(59/225)。失败原因:结石返回肾内18.7%(42/225);操作失败6.2%(14/225);因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1例、断裂2例改开放手术1.3%(3/225)。MPCNL单次碎石成功率100%(33/33)。结论 输尿管狭窄、扭曲变形等是影响URL治疗的因素。MPCNL适应合并有继发病变、同侧肾结石的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有更高的结石取净率,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 微创经皮肾穿剌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丁新民 温洪波 +1 位作者 蒋国华 王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0,4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保留精索内动脉与否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将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术中...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保留精索内动脉与否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将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B组术中对患侧精索连同动脉集束结扎。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疗效等。结果 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复查症状均消失,曲张的静脉均明显缩小或消失。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均未发现睾丸萎缩。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费用及术后局部不适的发生率、精液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康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一般情况下腹腔镜下可以整束结扎精索,减少复发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吉成岗 孙海茂 +3 位作者 沈其猷 乔雁翔 刘彪 李初俊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2年5月 ̄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2年5月 ̄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等。结果全组18例病人均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取出,胰腺炎顺利治愈17例,治愈率94.4%;6例取石失败,二次内镜治疗行胆道支架引流术、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ENBD+EST,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避免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该微创技术尤为适合高龄、合并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光任 卢斐翠 +4 位作者 沈礼利 涂昌灼 余琦 陈伟琼 劳彩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志愿者200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EPV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通...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志愿者200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EPV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通过发生率来明确EPVS与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也通过发生率来明确EPVS的MR评价可作为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观察组EPVS检查率高于对照组,MMSE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VS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小血管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具有相关性;明确EPVS的MRI评价可作为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2型糖尿病 脑小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急诊应用112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谷丰 王炜 +3 位作者 蒋国华 温洪波 甄旭彦 李建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9-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URS)治疗输尿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持续性肾绞痛、梗阻性肾功能...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URS)治疗输尿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持续性肾绞痛、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感染等97例。诊断性URS15例。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取净率98%(96/97);诊断性URS分别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结核、息肉、软性结石、肿瘤共15例,均经病理检查并做相应处理。结论经尿道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很高的疗效。其快速及安全性,对合并有持续肾绞痛及其他情况需急诊处理时尤为适宜。本组麻醉方法简单,对患者影响小,可在门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文安 郭镇声 +2 位作者 李丽霞 洪楚亮 刘东坡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给...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86.73%(85/98),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59.18%(5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IL-6、IL-8、IL-10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钦 江文昊 +4 位作者 黄有胜 黄启锐 黎源 彭俏菁 程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210-213,233,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PCT)和IL-6、IL-8、IL-10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颅内感染将其分... 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PCT)和IL-6、IL-8、IL-10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颅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8例)和非感染组(40例),患者在开颅手术前及术后第1、3、5、7、10、14天均进行外周静脉血的PCT、白介素-6(IL-6)、IL-8、IL-10水平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PCT和IL-6、IL-8、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血清PCT和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患者术后(3~14d)的血清中的PCT和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PCT和IL-6、IL-8、IL-10水平逐渐增高。结论联合监测患者外周血的PCT和IL-6、IL-8、IL-10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白介素-8 白介素-10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武 孟佳骝 陈小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呼气末...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麻醉诱导期开始便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变化并计算呼吸系统顺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气腹30 min、气腹60 min、气腹90 min及放气时的动脉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a-ETCO_2),水平均显著低于气腹完成时,且各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水平相比较,均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30 min、气腹60 min、气腹90 min及放气时的肺泡动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在气腹60 min、气腹90 min及放气时的氧合指数(O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子宫肌瘤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诱导期 呼气末正压通气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莫友发 赵云辉 许乙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 6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髓母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性、呕吐及行走不稳。肿瘤位于小脑蚓部4 2例,小脑半球4...