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梯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欣洪 罗富华 +3 位作者 赵丁丁 陈弼政 吴秋涛 黄广龙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及腰大池压力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30例因各种原因致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患者早期行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有2例因腰大池过度引流诱... 目的:探讨脑室及腰大池压力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30例因各种原因致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患者早期行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有2例因腰大池过度引流诱发了脑疝(2/30,6.67%),其中l例为小脑幕切迹疝,1例为慢性枕骨大孔疝,经夹闭腰大池引流管,开放脑室引流后脑疝得到纠正,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动态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缓慢匀速行脑脊液引流,能避免压力差的出现及脑疝发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与监测手段,微侵袭、创伤小、安全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梯度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 颅内压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环池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伟年 张海江 +5 位作者 徐碧文 郎洪刚 吴欣洪 罗富华 闫淑丽 邓章基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1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中环池变化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筛选后以脑挫裂伤为主的124例病例依据环池翼部宽度进行分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当研究组环池缩小至≤1mm...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中环池变化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筛选后以脑挫裂伤为主的124例病例依据环池翼部宽度进行分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当研究组环池缩小至≤1mm时进行手术干预,观察两组预后。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环池≤1mm时采用手术减压,对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池形态 预后 急性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