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袁衬香 侯小琼 何秀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结合问题式教学法(PB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在参照组中实... 目的探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结合问题式教学法(PB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在参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1、3及6个月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并记录两组干预后3、6个月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1、3及6个月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及6个月SBP、DBP水平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及6个月健康行为得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与PBL教学法,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使其形成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水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PBL教学法 原发性高血压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指数定量化分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云 曾志明 龙汉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在甲亢药物治疗效果分析上,血管指数定量化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接收的甲亢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目标,设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30例为参照组,予以病例组患者甲亢药物治疗,于治疗3个... 目的探讨在甲亢药物治疗效果分析上,血管指数定量化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接收的甲亢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目标,设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志愿者30例为参照组,予以病例组患者甲亢药物治疗,于治疗3个月后,实施血清学检查,并依照血清学指标将其分为甲减组、缓解组、未愈组,同时,在治疗前后对病例组与参照组实施超声检查,对其血管指数予以对比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血管指数在甲亢药物治疗效果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0例病例组患者中,甲减组有23例(38.33%),缓解组有20例(33.33%),未愈组有17例(28.33%),三组临床信息(包括男女比例、年龄、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减组、缓解组、未愈组治疗前的血管指数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减组治疗后的血管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未愈组治疗后的血管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减组治疗后的血管指数显著低于缓解组、未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治疗后的血管指数显著低于未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管指数定量化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中曲线下面积为0.848,其标准差为0.029,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药物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的意义,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3%和81.0%。结论在甲亢药物治疗效果分析上,血管指数能够予以定量化评价,在甲亢诊治以及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指数 定量化分析 甲亢药物 超声检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