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4 6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髓母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性、呕吐及行走不稳。肿瘤位于小脑蚓部4 2例,小脑半球4例。MRI上,病灶在T1WI为低信号者占81% (33/ 4 6 ) ,混杂信号者占19% (13/ 4 6 ) ;T2 WI上为高信号者81% (33/ 4 6 ) ,混杂信号者占19% (13/ 4 6 ) ;Gd 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均匀强化者占75 % (34/ 4 6 ) ,不均匀强化者占2 0 % (9/ 4 6 ) ,有5 % (3/ 4 6 )的病灶显示环状强化,瘤周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表现。MRI对髓母细胞瘤检出率、定位及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 0 %、96 %、90 %。结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其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有重要作用,因此髓母细胞瘤的检查应首选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友发 高代平 +4 位作者 张礼鹃 李想良 邓慧仪 刘冠兰 刘镜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总结膀胱癌的MRI征象,探讨MRI对膀胱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探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23例膀胱癌的MRI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70岁。18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膀胱三角区及膀... 目的:总结膀胱癌的MRI征象,探讨MRI对膀胱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探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23例膀胱癌的MRI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70岁。18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后侧壁是最常见好发部位,表现为膀胱壁突向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肿瘤平扫T1WI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早期肿块显著强化。根椐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①小结节型,②广基肿块型,③浸润型。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7%(22/23)、91.3%(21/23);术前MRI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2.3%(19/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结论:膀胱癌的MRI表现具有独特性。T1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定性诊断,T2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是显示膀胱癌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郝香玲 张艳荷 梁佩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1年120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暴露的人员分布、暴露的科室、暴露的途径、暴露源的分类、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1年120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暴露的人员分布、暴露的科室、暴露的途径、暴露源的分类、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防职业暴露的对策。结果该组医院人员中主要以护士为主,职业暴露的科室集中在病房,暴露的途径主要以针头、缝合针刺伤为主,乙肝病毒(HBV)是最主要的暴露源,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主要以挤压、冲洗伤口和消毒伤口为主,经过6个月的追踪调查,无1例出现感染。结论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原因,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性教育,建立防护制度和处理流程,健全职业暴露保障体系,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淑贞 黄春优 林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及生育结局。方法 1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组(67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65例)。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药物保...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及生育结局。方法 1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组(67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65例)。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情况及治疗失败情况、住院时间、1年内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保守手术组67例(100.00%)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治疗失败中转开腹,住院时间为(5.6±2.1)d;药物保守治疗组4例(6.15%)治疗失败中转开腹或行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为(16.1±5.5)d。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患者血β-HCG水平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治疗后1、3 d腹腔镜保守手术组血β-HCG水平均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患者血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值时间短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保守手术组1年内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快,住院时间短,再次宫内妊娠几率高,有利于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保守手术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晓红 程巍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8期93-95,218,共4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儿40例,单纯采用干扰素进...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儿40例,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疾病治疗;实验组患儿40例,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炎琥宁进行疾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得知,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与97.5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炎琥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缩短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炎琥宁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伟浪 林歆 郭顺成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77-179,187,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平扫的表现特征。结果 CT平扫结果显示:患者病灶...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平扫的表现特征。结果 CT平扫结果显示:患者病灶形态呈片状或类圆形、边界多不清楚的低密度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显示:(1)动脉期:25例患者病灶周围呈楔形或片状的肝段短暂强化,发生率为54.35%;(2)门静脉期:16例出现晕征,发生率为34.78%,20例出现蜂窝征及细网格征,发生率为43.48%,10例出现周边多囊征,发生率为21.74%;(3)延迟期:30例病灶范围比平扫时缩小,表现为持续强化征,发生率为65.22%。结论与常规CT比较,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三期具有特征性表现,对判断不典型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有利于提高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 不典型肝脓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瑞贞 田丽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59-860,共2页
将 12 9例产妇随机分成训练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两组均常规进行产后健康指导 ,训练组增加形体训练 ,持续 6个月 ,以体重指数 (BMI)评价产妇形体恢复情况。结果产后 1、3、6个月两组BMI均明显下降 ,而训练组下降更显著 ,两组比... 将 12 9例产妇随机分成训练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两组均常规进行产后健康指导 ,训练组增加形体训练 ,持续 6个月 ,以体重指数 (BMI)评价产妇形体恢复情况。结果产后 1、3、6个月两组BMI均明显下降 ,而训练组下降更显著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健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