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出血并发症及成分输血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柱深 蔡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出血并发症的原因以及使用不同成分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产科发生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科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体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出血并发症的原因以及使用不同成分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产科发生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科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体患者中治愈率为83.33%,治疗有效率为98.33%,死亡率为1.67%。结论临床上针对产科出血患者实施成分输血措施在抢救患者生命时起到重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并发症 成分输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对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品 邱彩玲 +2 位作者 陈祥云 林景涛 宣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141-143,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确诊的100例SLE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确诊的100例SLE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SLEDIA)评分分为活动期SLE患者50例(SLEDIA评分≥5分,活动组)、非活动期患者50例(SLEDIA评分≤4分,非活动组),另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按入院先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间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Lym#水平,比较各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和Lym#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IgM和Ly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Lym#与SLE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动态监测SLE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免疫球蛋白 淋巴细胞绝对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C4水平联合血清白球蛋白比值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彩玲 陈祥云 +3 位作者 宣春 余路新 林景涛 何滔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157-159,192,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期间采用检测补体C3、C4水平联合血清白球蛋白比值(AGR)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我院)治疗的10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有无发生狼疮性肾炎(LN)... 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期间采用检测补体C3、C4水平联合血清白球蛋白比值(AGR)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我院)治疗的10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有无发生狼疮性肾炎(LN)分LN组42例,非LN组58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补体C3、C4水平及AG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补体C3、C4指标、血清白蛋白(Alb)、AG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球蛋白(Glb)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N组Alb、AGR低于非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补体C3、C4、G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上进行补体C3、C4水平联合AGR检测能为SLE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支持;AGR与患者狼疮性肾损害有关;本研究并未发现Glb及补体C3、C4水平与狼疮性肾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补体C4 血清白球蛋白比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